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十七回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5-05-24 16:44
阅读量:
0

在《西游记》的第十七回中,唐僧师徒一行人途经宝象国,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而引发了一系列波折。这一回的情节不仅展现了师徒四人面对困境时的智慧与勇气,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信仰与现实的矛盾。通过阅读这一回,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吴承恩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一回的情节安排紧凑,充满了戏剧性。唐僧因孙悟空擅自打死白骨精而怒不可遏,将悟空逐出师门。白骨精并未因此罢休,她化作一位老者,再次接近唐僧,最终将唐僧掳走。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白骨精的狡猾与贪婪,也反映了唐僧在面对危机时的无助与恐惧。与此孙悟空虽然被逐出师门,但他并未放弃对师父的关心,最终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成功救出唐僧。

这一回通过对师徒四人性格的刻画,展现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孙悟空的机智与勇敢、猪八戒的懒惰与贪吃、沙僧的忠诚与憨厚,以及唐僧的慈悲与固执,都在这一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尤其是孙悟空在被逐出师门后,依然不忘师父的安危,这种对师父的忠诚与责任感,令人感动。而唐僧在面对白骨精的威胁时,虽然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惧,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这种坚定的信念,也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回还通过对白骨精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恶念。白骨精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化作各种形象,接近唐僧,甚至不惜使用毒计将唐僧掳走。这种对欲望的刻画,不仅展现了人性中的阴暗面,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时刻惕自己的内心,避免被贪婪与欲望所控制。

《西游记》第十七回通过紧凑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刻画以及深刻的哲理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启示的故事。通过对这一回的阅读,我不仅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关于人生、信仰与责任的思考。这些思考,不仅让我对这部经典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在现实生活中更加懂得如何面对困难与挑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