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不对板、地接跑路: 出境游遭遇“人在囧途”

出境游复苏下的“人在囧途”

疫情后的旅游热潮

疫情结束后,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大迁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层。国庆节期间,陈赛赛一行六人历经长途跋涉,终于抵达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开启了一场为期9天的动物游猎之旅。然而,旅途中的美景虽然令人心旷神怡,但意外事件也让人心烦意乱。

意外频发的旅程

地接社跑路

行程进行到第三天,负责接待的地接社突然失联,陈赛赛一行人不得不在忧虑中继续完成剩余的四天行程。尽管美景依旧,但这一突发事件给他们的旅行体验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旅行社的霸王条款

与此同时,陈子文的欧洲之行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她在抖音直播间看到一个12天9晚的欧洲特价团,原价7999元。然而,从下单到出发前的几周内,旅行社不断提出加价和换团的要求,最终使团费涨至1.7万元。面对可能泡汤的假期,陈子文最终选择了退款,并转而报名了一个更贵的团,花费超过两万元。

出境游的挑战与困境

维权难题

随着出境游的复苏,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走出国门,体验异国风情。2023年,中国重新成为全球最大的境外旅游消费国。然而,出境游并非一帆风顺,许多游客在旅途中遭遇了各种意外,维权时却面临重重困难。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指出,国内的旅游维权机制相对完善,但在海外,保护机制较为薄弱。由于信息不对称,游客往往容易受到欺骗,尤其是在服务提供商为境外机构时,维权变得更加困难。

预订与退款的烦恼

李贤计划前往老挝旅行,但在国庆假期前的几天里,她陷入了与平台和酒店的退款纠纷中。她通过Agoda预订了两家酒店,但由于“不可取消”政策,她在多次协商后才成功退订。这一过程不仅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还影响了她的旅行计划。

结语

尽管出境游的复苏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旅途中的种种意外和维权难题也提醒着游客们,选择跟团游时需谨慎,了解清楚各项条款,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相关部门和机构也应加强监管,为游客提供更加完善的保护机制。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