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农民怎样才会有理想的收入?

无论是每年“一号文件”,还是近年出台的乡村振兴计划,无不把粮食安全提到关乎国家安全的高度。既然如此,担当种粮大任的农民,理应过上富裕的日子。 放眼历朝历代,皇粮国税之下,中国农民的日子想好起来都难。历史进入新时代,农民不缴公粮不纳税,种田国家还要给补贴。这样的好政策翻遍古书史籍都找不到,农民的日子应该好起来了吧? 纵向比,的确。 横向比,距离还大。比如与公职人员比,与工人比,与自由职业者比,与公司职员比…… 中国农大教授朱启臻最近提出的“农民要有理想收入”话题引热议。 我对朱教授关于“适度规模种植”获得理想收入的建议持不同看法,认为那会使更多农民失去“理想的收入”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打小起一直跟着父母种麦种稻种油菜,泥一身汗一身地耕种只有苦没有甘的成长。哪怕后来当上了教师,每到大小春农忙时节,也总是抽空回乡抢收抢种。 便是今天,对于农民的利益,我有着天生的敏感。那么,究竟怎样才会让农民有理想的收入呢?
  • 桐歌一曲桐歌一曲
  • 2023-06-09
  • 0
  • 共10人发表观点
人生美景123
「人生美景123 」发表观点
2023-03-16

回答了:一个人的勤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就不管生长在城市好还是农村好,工人靠工作打拼,农民靠种地都有选择理想的收入问题,在乎勤劳致富。

种地农民怎样才会有理想的收入:农民有种粮食、搞养殖的多种致富,现在的农民可机戒化种粮,管理好养殖基地等等……多种途径抓收入,都是不错的选择。

不同的行业就有不同的收入,只要你去拼搏了,勤劳致富是光荣美德,这样的收入可以放心睡觉,生活过得踏实,不用担心,钱是从哪里来的,最谱实的还是劳动人民的血汗钱。

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者都可以去选择,根据个人的不同特长,恰到好处不错的选择增对不同的人(这样才对)

~~人生美景(本人原创,不得抄袭)

草原明月风
「草原明月风 」发表观点
2023-03-14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插秧割谷种油菜黄豆等庄稼活都和父母一起干过。如今种地农民想要有理想的收入,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进行合理规划。把家里的地进行细分,哪些是水田哪些是旱地、山地,进行合理规划,不同的地种植适宜的农作物。有的地方水稻有早、中、晚稻,有的只有早、晚稻,要做好衔接,不能在合适的季节让地空着。同样的地要尽可能多种庄稼来提高产量和收入。

(2)要多种高价值经济作物。根据气候和土壤土质等情况,除保证口粮用地外,尽可能多种植高价值的经济作物,提高单位地块的收入,这样,总收入会更高。

(3)要适当发展家庭养殖。只要有合适的场地,可以适当发展家庭养殖业,鸡鸭鹅牛羊猪等传统品种可以有,市场需求大的新兴品种也行,只要管理得当,收入也会很可观。

(4)要有科技支撑。不管是种植庄稼,还是养殖,都要防病虫害,这就需要有科技支撑,可以和当地农技公司保持良好的沟通交往,让农技人员传授新技术、提供新种苗、及时防病除害,保障种植养殖安全。

(5)要合理分配劳动力。如果家庭劳动力充足,在农闲时可以调整富余劳动力开展多种经营,干点别的活,或打打短期工,做点小买卖等,这些也会为家庭带来额外的收入。

张先生有话好说
「张先生有话好说 」发表观点
2023-03-16

农民的根本在农村,农民的本分靠种田,农民的收入靠副业。无粮不稳,无工不富。

一个有本事的农民,会种好责任田,会有一手挣钱养家糊口的一技之长或者能够吃苦耐劳的打工精神。家里有粮,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如果能够种植一些经济作物,也会有比较理想的收入的!

总之,农民要有理想的收入,必须以农为主,多种经营,有自己善于挣钱的门路!

平常心更淡定
「平常心更淡定 」发表观点
2023-03-13

普通农民一家一户是做不到的,除非有能人把农民组织起来,让大家各自发挥特长,人多力量大,土地连方成片,像以前一个生产队伍十户人家,几百亩地一台拖拉机耕地玉米一台,小麦一台,花生一台播种机,最大程度节约成本,一台抽水机浇地足够,形成规模化专业化。

发展企业,像现在的周家庄 南街村,发展的都很好。

一家一户三亩五亩,十亩八亩,各种农机具都需要。又没有那么多钱啥都买,所以造成今天农村这种局面,有资本的干农机富,只种地的贫 ,被资夲垄断农业,农民将永远无有富裕。

用户英波小卖部
「用户英波小卖部 」发表观点
2023-03-18

现在的农民耕地不多,以前分配耕地地块多,不方便耕种。应该让农民耕地在原有面积的基础上,重新分配,一家有多少耕地都分到一起便于耕种。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多种经营,政府可以提供市场行情技术指导。让农民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在自家耕地上院子里自主选择种植经济作物瓜果蔬菜,搞点养殖业,自家房子院子可以搞点副业作坊小型制造业。啥叫理想收入,农民的要求不高,吃穿不愁有房住,能供应孩子上学的????钱,娶媳妇的钱,有日常生活开支钱。也就是说,生的起,娶的起,病的起,死的起,就可以了。

爽朗的干将
「爽朗的干将 」发表观点
2023-03-16

我想也许农村要像工厂一样,接到定单收取定金农民才有计划的种地,接不到定单就不种了,或只种一小部分够自己用就行了。这样有助于农产品的价格不会因为竞争而丢失了定价权,把定价权掌握在农民自己的手里很重要。

另外多出来的时间和劳动力可以进城务工。(也不知道这样是否可行,毕竟农民增加收入这可是千年难题)。[呲牙]

小桥流水811小桥流水
「小桥流水811小桥流水 」发表观点
2023-03-16

谢头条邀请。在我国,农民一直是一个最庞大的群体,多数人处在一辈留一辈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底层生活中,却肩负了最艰苦、最长久的历史责任、社会责任。如劳役、军役、纳税、大多数人口添丁的扶养等等。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农民一直是弱势群体,甚至沦为任人摆布的仆人、农奴、叫花子。但在“头悬梁锥刺股”有志的农民穷汉中,成为达官贵人的人、说了算的人却很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后的农民,才有了一个本质上的华丽转身,成为土地主人意义、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意义、民主意义上的主人。

农民的“华丽转身”,是相对旧时代而言的主人概念,而并不意味着立即走进了十分理想的生活环境。首先大家知道的是,国家接受了一个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家底,需要全方位铺开革命和建设的整体布局,以确保社会主义性质不会改变、内无忧外无患。其次大家知道的是,在短短几十年中,中国完成了划时代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革命、工业革命和当时的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国防建设的军工业革命。第三大家知道的是,主要由于与前苏联关系紧张,而造成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两年的暂时生活困难问题,这是偶然现象,而非主流的必然。最后大家知道的是,四十年前的土地政策了。整体上说,土地承包是自愿开放的,否则也不会存在现有的集体制。从这个意上讲,土地承包与否,即使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按普通人的理解,都没有本质上的错误。

“种地农民怎样才会有理想的收入?”市场经济下的农业,应该和其他行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纳入重要地位。别说是社会主义,就连资本主义也知道社会化大生产。所不同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有无序、不公允、缺乏远景设想和劳民伤财,最后走进死胡同之嫌。要想提高农业群体的收入,个人认为可采取以下举措。

一、留住农民,让其真正有家的感觉。据统计,现有3,5亿农民工游离于城乡之间,他们主要考虑的是城市资源。如教育、医疗、创收等实际问题。凡事以人为本,如果农村“水净鹅飞”还有什么希望呢?留住农民,当然离不开解决现实问题。二、农业的事,农业办,自上而下,要有实质性的“三农”管理机构,可以是松散形的,也可以是紧密形的。根据现行土地政策,可以自愿结合,但要避免在三农上的胡乱投资,如“打一枪”就走的房地产业,不上档次的所谓旅游业建设开发,以卖地为生的懒政等等。只要把农业(吃的,或部分工业原料)狠狠地、系统地、牢牢地抓住,农业应该是个很稳的行业。只要稳,就有经济上升的空间。哪有不富的道理?

诗意人生Y
「诗意人生Y 」发表观点
2023-03-14

谢谢邀请!种地农民要想有理想的收入,首先要把地种好,那是农民的根,无论外面的世界怎样变化,至少温饱不用发愁!其次要有自己的第二职业,不要全靠那一亩三分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还需要更大的经济来源。最后,更要学会合理管理财务,节流大于开支!

啥水平
「啥水平 」发表观点
2023-03-18

种地农民月收入,能同城镇产业工人一样应该是比合适,在农村种地不比在城市里当工人打工差,应该算的上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了。今后国家还会改善农村的医疗,教育和农村生活生态环境等等,乡村振兴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农民的小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老不死的农民
「老不死的农民 」发表观点
2023-03-16

这个问题很简单,有一句话叫“干什么说什么”!那就是说干什么事都有干什么事的条件和办法!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也要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要有健康强壮的身体!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农业虽然可以机械化,但是其体力的消耗还是比其它部门要重得多,因为农业没有厂房,只能露天作业!虽然保护地大棚或是无土栽培可以不是露天的,但那不是主流!农民风里来雨里去对身体的损害非常大!越是极端的天气越要往地里跑!

第二,农民要想挣钱这和国家的政策有关系!首先要有足够的土地!还要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只有这样才有条件和其它行业公平竞争!因为农业是以量取胜!并且气象天气等自然灾害基本上都是非人力所能对抗的!这些没有政策的支持是没办法解决的!

第三,和其它行业一样,种地同样也要高超的技术和极大的耐力以及繁重的劳动才能有理想的收获!我做为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农民最有体会!可以不客气的说,农民是除去医生以外要求技术最严格的行业!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要想产量高需要付出的努力越来越大!因为现在的农业已经不能象以前旧社会一样靠天吃饭了!那时小麦的亩产只有三至五斗的亩产,1956年空前大丰收我们村有一家小麦产量最高一亩产了八斗!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产量,“一斗15斤”

现在的产量越来越高,需要的技术也越来越高,付出的努力也越来越大!所以才有和医生的比较!因为对待的都是生命!庄稼和人一样,一旦受到损害和病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死亡!机器和用品坏了还能够修理,庄稼死了无法再生!如果是旱涝不及时处理那还能凑合几天,如果是保护地栽培一旦遇上冷热雨雪风雹等自然灾害晚处理几分钟就可能颗粒无收!不是农民根本就没有这种体验!所以说农业更需要技术,更需要大力的付出,更需要不屈不挠的信心!!!现代农业要想做好绝对不是靠天吃饭那么简单了!绝对不是种上种籽就等着收成了!与时俱进学习掌握新技术对农业来说更重要!

第四,信息的时代必须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所以说产供销一条龙绝对不是工商业的专利!农业的时效性比任何的行业更加的敏感!

种地有以上四条基本上就能有比较好的收入,这是我一辈子的经验!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并且农业对政策的敏感性也相当的低!政策无法立杆见效,因为农业的周期是按年算的!不可能和工商业一样政策一出来立马供销一转利润翻n倍!能所见的将来农业依然是一个利润最低工作量最重不确定性最大的行业。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