你有什么儿时的回忆,是让你念念不忘的?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最青涩最生机勃发的年纪,你有哪些一直让你念念不忘的儿时回忆?
  • 带你去看大千世界
  • 2017-07-17
  • 42
  • 共7人发表观点
网友「自由我们走在大路上 」发表观点
2022-04-24

夏天夜晚月亮高挂的时候,一到这个时候,我们几个放牛娃就会约好去偷别人的甜瓜。

网友「闲云偶寄 」发表观点
2022-09-19

童年记忆:丢了父亲的至宝

我自小喜欢书。父亲是教师,家里肯定有书,却不知藏在哪儿。有次夜深,父亲看书睡着,我看到海蓝色封面竖写着《诸葛亮》,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光,看到都是竖排的繁体字。又一次,发现父亲枕头底下,有本半头砖厚的泛黄的书,书名《今古奇观》,里边也是繁体字,都看不懂。

这些稀奇古怪的书会藏哪呢?母亲盛衣服被褥的柜子里?还是藏在东屋的上笆子里?我开始偷偷盯梢。终于发现了秘密——父亲打开桌柜右抽屉的铜锁取墨和镇尺,让我瞅见一摞摞老书。我想看一本,父亲赶忙锁了,说等你长大了再看。

父亲去外地教学,一个多月才回家一趟,桌柜的钥匙就挂在父亲的腰带上,母亲都没机会开桌柜的锁。

上小学时,孩子们心里特虚荣。谁手头有本小画书,都会惹得玩伴们流口水。谁想借看,得拿桃杏李子换,用石笔、铅笔、橡皮也行。可铅笔就一支,谁也舍不得。小儿书都稀罕如珍宝,谁拥有本小说,那简直就成王者了,尽管大家对小说都似懂非懂。而我家邻居福哥就有一本,是《三国演义》上册。他像怀揣宝贝一般,掀起衣襟,只给我们瞧瞧封面,赶忙藏起来,唯恐藏慢了,书会展翅飞走。我跟福哥说,我家也有小说《今古奇观》,福哥一听,眼睛瞪得像鸡蛋,连说,赶紧拿来跟他换着看。可我没父亲的柜锁钥匙。他说他有取书的诀窍,《三国演义》就是从他父亲的桌柜抽屉里摸出来的。他拉我一旁,跟我如此这般的耳语一番。

当晚,我就拿到了两本《诸葛亮》(后来知道,这是古籍出版社出的绣像版),然后溜进富哥家,跟他交换了《三国演义》。怕在家里看闲书被母亲发现,躲进园里奶奶的房间里翻书过眼瘾。第二日,福哥说,他的小说大厚厚,我给他的都是薄薄的,还得拿那本《今古奇观》给他。尽管我缕活着也认识谢繁体字,可《三国演义》的大意却弄不懂,读得慢。只好又摸出《今古奇观》给福哥,让我把《三国演义》多看两天。

三天两晚,终于过了眼瘾,赶紧去找福哥换回那三本书。福哥拿到他的上册《三国演义》,还我两册《诸葛亮》,要我再拿几本书,换他的下册《三国演义》。我回家又如此这般一番,摸出来本宣纸印刷的《千家诗》,还有两本宣纸老课本。

待我将下册《三国演义》还给他,追要《今古奇观》时,他说用那书跟外村交换小说《吕梁英雄传》来看。我只能答应。春节来临,福哥领我们少了麻杆秸,桑枝子,再拌上硫磺、芒硝、铁末子,卷噼里啪啦响的滴滴机。卷滴滴机得用软软的老书纸,福哥就把我给他的《千家诗》和旧课本,撕开卷了滴滴机。看我不舍得,福哥说,这些都没用了,再说,都属“反四旧”反的“黄书”,你家窝藏着,就是藏着炸弹,还不如卷了滴滴机,一了百了。

过了些日子,没封面的破书《吕梁英雄传》终于轮我手上,看完后送去福哥家,追要我的《今古奇观》。既然《千家诗》和旧课本都是“黄书”,我估计写《卖油郎独占花魁》这样故事的书,会黄上加黄,赶紧追回,塞回父亲柜匣才会保险。谁曾想,这《今古奇观》算得上书中珍品,福哥交换出去,一传十,十传百,他使出牛劲也追不回了。这可把我下坏了,唯恐被父亲发现丢了他的至宝。每逢父亲返乡,我都躲着父亲,更不敢跟父亲对视。父亲一喊我名字,就吓得心惊肉跳。时常作恶梦。惴惴的心情连春节都没放松过。

纸里终究包不住火。春节后,走完亲戚,大雪纷飞的日子,尚未开学的我们,都候在家围炉子暖和。父亲开抽屉找书,终于发现少了《今古奇观》,还有《千家诗》。他不相信我跟弟弟会拿他的书,抽屉钥匙一直在他手上。他翻被窝,掀枕头,又急匆匆去园里我奶奶房间里翻找,终无所获。我见父亲找书都急得眼睛直勾勾了,赶忙坦白求饶。父亲哪会相信?他知道我们都没钥匙。我交代说,我是从中间抽屉里,将手伸进右边抽屉的缝隙,然后拽出的那些书。父亲仍然不相信,拉开中间抽屉,让我再演示一遍。看我真能抽出书来,父亲还没说啥,母亲手里的笤帚疙瘩早落我背上。我赶忙跳起来,兔子一样飞快窜出门,跑向我奶奶的园里,奶奶一直是袒护我的菩萨。

事后,父亲心平气和跟我说,你得想法追着你福哥,把书要回来。那书不值几个钱,关键是弄不好,会惹出大麻烦!那个年代,我掂量得出父亲话的份量有多重。父亲后怕啊!

可我去哪儿找回这书呢?

网友「多彩人生小满 」发表观点
2022-05-04

六十年代家家都有菜窖,那时候还不兴盖小房都有院子。春天种瓜种豆秋天挖菜窖,买上二三百斤的大白菜放在菜窖里吃上一冬天。

网友「雨雪霏霏0905 」发表观点
2020-11-04

5分钱一根的冰棍儿,推着自行车后边有个冰棍儿箱子的售卖大叔,冰棍儿包着一层薄薄的纸,那种口味的现在再也吃不到了。

网友「聪明的火车91 」发表观点
2022-05-14

那时生活不好,常和爷爷去捕鱼,抬头是满天星星一闪一闪、小河里波光片片,主要还是自己的心情,现在都经常想起。

网友「闽海雄风666 」发表观点
2020-11-04

作为60年代人,我们的童年是清贫的,但也是快乐的。

我们那个时代上小学时,每天学校都要求要积肥,也就是要去学校上课必须挑一担肥料(当然都是很轻的)去学校,堆到学校指定的地点。那时,虽然家家户户都有养猪,养鸡鸭鹅,这些动物粪便是最好的肥料,自己家里地也要用,家长是不可能让你拿去学校积肥的。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每个学生只好想尽一切办法找肥料。于是,家里土灶的草木灰,媒渣,排水沟里的淤泥,都成了我们的宝贝。尤其那时每家每户子女多,为了争抢的‘紧俏物资’,兄弟姐妹有时都争的不可开交,最后只能在房前屋后的杂土堆里刨点土,和煤渣,草木灰混合一下,大家匀一点,保证每个人都有肥料挑去学校。

儿时上学是最积极的,一放下饭碗,就把语文数学两本课本卷成卷,插在屁股后的裤兜里,一路小跑到学校。哪像现在小孩上学天天背着十几斤重的书包。这么早去学校,自然不是去上课,用作教室的祠堂大门还关着呢,小伙伴们这么早来学校,无非就是为了凑在一起,在祠堂前的大埕,在刚刚收获过的田里菜地里,玩抓特务游戏(一种类似躲猫猫游戏),或者是玩炸飞机游戏(游戏规则:两人一组,一人背一人,背的人不能出手,只能背上的人出手把对方背上的人扯到脚落地,为胜)。

如果是夏天,小伙伴们吃过午饭,全部赤条条泡在祠堂前的池塘里,在水里玩到上课的钟声敲响,才慌不择路从水里爬上岸,穿上裤头背心,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教室。

童年生活有点野,但却令人终身难忘!

网友「绿城烟柳 」发表观点
2022-08-25

女同学吧[大笑][大笑][大笑]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