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鲁迅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5-12 09:34
阅读量:
4

故事起于一场辫子风波。辛亥虽推翻了帝制,可乡村百姓的思想却依旧守旧、麻木。七斤,一个普通的农民,因没有辫子而惶惶不可终日。这辫子,在常人眼中不过是头发样式的改变,于七斤而言,却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他在城里被人剪了辫子,回乡后面对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和流言蜚语,陷入了深深的恐惧。

赵七爷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他平时深藏不露,一旦涉及辫子问题,便立刻跳出来兴风作浪。他身着长衫,手持书本,看似斯文,实则是封建旧势力的代表。他对七斤的恐吓与嘲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旧礼教对人的压迫。“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赵七爷的这句话,如重锤般砸在七斤和读者心头,让人深刻感受到封建思想的顽固与可怕。

而村里的女人们,也在这场风波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她们叽叽喳喳,传播着各种消息,为风波增添了不少热闹与混乱。她们没有独立的思想,只是盲目地跟风,成为封建礼教的附庸。

风波过后,一切又似乎恢复了平静。七斤依旧过着他的日子,人们依旧守着那一方小小的天地。表面的平静下,封建思想的毒瘤依旧在乡村的土壤里扎根。这场风波不过是乡村社会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的一个缩影,揭示了辛亥的不彻底性。

鲁迅以犀利的笔触、幽默诙谐的语言,将乡村的众生相描绘得入木三分。他让我们看到,封建思想如枷锁般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哪怕是一场看似微不足道的辫子风波,也能在人们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思想变革才是社会变革的关键。只有打破旧的思想牢笼,人们才能真正走向自由、平等。

《风波》虽讲述的是过去的故事,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示着我们,要时刻惕封建思想的回潮,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应从鲁迅的作品中汲取力量,勇敢地与旧思想作斗争,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