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成功人士发迹之后,喜欢写字练书法?

  • 电影镜头读名著
  • 2017-07-04
  • 18
  • 共12人发表观点
网友「浓淡任由冰雪中 」发表观点
2021-02-27

如果是有一份好工作,收入稳定,时间充余,或不缺钱,家庭幸福的情况下,业余时间读书,写诗品茶,听音乐和练书法也是非常陶冶性情的事。

当然,如果是单纯的写字而写字,意义不大,应先读书后练字才有意义。就如游玩西湖一样,先了解西湖的文化,历史,游玩时才有义意一样,否则,你只是看到一个死水的湖,其它你领略不到一样。

练书法一样,如果不喜欢音乐,诗赋和读书的人,千万别练字,否则,越练越死,审美越来越狭窄,不是有一本帖照临那么简单。书法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准备练书法的人,应该先喜欢读一些古人的书,多欣赏其它边缘性艺术,最写,多思多想,而不是一味只临帖。

书法艺术,没有正宗不正宗,只是雅与俗,高与低之分。不懂审美,分不清雅俗,只是人云亦云,不能分清明白的明,而只是相信名家的名,这样永远写不出好字。——个人之见

网友「迷楼 」发表观点
2017-07-05

我的办公桌前就挂有两幅某著名企业家的书法,他的字写得还不错。

我分析成功人士发迹后,喜欢练练书法、学点国学,他们的心理有这样的几条:

一,过去忙于挣钱发财,披头散发,狼奔豕突,不顾形象,如今成功了,发财了,经常跟那些成功人士在一块儿,就需要体现出自己肚子里有货,自己的修养不差。所以,学国学、练书法是一种外在的包装,都不能幸免。

二,成功人士经常参加各种场面上的活动,需要签名,甚至题字。有些人的字实在拿不出去,比如毛家的孙子,知耻而后勇,参加各种培训班,临写各种字帖,成了他们的必修课。最起码,要把自己的签名练得潇洒,这才与身份相符。

三,也不乏有些成功人士,有钱有闲之后,真心热爱书法,找到专业老师,从头练起,潜心训练,遍临名家之作,努力提高修养,在书法上确有造诣。

四,有点企业家,人称“儒商”,以德服人,国学造诣不输于很多学者,他们的书法造诣也很高。比如我知道上市公司建业房地产的董事长胡葆森,酷爱书法,提包中常带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有心得体会就在上面记录,日久积累写了一部《续菜根谭》,刊登在《建业》杂志上。他的隶书、行书都写得不错,在当地企业家中堪称翘楚,确实有实力。

当然,更多的成功人士是附庸风雅,但是我觉得能练练字还是比不练强,这种风雅还是必要的。

网友「金诗元人活精神 」发表观点
2021-10-06

这是个没有普遍意义的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我的回答纯粹是个人思维,敬请雅正!

第一,字如其人

一个国家的风水,是制度;一个家庭的风水,是房子;一个人的风水,是脸;能反映一个成功人士脸面的是什么?

在中国文化中,能代表脸的是厚道、谈吐和字,字如其人。一个人厚不厚道,评价不一,一个人的谈吐,聊一次天就知道。成功人士露脸的机会比较多,能写一手好字,如果是毛笔字(书法),会格外地受到赞美,让人另眼看待。

第二,对成功的回忆

写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是经过了九九八十一次坚持不懈,才有了自己的风格,到老也不满意,一直都在追求。字随人老,说的就是这个。成功人士在练书法的过程中,能体味到自己成功的艰辛过程,有痛苦更有乐趣。

第三,对人生的升华

许多人都认为书法不就是写字吗?字写好了,就是书法家。这个认识是错的。

字如其人,说的不是字写得像写字的人一样帅气,而是像写字的人一样有学问。可以说,真正的书法家都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人,尤其是在古代。

成功人士大都是聪明的人,他们实现财务自由之后,想通过手脑并用的渠道进一步升华自己的哲学思维。练字,也是练脑,也是长寿之道。

此外,我的职业是作家,但对书法有半个多世纪的浓厚兴趣,书法的确是可以让人入迷、入静的兴趣,成功人士财务自由了,为了放松自己,写写书法,是个不错的选择。

金诗元2021.10.06游学途中

网友「李崇学 」发表观点
2022-04-19

大部成功人士发迹后开始练习书法,一是想附庸风雅,同时也是想告诉别人我也是文化人;二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名气写字捞钱,以名搏金;三是有一部分人功成名就以练字修心养生,通古博今,老有所乐。但是学习书法很苦,需要三更灯火五更鸡,长期临帖,孤灯苦修,如果没有文学修养,还得重新学习诗词楹联歌赋才于书法有裨益。所以启功先生教人学书,总是要求其兼通诗词经史,增强字内功力。

至于那些现代名人一幅字动辄几万甚至十几百把万,并不是等价交换,必是另有所求。试想,当年王羲之写5000多字的《道德经》才换来一群鹅,这说明现代书法名人的作品价格巳经成百倍甚至成千倍的溢价了,

网友「芝山老培 」发表观点
2021-07-28

喜欢书法的朋友,一般都要有一段认真接触书法的过程。从感视觉上:或看名家字帖、看书法展、看博物馆里书法藏品、看影视中人物书写作品等,感受到书法精神陶ye,感觉到书法作品的精采与无限神密;从心里上:受到启迪,近水楼台先得月。或本身悟性强,基础较好,易于入门。或极羡慕书者提笔潇洒写作品的过程;也有人胆子大,学书法的人千万级的,自己感觉良好;从事职业上:工作量小或轻松,有权支配自己的时间,且时间充裕。精神状态好,精力充沛,也想学点东西装装门面。经济条件优越或有权支配财力,不惜笔墨纸砚成本。或不乏身边书法朋友指点,有点成绩还有人帮助包装等。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事业成功人士,也是书法界的精英,是事业与业余爱好双丰收的才子。

网友「清平沙溪 」发表观点
2022-07-19

事物双极!因为还有些成功人士发迹之后,不思进取,贪花作乐,走歪路,使业绩毁于一旦。所以,就有另一些成功人士,慧眼识得喜悦之后仍存危险,所以在发迹之后,虚怀若谷,汲取教训,动则不忘初心,继续奋斗;静则练学书画,吟诗读书,养精蓄锐,寧静而致远,积蓄正能量,,一个原因吧!

至于成功人士中的关员丶名星丶体星等等爱练写书法,是他们之喜好权益,无可厚非;也可能受文曲星影响,写书法,在附佣风雅之外,文化气息儒雅的提升,和星上加星丶名上加名,向更高层次展示自我之人性使然,地位寻品位,不无关系!

网友「小二谈书 」发表观点
2021-02-14

答:附庸风雅。作为褒义词来说,成功人士无需再为生计发愁,能够支配自己的时间,通过练书法来提高审美,或可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作为贬义词来说,博取好的名声(诸如“多才多艺”、“德艺双馨”、“德才兼备”之类)粉饰自己,另外还可能为了某种利益目的。

如果成功人士不是将书法作品作为商品,借助自己其他方面的名声进行售卖,大可归于前者,反之则要归于后者,无论是以公益的形式,还是其他形式。事实上,这两类成功人士都存在,有的为了修身养性,有的却是为了利益目的。

刘德华书法

刘德华是80后的回忆,作为香港书协的一份子,他完全可以凭借在演艺圈的名气,为自己的书法作品定个好价钱,但他没有,无非是给好友(梅艳芳)写块墓碑、给自已的或好友的电影写个片名罢了。

演员孙俪比之刘德华,书法则显得专业不少,无论篆书、隶书,还是楷书皆善,但从未听说过谁谁谁有她的题字,有她的作品。演员夏雨、歌手郑智化,经常可见他们在社交平台上晒自己的临摹作品,但也未听说他们将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售卖。

孙俪书法

有人说:“事业再成功,有再多的钱,也无法弥补内心和精神的空虚。这时写字学书法便成了一剂良药,慰籍心灵。”笔者比较赞同这种说法。

赵本山、姜昆、唐国强等名人则不然,他们的字经常出现在各大拍卖行和画廊,有的一张几万元,有的几十万,有的甚至上百万,当然其中不乏以公益的名义售卖的。虽说公益是在做好事,但毕竟水平有限,有些根本称不上书法。

退一步说,如果他们不是名人,即便是将作品拿出来做公益,也没人愿意买,这是事实。另外,借名气将作品拿出来做公益,一幅字卖几十万,别人掏钱,最后自己还成了大善人——既要好名声,又不用掏钱。与其这样,直接捐款岂不是更方便,古天乐不练书法,人家仍是慈善大使。

当然了,笔者更愿意将“附庸风雅”视作褒义词,尤其是在成功人士发迹后练书法的这件事上,但有些却让人不得不将其作为贬义词。大家觉得呢?

网友「上进王武 」发表观点
2021-10-17

你好!我说两句:

1.成功人士在未成功之前,时间都用在努力拼搏了。

2.有些成功人士发迹之后,空闲时间多了,自己没有啥业余爱好,于是就培养书法兴趣。

成功人士的知名度高,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公众人物,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媒体的关注,媒体人认为成功人士做任何一件事都是优秀的。

网友「西蜀闲云 」发表观点
2021-09-04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就被放在很高的位置,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文化的至尊意义。古人常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没有文化,官再大也是庸官;没有文化,钱再多也守财奴。从古至今,中国人就是喜欢拿文化装逼。远的不说,马云就是一个装逼的典型,他的字拍出天价,真是麻中国人都没文化!这样的闹剧,从来就是一个笑话。

网友「人生百味123 」发表观点
2021-07-13

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了更高的追求。人的追求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没钱的时候想钱,有钱了又想权力,有权了又想名气,什么都有了又想历史贡献和青史留名。练书法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享受。人活于世,既有生理需求,又有物质需求,更有精神需求。

2、为了附庸风雅,猪鼻子插根葱装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中国社会历来是重文轻商的。有钱不一定有地位,不一定就有文化,不一定层次高。舞文弄墨总算与文化沾上了边,显得自己有层次、有品味。中国古代是没有专业书法家的。书法是文人必备技能,书法家大多是官员出身。发迹后接触的人层次更高,练书法也有了新的谈资,甚至某些场合能小露一手,满足小小的虚荣心。

3、纯粹是爱好。以前就喜欢,后来忙于事业荒弃了,现在又重拾旧爱,当然也丰富了业余生活。

4、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和活动。书法确实锻炼身体,滋养性情。历史上长寿的书法家很多。静不下心的人会练书法么?能练书法么?

5、为了消磨时间。发迹了,不用再为了温饱和事业过多奔波,有了多余的时间需要打发。

所谓的弘扬传统文化,那是瞎扯,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哪有那么高尚。练书法要么是兴趣,要么有目的,如此而已!

网友「金领狮王 」发表观点
2022-03-27

谢谢邀请。

成功人士发迹之后写写字练练书法,继而收藏字画,这是于己于社会都大有裨益的一件事情。

首先,社会财富循环的一条重要链条是:发迹获取财富——收藏古董字画——财富再分配。成功人士只有喜欢书法,才能有书法艺术消费的需求,带动文房用品、装裱、字画等相关产业,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促进书法市场的繁荣。

其次,成功人士练习书法出发点或许多少有附庸风雅的成分,但是长期的书法学习,熏陶,会提高艺术素养,涵养气质,愉悦身心。

第三,成功人士学书法如果学得差不多,不仅可以给自己的事业锦上添花,成为提升人气的加分项,还可以是名气变现的一种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三点,现在名人书法大行其道,良莠不齐,让人眼花缭乱。

网友「书法擂台赛 」发表观点
2020-11-03

这是应装装门面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很容易给不懂的人留一个假斯文的印象。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提上毛笔写大字就是书法,写大字的人就是书法家。

汉字国人都会写,提上毛笔写大字也是很容易的事。不要轻易谈书法,银行账户上有一百元和有一个亿,虽说账户上都有钱,但那是有本质区别的。财富很容易准确数字化,书法就难以那么准确了。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