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七十年代一个农民干一年活,到底总收入有多少?

  • 巴蜀三平居士巴蜀三平居士
  • 2023-03-27
  • 16
  • 共18人发表观点
糊涂老翁
「糊涂老翁 」发表观点
2021-08-05

我是七七年开始做生产队会计的,对当时每个劳动力一年的总收入还记忆犹新。那时候都实行大寨记工法,就是记时不记分,不管壮劳力还是半劳力,出勤一整天都记10小时(早工2小时、上午3小时、下午5小时)忙的时候也能实行包工,能干的人每天能挣30多工时,每月底开全体社员会评一次工分,最髙分每10小时为13分工,半劳力一般8分或9分工不等,年终核算时记工员把记工表送我这里进行核算,我记得有十多个人每年都挣5百多到6百个工日。77年劳动单价5毛8,最多的人也就是300来块钱,78年劳动单价7毛2,79年是8毛1。80年小岗风刮到了我们那,把人心刮散了,分田单干了。刚买1年多的手扶拖拉机废铁价钱卖给人家去了,大队50马力的拖拉机以及那么多的配套农机具都放那锈成废铁也卖了。大队综合厂也倒得了。

巴蜀三平居士
「巴蜀三平居士 」发表观点
2021-08-02

我生长在乡场上,虽不是农民,但周围邻居,一条街上95%都是农民,因此,对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是比较熟悉。

当时,农村干活,集体出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凡年滿16岁,都可以出工干活,每天由生产队记分员登计记工分。一般青壮年,做一天,记10分,年龄大的,记工8分。天晴才出工,下雨天休息,没有工分。每个农民,实行年终诀算,10分为一个工,除去雨天和节假日,一个人,一个月最多也就25个工。条件好的生产队,有副业收入,每个工(10分),约有七八毛,上1块钱的生产队极少,一年下来一个全劳力也就200多元,算比较富裕的生产队了。条件一般的生产以,每个工约五六毛,一年下来也就150元左右。条件差的生产以,每个工在兩三毛左右,一年来还不到100块钱。有的家庭人口多,全劳力少,干了一年,年终诀算收入为负,不仅没有一分钱收入,反而要倒补生产队的钱,称为“倒补户”。

当时,全国农民生活都极其艰苦,粮食不够吃,收入很低,生活质量差,普遍日子都不好过。改革开放几十年,取消了人民公社,实行包产到户,发生翻天覆地巨变,才有了今天农民的幸福生活。

坦荡智者健康是福
「坦荡智者健康是福 」发表观点
2021-09-20

曾经和老农民聊过天,淳朴,正直,善良的老农民告诉我,在六七十年代干一年活的工值钱也买不到一辆自行车,现在出去打工,一天的工值钱就能买到一辆自行车,老农民并且还说: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心里总在想,如果什么时候能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幸福,做梦也没有想到能过上今天这么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纯朴,正直,善良的老农民岀自内心的心里话!

留財神
「留財神 」发表观点
2021-11-24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我五0年生人,六七十年代正值青年时代。我们生产队在村里属中游水平,我起早贪晚晚上还要打夜班,每天十分工,驾独轮小车每天十二分工,我一年能挣三千六七百分工,每十分工是一个工曰,冬天分红每个工日三角钱,生产队分粮草菜每口人六十一二元,我累死累活一年结算不到一百二十元钱,连我和母亲的口粮钱都不够。一年一年无前途,无出路,七五年一跺脚,背起小被闯了关东。

朱增林呀
「朱增林呀 」发表观点
2021-08-03

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实行“三级结算,队为基础”。队就是生产队,由于队与队之间条件千差万别,管理水平也多有差异。不同的生产队劳动力的总收入差别也是很大的。比如某地几个生产队,紧靠大河滩,上游兴修水库,空出了几千亩河滩湿地。每年收割几十万斤芦苇,每个整劳力每个工两三块钱。有的水果蔬菜生产队收入也比较高,整劳力一个工也能达到一块钱左右。就我们平原以粮食为主的生产队。每个整劳动力,每个工值大约在二三角到七八角之间。最多的部分在三、四、五角左右。

假如某生产队每个工值四角,一个劳动力每年干满300天。一个劳动力每年收入120元。工值三角,一个劳动力每年收入90元,工值5角,一个劳动力每年收入150元。也有贫穷生产队,工值仅有一角多钱。

生产队分给社员粮食,玉米每斤八九分钱,小麦每斤一角多一点。普通生产队一家一年能分一百多块钱那就是顶尖富裕户了。

老娘舅说事
「老娘舅说事 」发表观点
2021-12-08

六七十年代,那时是人民公社,村级班子为大队,大队下属生产队。我是七八年高中毕业的,没能考上大学只能回村务农。我们村是一个大队,下分两个生产队,我家就分在第二生产队。那时,我的学历在生产队是最高的,我爸爸又是生产队长,所以社员们都推荐我当生产队记工员。记工员也属生产队领导班子成员,一年的工分结算都离不开我。所以,一个农民干一年有多少收入我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那时生产队干活由生产队长安排,一般情况下都是一起出工一起收工,不是农忙早上七点上工,十点吃饭,五点收工。农忙例外,早上凌晨三点要起来开早工,晚上也要加班。记工分按天按节算,一天分上、中、下三节,上午3个小时记3分,中午4小时记4分,下午3小时记3分,一天满勤记10分,白天干活,晚上到生产队会议室记工分。

不管男女劳动力还是老人小伙子小姑娘,凡是出工的一天都记10分,半年评一次公分,年终评一次公分。评公分是生产队最激烈的事情,往往都是争的面红耳赤。不过也难怪,那时农民都是靠工分来分粮食、油、柴草的,如果工分评的低,那么你的收入就会比人家少。

评工分最高的男劳动力是10分,除了生产队正副队长10分外,其他劳动力必须犁、耙、耕、耖样样精通,吃打杠挑样样走不落下,或者是懂农药和病虫害防治的植保员,反正都是拿得出一手农活的正劳动力才能评上10分工。女劳动力最高的是8分,那是顶瓜瓜的女强人,干活绝不会比一般男人差,其余家庭主妇大多数都是半个劳动力,只能评5分。就连我这个记工员当时也就评6分。

当社员不是说天天都出工,有天晴下雨,或者家里有事,除了生产队长一年365天(有补贴工分),其余最多也不会超过300天。一个正劳动力,就是算你满勤300天,也就是3000个工分。像我们生产队还有一个加工麻绳的副业,当时最高的工分报酬是10分工分是6毛钱,那么3000分工分是180元钱。到年终结算还要扣除你分粮食的钱,一个正劳动力没有子女的单身狗,一年也最多结存100来块钱,这就是当时流行的最有钱的“余粮户”。

凡是家庭人口多的,劳动力少的,一般一年干干都是欠生产队上的。当时这些社员都叫“超支户”,就是分回家的粮食已经超过了你的工分值,年终时候必须拿现金还给生产队上。

现在有人说:六七十年代生产队简直是“磨洋工”,出工不出力,那就太冤枉那个时代的农民了。说实话,那时的农简直是思想好干劲足,种田种地、改田造地、兴修水利,样样都是抢着干。可真的不知是什么原因,粮食产量总是提高不上去,农民常常会饿着肚子干活。

回顾六七十年代生产队那段历史,那是满满的辛酸泪,干最苦的活,吃最差的粮食,拿最低的报酬,10工分一天才6毛钱。那像现在整天白面、米饭还说蔬菜不好,一天挣个一二百块钱还说工资太低,与过去相比,今天才是人过的日子。

严德荣
「严德荣 」发表观点
2021-11-26

六七十年代,农村都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一个农民干一年,总收入到底有多少?

这个问题要根据各个地区、各个生产队,当时实际情况,从几个方面来看,才能作出大概的回答。

一看每个劳力一年能够挣得多少工分。那时每个劳力一天标准工分定为10分,经社员大会评议后,男劳力一般每天定为10分,女劳力定为8到9分,年老体弱或刚开始参加劳动的青少年,每天评定为6到7分不等。

平时每个劳力除了按“点工”获得标准工分外,有些计件或多劳多得、男女不限的包工,各人都争着干。有时每天可挣到15分左右,高的可得20分上下。

一般每个男劳力全年可挣4000到4500分不等,女劳力可挣3500到4000分上下,其他劳力大概约在3000分左右。年底按每10分为1个劳动工日,参加生产队年终钱粮分配。

二看各个生产队全年农副业生产等经济收入多少。那时各个生产队,可以搞装卸运输、发展栽种养、烧制砖瓦石灰、加工开采等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发展好的生产队,年终每个工日(10分下同)可分得1元钱左右。中等生产队大约每个工日在0.7到0.8元上下,差一点的每个工日约在0.5元左右,较差的每个工日仅得0.3元上下。

三看以上每个劳力全年所挣工分和各个生产队年终经济分配工分值情况。按照上级核准的年终分配方案,大体可计算出每个农民干一年,能有多少总收入。

综上所述,农副业生产发展较好、经济收入较多的生产队,一个农民全年总收入,大约可得400元到500元不等;中等生产队每个劳力可得300到350元上下;差的每劳力能得150元到200元左右;发展较差的生产队,每个劳力全年总收入仅得100元上下。

但那个年代物价和生活水平不高,一斤原粮只要0.1元左右即可买到。

总之,据我所知,以上是我地农村生产队,六七十年代农民干一年活,总收入能有多少的大体情况,仅供交流参考!(原创)

少饿青苦老幸福
「少饿青苦老幸福 」发表观点
2022-07-23

我从70年在生产队任会计到分田到户,我们在沿江江北,可以说是鱼米之乡,我来说说我干会计这十年来我们队农民的收入。那时除了大雨大雪农民天天下地,一个壮劳力一年能挣三百七八十个工(因双抢时每天一个半至两个工,每10分工为1个工)丰年六毛多点一个工,一般年成伍毛左右,后几年用化肥多点,产量高点,但买化肥的费用也高了,工质也多不了多少,十多年间永远是这样的,所以说干集体永远富不了。

绥格格
「绥格格 」发表观点
2021-11-25

答:根据各生产队产量。

1、六七十年代,我知青,先在胜浦十九大队三小队,由于生产队土地贫瘠,所以产量偏低,每一工1角1分(最好的劳动力每天只有1角1分)

2、父老乡亲说:“一年做到头,手里两个空拳头。”

3、再到胜浦十五大队,一年收益145元,非常高兴,立即去上海买一台缝纫机128元。

4、五十年来,乔迁四次,唯有那台缝纫机舍不得扔,跟随我转辗反侧……

神山之光
「神山之光 」发表观点
2021-08-04

一年顶多200多元,但这是真金白银。

草民是60年代出生的人,对那个年代的二三事记得点点。

①名称不同。那个时候,县下面是人民公社(现在叫做镇)→大队(现在叫做村委会)→生产队(现在叫做村小组)。现在的村民,那时候叫社员。那时候,比较注意培养“根正苗红”的干部,下乡干部成了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户”。

②集体劳动。那时的社员,由生产队长安排参加集体劳动,记工分年底折款分红。青壮劳动力参加较重的劳动,年龄大的劳动力参加轻松劳动。那个时候,年底分红时,一般强劳动力能拿到200多元的收入,其他人少点。家庭有病人的,平时借款,年底又成了欠账户。

③物质缺乏。当时生产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也不是很高,农民种水稻要交公粮(农业税)和军保粮、教育粮、水利粮等,剩余的留着自己吃,留些粮食喂猪、鸡、鸭,拿去卖的很少。当时穿衣的布、日常吃的肉、粮食、白糖、食用油等等都比较缺,凭票购买。

④心态平衡。虽然不富裕,生活条件差。但村民同劳动同分红,贫富差距不大。有村民得病,全村人探望,村民不会自私,相处比较融洽。离婚和偷东西是耻辱的事情,那个时候离婚和偷东西的很少。村民家是不用锁门的,因为十分安全。

⑤社会进步。如今物质丰富了,生活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党的政策好和改革开放的结果。我们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那个年代的生产和劳动方式,社会总是在解决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现今也有现今的矛盾,都需要改革进行解决。

东老板83986861
「东老板83986861 」发表观点
2022-03-05

在六七十年代一个农民干一年活能给十个小孩吃保肚子、供其上学读书初中以上、孝敬父母每月五斤大米、每年十斤肉二斤油、总之撑起一个十口之家以上的人多得很、大家都很快乐,干劲冲天,担二百多斤走五十华里的农民多如牛毛、你说到底总收入有多少。

1蓝天1
「1蓝天1 」发表观点
2022-03-04

这个范围太大,又不是全国统一核算。就今天,比如公务员、教师工资,可是全国统一吧。但那也是基本工资,实际到手的各地区同一级别相差几千元还有。

现在回到生产队时期二十年,一个农民干一年活,收入多少。我知的,10分(1个劳动日)工,最多年终分配1元多,最少一5分钱。以一个强男性不偷懒肯吃苦能干各种农活、尤其是重体力农活的,一年450个劳动日左右,最高可收入500多元,约合当时稻谷5000斤价格。一般三五角居多,最高收入200元左右,约合不到2000斤稻谷价格。通常男劳力一年挣350个、女劳力300个左右。

最少的就算一5分,那最强劳力倒负20多元,相当于倒贴200斤稻谷。

只不过,当时粮食全上计划的,也不是生产队收多收少全自己分配,更不是有钱就能买的,没钱不给计划(含国家救济),但有多有少。

有人问,做工负收入谁还做,不做不是更好?大多有特别原因,比如天灾、土地征用无收等,付出成本无收入。但国家有一定补助或救济,做工的生产队核算是负,实际不会自己拿钱出去,大多是亏多亏少抹平,以实际情况补助或救济,做工多的或吃点"亏",但客观事实摆在那,没见有人闹事,说不合理。

上进田上草
「上进田上草 」发表观点
2021-08-08

六七十年代的农民,一年的总收入还是不少的。那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新中国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急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农养工就成了国家发展工业的战略计划!

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工人阶级 ,不辱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到七十年代中后期,就为国家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七十年代的农民,生活是艰苦的,精神是抖擞的,干劲是十足的,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一年的总收入,不是只能用钱来衡量的,他们创造的价值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他们和工人阶级一起,在新中国的一张白纸上,绘出了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这幅最新最美的图画是无价的!

吴玉宁好
「吴玉宁好 」发表观点
2021-08-03

这个问题出的很有历史意义,要事实求是说那个年代的农民生活,六七十年代就是文革时期四人帮江青集团横行霸道无法无天的年代,那个年代工人不做工,农民不种地,都是饿着肚子装成革命的样子!人们互相揭发窝里斗,流氓刁民地痞粗人二流子文盲耀武扬威,风光无限!

那个年代的农村就是复工了,开始种地了,许多人也是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滥竽充数混日子,当时大多数农村没有电,许多农民主要靠夜间到地里偷盗集体的粮食为生!偷盗集体的西瓜土豆山芋等等。

如果按照当时劳动的工分计算,绝大多数农民肯定劳动一年是没有收入,分了口粮后还有倒贴钱!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真实反映了七十年代后期安徽农村的艰苦生活,那里农民劳动一年,收入是不够吃的,人们纷纷出门乞讨要饭才能生活!

当然也有江南,东南,华南,东北地区的农民受到文革闯将们的影响小一些,那里的农民收入相对比较高,基本可以是衣食无忧的生活!

只有文革余孽们,文革时期的既得利益者,才可能怀念那个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贫穷落后的年代。

回眸一笑又东风
「回眸一笑又东风 」发表观点
2021-11-25

六七十年代我在内蒙一个农村,全大队共十一个生产队,除两个生产队一个工0.30元左右,其它的0.8-020元不等。

我所在是四队,66-77年十一年里,最好的年头,一个工0.18元,其余的都是在0.08-0.15元左右。

一个工(十分),每人一年除下雨刮风,寒冬腊月,生病,等,一年也就出工200天,一个成年劳力干一年,才挣40元左右,连全家口粮钱都不够!

老农爱好
「老农爱好 」发表观点
2022-01-17

从解放初到七十年代末,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从成立人民公社后,以生产队为独立核算单位,自负盈亏,粮棉油瓜果蔬菜,还有付业,砖瓦厂等,收入好的,你年终分配劳值高。如管理不好劳值低,年终收益少。各地各队差别很大,但总地来说一年比一年好。多数生产队收入还是很好的。但这收入中,存在多少义务工无报酬工作,如修水库,筑坝,大型水利工程,修公路,大炼钢铁,都是上级分配的任务,无条件硬行完成,一到农闲时任务就下放各生产队,还有几千年来不平整的土地,需要修理,达到高标准农田。你想想,不象现在单纯的搞农业,搞粮食,搞蔬菜,搞经济作物。多少事业为自已为后代而艰苦劳作,但这些艰苦劳作不算钱吗?但我们生产队七O年初劳值六七毛,到七五年后劳值达到壹元钱,一个强劳可挣四佰元,扣除生产队粮油菜等剩余300元左右不等,要说当时比工人工资三四十元还是可以的。今天晚上就和网友谈心到这里,谢谢邀请,谢谢网友。我不想劳神,己有七十代三了,我还有工作,但对有些不懂事的,说生产队,是养懒汉,混工分,大锅饭,专挑生产队毛病,无功是过,可恨,这些人不看社会主义大踏步的前进,不看大多数,不看阳面,专挑阴面,桥梁小丑思想道德不好。谢谢再见。

生产队长老杨
「生产队长老杨 」发表观点
2021-08-21

问:在六七十年代一个农民干一年活,到底总收入有多少?

我是七七年到八零年的生产队长,对七十年代社员的收入很了解。

人民公社时期跟农民不叫农民,都叫社员,喇叭喊话也是这样喊,"社员同志们请注意″!"一队的社员请注意,到场里去分棒子″!

社员的收入有公价和私价两种算法,挣工分的劳值余款是实价,分的粮食与副产品折价不是实价,是按公价,分得的粮食与副产品折成集市黑价,才是实价。如果生产队分棒子是按国家官价一毛零四厘,可到黑市上就是价值三毛多钱了。所以,社员们都愿意多分来东西,少挣余款。但那是的粮食都是按人分配,人少劳多的都是少分东西多剩余款;人多劳少的就多分东西没有余款,有的甚至还亏款,但人多劳少的多分的东西可以价值数倍。人少劳多的用余款是买不回那么多东西的。

生产队社员一到十五六岁就能参劳动了,生产队把一天分为十分天,早晨两小时为二分天,上午四个小时和下午四个小时分别为四分天。生产队把男劳力分为六个等级,一级工的十分天挣十分,以下是九分五,九分,最低的挣七分五,十五六岁的和六十多岁的十分天就挣七分五。

生产队到年底结算,要把全年的粮食和副产品来个总收入,粮食收的多少,除去交公粮和籽种储备等,按全队人口算好今年吃多少,是吃三百六还是吃三百八,四百或四百二。

把粮食和副产品的总收入折价共是多少,再把全队的总工分是多少,用总工分去分这总折价,这算出了一个日值是多少钱。

七十年代中期以前的日值,多的是五毛多钱,少的三四毛钱甚至还低,极少有达到六毛的。到一九七八以后,就有日值六毛或七八毛的了。

如果日值是五毛,一个壮劳力挣满工三千六百分,他的年收入就是一百八十块钱。可以,在队里分的粮食和副产品按黑市折价就比一百八多很多了,多一倍就是三百六十块钱,如果结算光给钱不分实物,那就是一百八十块钱。

社员们要的不是钱,喜欢的是实物,同样多的钱在黑市是买不到公社分给的实物的。

一个生产队社员在六七十年代干一年活,说是最多能挣一百八十块钱,可分的实物按黑市折价是超过一倍的。人囗多就上算,人囗少就不划算。

孙继东877
「孙继东877 」发表观点
2021-10-19

应该说是千差万别,有的能收入二、三百元,有的只能收入几十元,个别的还有负数。下面简单说说我在生产队劳动四年的收入情况:

我从1967年开始在生产队参加劳动,当年我虚岁14,只能算是半个劳动力,每天只挣5分工,全年我总共挣了390分,秋后算账,每个劳动日值(10分)0.55元,这一年我参加劳动78天,收入21.45元,每天10个小时以上的劳动只有0.275元的收入。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们生产队春天社员种地和从事其它劳动每天只给记7分工,而我这个半劳动力只给3.5分。到了夏锄时节以后每天每个劳动力才挣10分工,半个劳动力才挣5分工。到了秋天,庄稼进场院后,因为夜长昼短,又恢复到每天7分工,半个劳动力3.5分工。还有就是比如夏季下午刚上工不久便开始下雨,这种情况就只能由队长决定,每个人根据劳动时间,只记一分或二分。队长千方百计的节约工分,也是为了秋后提高劳动日值,来显示自己的成绩。在我们生产队,每年每个男劳动力挣工分最多的可达到2500分左右(放牧人除外),少的也2000分上下。女劳动力没有能挣2000分的,一般都是1500以内。

1968年干旱严重,是个欠收年,每个劳动日值仅为0.5元;我这个半劳动力全年挣了700多分,只合人民币30多元。1969年,我虚岁16了,经过两年的劳动锻炼,队里决定我也算一个整劳动力了,全年挣了1800分,当年收成较好,每个劳动日值,达到0.7元,这一年我挣了120多元。1970年风调雨顺,我们生产队产粮18万斤,是整个生产队期间收获粮食最多的一年,劳动日值达到了1元人民币。这年春天,我被选为生产队记工员,全年挣了2000工分,秋后算账折合人民币200元。

1971年我被招工,离开了生产队。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