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4个“种子师”分别是红10师、红11师、红12师和红73师,他们的首任师长是:
△红10师,师长王宏坤(1909年1月22日一1993年8月20日),湖北省麻城县(今麻城市)乘马岗区石槽冲村人,开国上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海军副司令员、海军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红11师,师长是倪志(1900-1965),北京市人,开国中将,毕业于黄埔军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后勤学院副教育长、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红12师,师长是旷继勋(1895—1933),贵州思南县人,1929年6月29日建立四川第一个县苏维埃政府——蓬溪县苏维埃。后出任红6军、红4军、红25军等多个红军军长。1933年夏,在四川通江洪口场牺牲。
△红73师,师长是王树声(1905年5月26日-1974年1月7日),湖北麻城市乘马岗人,开国大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北军区司令员、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1933年7月后,将所辖四个师升格为军,依次改编为红4军(军长王宏坤, 政委 周纯全)、红9军(军长何畏、政治委员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红30军(军长余天云、政治委员李先念)和红31军(军长王树声、政治委员张广才)。
《红四方面军4个“种子”师,后发展为4个军,当时的师长都是谁?》这个文章的标题,是《老丁叔说》于2023年1月18日发在文章栏里的一篇原创文章的标题,现在把这篇文章转发到问答栏里,供大家阅读。
内容如下:
红四方面军是鄂豫皖苏区的部队,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鼎盛时辖3个军(第4军、第25军、第9军),总兵力达4.5万人。
自1932年7月开始,老蒋派兵30万对鄂豫皖苏区发起围剿,迫于巨大的军事压力,红四方面军决定放弃鄂豫皖苏区,西进长征。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沿平汉路西进,过陕南城固西、翻越巴山,于同年12月底到达川北通江,开创了川陕革命根据地。而此时,红四方面军只辖4个师,约1万5千人。
毛主席曾在文章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到达川陕的这四个师就像是优质的种子,在经过半年的培育后,竟扩编发展成为5个军,总兵力达到了8万人。
接下来,老丁叔就和大家说说,当时这四个“种子”师的师长都是谁?结局如何?
王宏坤是湖北麻城人,1909年生,早年参加麻城起义,1929年加入红军,先后任红4军第10师第28团1营副营长,第10师第30团团长,第10师师长。
第10师到达川陕后,扩编为第4军,王宏坤任军长。
倪志亮是北京人,1900年出生,早年在皖系军队当兵,后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1926年入党,1928年参加红军,先后任红1军第1师第3团团长、红4军第10师师长、红4军军11师师长。
第11师扩编为第30军时,倪志亮升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司令部参谋长,第30军军长由余天云担任。
旷继勋是贵州思南人,1897年生,早年在川军当兵,1926年入党,曾任川军江防军第7混成旅旅长,1929年率全旅起义,成立红军四川第一路军,任总指挥。1930年,先后调洪湖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任红6军军长、红4军军长和红25军军长。西征川陕时,任第四方面军第12师师长。
旷继勋在红12师扩编为第9军前,被张某以“国民党改组派”、“右派”等罪名逮捕并秘密处决,年仅36岁,1937年平反。第9军军长由何畏担任。
王树声是湖北麻城人,1905年出生,1926年入党,参加了麻城起义,先后任红11军第31师第1大队(第91团)党代表、鄂豫皖红4军第10师第30团团长、红11师副师长兼第33团团长、红4军第11师师长等职。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时,调任红25军第73师师长。
1933年7月红73师扩编为第31军后,王树声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31军军长职务。
上述红四方面军四个“种子”师的师长,除旷继勋遭受迫害英年早逝之外,倪志亮被授予中将军衔,王宏坤被授予上将军衔,王树声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令人敬佩。
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之一,于1931年7月在湖北省黄安县的七里坪成立。由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陈士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4军和红25军。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时,曾经有过十个师的编制。分别是红10师,红11师,红12师,红73师,红74师,红75师以及独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师。
1932年7月开始,国民党反动派集结了大量军队,对鄂豫皖苏区展开了大围剿,迫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强大压力,红四方面军决定放弃鄂豫皖苏区。同时并决定留下红七十四师和红七十五师以及各独立部队,重新编组成红二十五军,由沈泽民负责带领这支部队,继续在鄂豫皖苏区展开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游击战争。
红四方面军所辖的红十师、红十一师、红十二师和红七十三师以及少共国际团等共2万余人,则在张国涛,徐向前,陈昌浩等人的领导下转战西进,企图开辟新的根据地。最终,这支部队于1932年12月,在陕西和四川边界创建了川陕苏区。
1933年7月,红四方面军击败川军的三路围攻,其自身的力量也迅速发展壮大,遂将所辖四个师,充实一些地方武装升格为军。可见西进的这四个师,是四方面军的主力师,也是红四军在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的种子师。
红10师被扩编为第4军(王宏坤任军长,周纯全任政治委员,辖第10、第11、第12师)。红11师被扩编为第9军(何畏任军长,詹才芳任政治委员,辖第25、第27师)。红12师被扩编为第30军(余天云任军长,李先念任政治委员,辖第88、第89、第90师)。红73师被扩编为第31军(王树声兼任军长,张广才任政治委员,辖第91、第92、第93师)。
这几个师扩编时,红10师的师长是王宏坤,他后来也成了扩编后的红4军军长。红11师的师长是倪志亮,他没有在扩编后的红9军中担任职务。红12师的师长是旷继勋,同样他也没有在扩编后的红30军担任职务。红73师的师长是王树声,他担任了扩编后的第31军军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师长,也不是这些师的首任师长。红10师的首任师长是蔡申熙;红11师的首任师长是许继慎;红12师的首任师长也是许继慎(晚于11师组建);红73师的首任师长则为刘英。
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重要红军部队,其由红军第六军团改编而来。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红四方面军最初只有4个“种子”师,后来逐渐发展为4个军。以下是红四方面军四个军的师长:
以上是红四方面军四个军的师长。这些师长在红四方面军的发展和长征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和指挥作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红四方面军的"四个种子师"后来发展为红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第二十五军。这四支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始终坚定地执行了党的路线和方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下是这四支军队最初的师长和简介:
总的来说,这四位师长都是红军早期的杰出领袖,他们在长征途中、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
红四方面军的4个“种子”师分别是:
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和第五师。之所以没有第四师,是因为在长征途中,红军第四师团在川陕会战期间几乎全军覆没,所以没有参加到红军长征和红军方面军的行列中来。红军第四师团本来是由朱德、邓小平等领导的,他们自岷山南渡后与红一方面军汇合,参加了川陕会战并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队,但最终被迫放弃了阵地,使得整个师团遭遇严重的损失,无法继续作战。因此,红军方面军最终只由红一、红二、红三方面军组成。
这四个“种子”师后来发展为红军的四个主力军,也即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当时的师长如下:
第一师师长: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酃县,1969年逝世于北京市)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曾任红军第一师师长、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在红军时期,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第一师多次作战,表现出色,在遵义会议后,被任命为中央红军总参谋长。在战争年代,他还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并参与指挥了朝鲜战争中的大量战斗。彭德怀被誉为“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革命家”等多重身份的综合人物,对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师师长:聂荣臻;
聂荣臻(1899年-1992年),字叔几,四川广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元勋之一,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军委总参谋长、八一勋章获得者等职务。他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九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次战役,如平型关大捷、淮海战役等。建国后,他先后担任过国防部长、军委总参谋长等职务,也曾多次出使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1988年,他被授予八一勋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个获得该勋章的军事将领。聂荣臻于1992年去世,享年93岁。
第三师师长:
陈毅;陈毅(1901年-1972年),字楚原,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职务。他是红军长征时期的领导人之一,在长征途中参与了多次战斗,成为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少数幸存者之一。建国后,陈毅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是中国外交事业和国防事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毛泽东亲近的战友之一。陈毅于1972年4月被确诊患有癌症,并于同年10月去世。
第五师师长:王稼祥。
王稼祥(1914年-2005年),河北文安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领之一,曾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三届全国政协主席等职务。他是著名的战略家和军事理论家,参与了平型关大捷、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等多次战斗,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元帅”之一。建国后,王稼祥先后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对军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于2005年去世,享年91岁。
红四方面军的四个“种子”师是红1方面军的红7军,红2方面军的红8军,红3方面军的红9军和红16军。这四个师后来分别发展为红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六军。
这些“种子”师的师长如下:
1. 红7军:彭德怀
2. 红8军:聂荣臻
3. 红9军:周恩来
4. 红16军:朱德
这四位将领后来都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其中周恩来和聂荣臻分别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和国防部长,而朱德和彭德怀则成为了解放军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对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四方面军4个“种子”师的师长分别是:
这些师长在红四方面军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鄂公网安备 42068302000331号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联系邮箱:yangtata@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