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板楼预计在10年内会全部拆除。
1、什么是预制板楼?
预制板楼分两种。
一种是砖混结构的预制板楼,房屋的承重结构是墙体的红砖,楼面是空心预制板。我们通常所说的预制板楼主要指的就是这种。
这类建筑先用红砖、砂浆砌墙,在墙体的转角、洞口边设构造柱,墙顶部设圈梁(抗震需要)。一层的墙砌筑完成后,在墙顶铺装预制好的空心板,空心板搁在墙上。因为内墙都是240厘米宽,所以在墙上有效的搭载长度不超过120厘米。然后把空心板之间端部预留的钢绞线铰接到一起,便于加强整体性。
事实上据我所知,把空心板之间的钢绞线铰接在一起这道工序,在那个年代好多施工单位都是敷衍了事,有的根本就不做连接,对房屋的整体性和抗震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空心板铺装完成后,用混凝土把空心板之间的缝隙灌满,然后在空心板上开始下一层的红砖砌筑,依次类推。
另一种是纯预制板楼,由混凝土柱和梁先完成框架,然后用预制板进行墙体、楼面的填充。这类房屋很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推行工业标准化的试验品,算是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最早雏形。这类建筑因为当时的工艺解决不好墙面的保温、隔热、渗漏等问题,所以昙花一现,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2、预制板楼的优缺点
预制板楼因为将楼板提前标准预制,现场施工时进行吊装,节约了人力,加快了房屋施工进程。应该讲在上个世纪我国熟练的建筑工人不充裕的条件下,是比较契合我们国情的。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整体安全意识的提升,预制板楼的缺陷逐渐显现。
预制板楼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抗震能力差。和全现浇楼面比,预制板楼面整体性差。一个房屋,如果没地震的时候,哪怕房子你是用砖头干砌(砖与砖之间不放砂浆)也不会有问题。但是当有地震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抗震设施才会体现价值,圈梁、构造柱、砌体加筋、整体楼板等才能发挥作用。
现在的房屋设计都是八、九度设防,预制板楼的抗震性能,我只能说呵呵了。
我国的几次大的地震灾难,像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受损最严重、对人伤害最严重的就是预制板楼。
另外,预制板楼因楼板间的缝隙一般不做防水处理(卫生间除外),所以时有渗漏情况发生。
2001年,国家建筑规范明确要求,所有房屋一律不得再使用预制楼板,预制板楼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里要重点强调的是,还在住预制板楼的人一定要切记,在遇到地震时,房屋内最安全的地方是卫生间。预制板楼因为卫生间空间小,不利于楼板的标准预制,所以大多数施工单位会把卫生间顶的楼板现浇,再加上卫生间墙体短,所以卫生间是一个房屋里整体性最好的空间。
3、现存的预制板楼的去留
按照房屋设计规范,砖混结构寿命一般是30~50年,因为砖混结构的主材料红砖其强度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保护不力、受损、改造等都会影响其强度。不像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随着时间推移,强度一直在缓慢增长。
预制板楼作为砖混结构里最次的结构,寿命理论上不超过30年。有些七、八十年代建的预制板楼,如果暂时没有拆除的条件,都会做加固处理。2001年距今已经20年,还有一批已经30年、40年的预制板楼存在,对这些楼的处理已经是刻不容缓,这关系到广大人命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不会等闲视之。
这些年各大城市的棚改项目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估计在十年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昔日的预制板楼会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目前最快提升房地产信心的就是拆除预制板房了。这种房现在有个名词—老,破,小。房龄都在25年以上,消防,抗震隐患及大。大部分楼房处在城市的中心地段,生活及其方便。而且是学区房的代名词。拆除后可以消化一大部分偏远房屋库存,原地段成为改善型楼盘首选。房地产将会迎来春天。
每年像这种情况非常多, 预制板楼肯定会拆,只不过是在五年内,不可能全部拆完 ,在我们国内很多老旧房子都采用的是预制板楼,要想完全把这些房子拆完,5年是不可能的。
预制板楼就是国内早期建筑使用的楼板,预制板,工程中经常用到的模块和板块。
就是在制造厂已经制造完成,拉到现场工地进行安装就可以,有一点像积木拼图。
1、不抗震。
在汶川大地时倒塌的房屋,很多是预制板楼,这种用预制板楼所建筑的房屋非常的脆,不抗震,稍微一点地震波就会让预制板楼倒塌,预制板楼都是用建筑好的预制板进行拼接建筑房子,他们拼接的中间会有空隙,这种房子不牢固,一旦发生地震,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地震,也会使预制板楼房发力,严重一点会导致坍塌等现象,如果再有像汶川这样的大地震,那么那些预制板楼100%全部会倒塌,从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像这种用预制板拼接的建筑房子,他们的抗震能力非常的差,所以这种预制板拼接的房子并不安全,我觉得应该全部拆掉这些预制板楼。
2、使用年限短。
在以前很多房子都是使用预制板建筑而成,这些预制板拼接的中间就用泥灰塞住,但是并不牢固,一旦下雨,楼顶预制板间缝中间肯定会渗水,时间一久就会腐蚀预制板里面的预埋钢筋,久而久之,承重力下降,时间在一久就会断掉,从而导致坍塌等,一般预制板使用时间就在八年左右,大家可以发现,只要是预制板制作楼顶超过五年,楼顶就会开裂,大家可以发现,每年农村有很多沥青补漏水,就是那些使用预制楼板制作的房子,楼顶因为时间久而开裂,一到下雨天,二楼就会渗水,不得不使用沥青来补漏,这并不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 所以说用预制板所建筑楼房,他们使用年限比较短,时间一久就会发生意外事故。
3、承载力非常差而且还不隔音。
我家一层和二层中间的隔间就是用预制板安装的,它的承载力非常的差,每次二楼有人走路,中间的隔间就会震动,时间一久天花板就出现了一条裂缝,如果换成一个200多斤的胖子在二楼不停的跳,我相信很快,一层和二层的间隔的预制板会坍塌,而且是超级不隔音,就连一只小猫在二楼走路的脚步声,我在一楼都可以听得见,如果是一个人在二楼上跑,我在二楼听的声音比一楼还大, 这种预制板是该被淘汰,因为它存在的安全隐患实在是。
4、特别爱漏水开裂。
一到夏季暴雨接连不断,而农村没有做防水的预制板楼,一旦楼房年久楼顶就会出现裂缝,这个时候如果不补漏,那么夏季下雨的时候,二楼就会下小雨,顺着裂缝不停的渗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裂缝呢?预制板楼就是两块板子拼接,在他们拼接的缝隙里只是简单涂满了水泥灰,但是并不牢固,中间还是有一定的缝隙,时间一久,缝隙越来越大,一旦下雨就会漏水,所以不少补漏的人都会下乡寻找楼顶防水的人。
你把两块木板拼接在一起,在两块木板中间涂满泥巴,刚开始是比较牢固,但是时间已久,雨水冲刷两块板子中间的泥沙会越来越脆弱,两块板子,中间的缝隙会越来越大,逐渐形成楼顶开裂的情况。
上面有提到我们村子四层的预制楼板房发生了坍塌,就是因为这四层预制楼板房,他盖的时间比较久,而且是四层,大家都知道预制楼板的承载力非常的差,在几年内不会出现任何的情况,一旦超过7~8年左右,预制楼板房的间缝就会开裂,时间一久,它的承载力就会越来越差,打一个比方说一个木板,可以站一个人,当把木板锯开一个裂缝,那么木板就会断,在一楼的预制楼板承载着三层楼的重量,在几年内还是能承重的起,时间一久预制楼板房的材质下降,里面的钢筋腐蚀,它的承载能力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暴雨,等等时间一久会很容易发生坍塌,造成人员死亡。
节省材料。
当时的预制楼板都是在制造厂制造好了之后拉到建筑房子地方进行安装,安装过程很简单,两块楼板拼接在一起,抹上灰进行加牢加固,这样会省很多钢筋,因为预制楼板中间部分都是空心,有些人为了加强它的承载力在这些空心里填满了水泥灰等等,它的造价比现浇还要便宜节约成本,会大大提高建房子的速度,所以成为了不少人的热爱。
大家可以想一下,是一块整体的木板结实,还是用很多个木条拼接在一起结实,不用想,肯定是整体的解释。
由于预制板不是一个整体,而是拼接成的自然它的整体性不是很好,不利于抗震防水,近些年里,国内发生了很多地震,往往那些受灾严重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因为预制楼板房所造成的,就是因为他不是一个整体,一旦发生地震,就会震动他们拼接的连接点,从而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
在进行装修时,因为是预制楼板,它的承载能力是非常的差,这个时候如果选择吊顶,最好选择轻材质的进行吊颈,如果选择比较重的材质,时间一久会很容易导致坍塌等现象。
在预制楼板上不能随意的砌砖进行改造房间,因为预制板不是一个整体,它的承载能力非常的差,一旦你随意在预制板楼上进行砌墙,那么会很容易加重他的承载能力,所导致坍塌等其他危险的事情发生。
预制板楼还不可能在5年之内拆除重建,但是应该按照危重险急的程度做计划逐步拆除,真正解决住户的后顾之忧。
预制板楼,是上个世纪的7、80年代大规模建设的楼房,到2000年为止,全国大约有100多亿平米的预制板住宅楼,甚至很多办公楼房或者学校、旅店等也大量使用预制板楼房。可以说是量大面广。人们将这种预制板楼房叫做砖混结构楼房。
这种砖混结构的楼房,在当初的经济条件下,也确实是快速解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解决了住房有没有的问题,虽然为人民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建设标准太低,用今天的建筑标准来衡量已经太落后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宅的标准也是水涨船高,这类住宅楼逐步拆除势在必行。
特别是汶川地震以后,让人们认识到了预制板楼的可怕,这与楼房的整体性差,抗震设计标准低有着直接关系。
预制板楼的每层地面和屋顶,都是用空心预制板一块一块拼接而成,相互之间没有物理连接,空心板的两头,也是简单地搭在“二四”砖墙上,搭的长度一般不足10公分,在足够的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滑动和移位,甚至脱落。就算是没有足够的外力作用,预制板之间也会不可避免地裂缝和移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如果遇到地震,这种楼房就会率先垮塌,造成重大伤亡。
好在从2000年以后,我们国家提高了住宅建设设计标准,提高了抗震要求,从那时候开始,我国的民用建筑就开始使用框架结构楼房,大大提高了住宅楼房的整体强度,预制板楼也停止了建设。
但是,由于我国的预制板楼存量大,几乎全部都有人居住,要想尽快地拆除重建也确实存在困难,因此,只能是采取不再建设预制板楼,对于老旧的预制板进行逐步拆除。暂时不能拆除重建的,要进行必要的改造,以适应现代化生活人们对住宅的需求。
哪些预制板楼需要马上拆除?
被鉴定为危房的预制板楼。
1、超过30年的楼房,由于使用时间长,楼房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这类预制板楼就需要马上拆除。
2、虽然表面看起来好像没有危险,但是在自然灾害来临时,保护能力下降,危害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也要马上拆除。
总之,预制板楼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们对住宅的要求,虽然说不能在5年内全部拆除,但是也不会等待很久。国家在2019年10月下发的《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又进一步提高了住宅楼的建设标准,相信凡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住宅楼,都会逐步的进行改造或者拆除,以满足人们对于住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大家好,我是小泥农!
预制板楼房就是大家常说的板房,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是比较流行建板房的,主要是施工快、造价低,也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求。现在大城市老小区里面也多以这样的板房为主,尤其是农村自建房还有大部分房屋都是板楼。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们的需求,预制板楼也逐渐面临着被淘汰的局势。下面就来了解一下预制板楼的优缺点及5年内会不会全部拆除?
预制板楼:预制板顾名思义就是指提前制做好的水泥板,厂家根据不同的用途会有不同规格及标准的水泥板被提前大批量地制作出来,这样在顾客需要的时候就不会出现缺货的现象。而预制板楼就是利用预制板做阁楼建造的楼房就叫做预制板楼,也叫板房。
预制板楼优缺点
预制板楼在80年代开始大量兴建,直到现在保有量也是很大的,并且现在也还有人用预制板盖楼房。下面就来看看预制板楼房都有哪些优缺点?
一、优点
1、效率高:一般建造预制板楼都不需要太多的框架圈梁,基本都是用红砖砌筑四面墙体,然后用预制板直接铺上做阁楼,这期间不需要等待做圈梁的等待周期,所以在施工效率方面会大大提高整体工程进度。
2、成本低:预制板都是厂家大批量生产的,不需要人工现场加工(扎钢筋、浇混凝土),所以预制板能大大地降低建造成本。
二、缺点
1、整体性差:以前预制板尺寸大都在3300*600左右,也就是说一间10平面的卧室楼板由五六块预制板组成,从而导致楼板的整体结构性差,也就会出现人们常见的板房楼板开裂现象。
2、安全性差:它的整体结构性差也就直接影响其安全性,主要体现在承重方面。并且大多数预制板楼的框架结构都比较简单甚至不做框架,所以大多数预制板楼房的楼层都比较低(多以7层及更低的低楼层存在),不适合建造高楼层。
3、抗震性差:预制板楼的整体结构性差也会大大降低其抗震性,只要地基稍微出现一点下沉或震动,就会导致房屋开裂甚至成为危房垮塌。
通过以上了解可以看出预制板楼的主要优点就体现在成本上,并且大多数建预制板楼的人也就是冲着能省一点钱才建的,而最重要的结构安全性完全体现不了。在面对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这样的预制板楼完全满足不了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的需求。所以预制板楼被淘汰是必然的!
预制板楼5年内全部拆吗?
淘汰预制板楼虽然是必然,但要想在5年内全部拆除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首先,拆除就得安置,有开发价值的地方也许会有开放商来拆旧补新,但这都是有成本与利益关系的。
其次,现在大多数老城区的板楼都是八九十年代所建,到现在也才三四十年,如果真要全部拆除必然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更何况现在房价如此之高,所以很多城市都宁愿实行扩建新城,老旧小区改造,也不愿意拆!
最后,预制板楼保有量与安全性更差的基本都在农村,城市老城区的保有量虽然也大,但其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就算城市里的板楼有开放商愿意拆,但没有价值的农村自建房谁又愿意出这笔钱呢?
所以我认为预制板楼虽然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求,但也不会在短短5年时间内就能全部拆除,不过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眼里。
好了,关于“预制板楼5年内全部拆吗?”的问题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又有怎样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老旧的预制板房五年内能不能拆?看了这么多评论,大家主要讨论的多是,1,建筑标准问题,2,安全及抗震问题,3,房屋老旧问题。4,使用年限问题。从以上几个角度看,七十年代后二千年前建的这些房子都应该拆了重建,我也认为应该如此。
但是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大家都没说,钱从哪来,谁掏钱,谁挣钱,谁受益?
我们现行商品房运行机制是,政府从农民手里拿地,农业受益(虽然问题还很多)。平整规划,将地卖开发商,政府受益,弥补财税不足,卖地收益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己经占到政府支出的三分之一。开发商建房卖房,开发商受益,各地都发展出一批体量巨大甚至都可以影响政府决策的房产商。城乡居民购房,居民受益,虽然银子掏的心痛,被别人割了韭菜,至少改善了居住环境。从以上的角度看所有的参与方都是受益上,虽然受益的成度不同。正因为全都受益了,所以这一过程一直运行的比较顺畅。
再看看老旧小区的改造,谁受益,怎么受益。参与方,政府,开发商,居民。
政府,政府能受益吗?能受益,但不是经济上的,只是政府形象,政府声誉上的收益,钱政府很难挣到,甚至会影响卖地收益。
开发商,开发商怎么挣钱,难!大家看没着过以前房本的房屋面积和土地面积,这个面积比大多也在1:1.5,和1:2之间,那你说他们怎么挣钱,难道把容积率盖到1:2.5以上,否则你靠增加的面积怎么能挣到钱。而且就算你算出的数据能挣钱,居民可是各有各的房本,各有各的主意,各有各的难处。有人不想补钱,有人想多要面积,多的部分怎么补?有人没钱补差价,不要忘了,这里住的很多都老弱病残,条件好点的多数都搬走了,剩下的是最难谈判的。谁去谈,政府还是开发商。
居民,居民的需求各式各样,怎么统一到一二个模板里,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居民是异地搬还是原地搬?异地搬,土地差额部分怎么补,不要忘了老旧房的位置可都是不错的。原地搬,拆建之间的居住怎么解决?多长时问?
唉!如果大家都受益不清,问题太多,矛盾不断。谁来解决这些问题,问题不解决,怎么推进?老预制板房拆建,难!难!!太难!!!
从政府、居民、资本三方面考虑,极有可能做成这项千秋民心工程。
目前仅上海一地,预制板旧楼占住宅总量的78%,这些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住房,质量标准低,居住体验差,安全有隐患,无论是从改善民生,还是拉动内需,或者资本驱动角度,只要政府下决心,必定会得到全社会广泛支持。我国许多地区位于地震带,这样的老破小,既有隐患,也难以让百姓安心。以前一波波旧房改造,都是表面出新,结构依旧。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老破小,应该引入市场机制,或推到原地重建,或土地置换另行安置。
只要下决心,可以乐观预见其成。
这些房子必须折掉在安全角度上它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我囯2000初出版了关于建筑标准要求对规范要求例出了危险建筑结构、那么这些预制板房在结构上就等同于危房根本不在国家20年初的建筑规范之内、属于严重的危房、一旦有地震等自然灾害那么它就象多米诺骨牌一样顺间到下、我们参照唐山大地震大部都是这类房屋几乎一夜之间都移为平地、惨痛的教训所以说应该掉除的原因!
1990年左右,预制板曾风靡全国建筑圈,有不少人靠着预制板发家致富。然而到了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它的身影。
我家大舅以前有个预制板生产厂,当年市场火爆,利润很高,后来就因为种种原因厂子关停了。如今那个老预制板厂还保留着一些设备,但已经停止生产,他说现在已经没有营业执照,不允许生产了,即便生产出来也没有人买,他已经改做了其他行业。
由于他家以前生产预制板的,他自己在农村自建房的房顶也是采用预制板搭建,当时经济不像现在这么发达,那时候能住预制板房的人条件都相当不错。
但很多例子证明,预制板搭建的屋顶并不稳固。
预制板是从1985年左右开始出现,直到2020年,最早的一批已经有了35年,虽说预制板的安房龄大概是50年左右,但是这期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预制板搭建的房子一旦倒塌,救援起来就比较困难。在以往发生的事故中证实了这一点。
汶川发生地震时,有很多预制板搭建的房屋在这一次自然灾害中倒塌。由于预制板是通过拼接而成的,地震的时候楼体一摇晃,许多预制板就出现了断裂,倒塌等情况非常严重,房子相当于成了一个只有墙体的空壳,中间漏空。然而,却有一所扶贫中学在地震中没有倒塌,全校几千人师生没有一人出事,原因是这所学校是浇灌楼体的方式建造的。事实中证明,预制板房,安全性并不高。
现在只要是新建的商品房使用的基本上都是浇灌技术,稳定性强,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也能应对。
预制板的广泛使用是是我们的现代化建筑的先驱,经过一步步摸索以后,才取得现在的成功,预制板房就是一个过度阶段,现在建筑的楼板都是通过混凝土泵车用运输管通过压力,把混凝土运送到板上进行浇灌,工人不用扛,不用拉,只要把布料机的的与运输管接好,直接在板上用浇头把需要打板的地方进行填充。有了技术的支持,还有经济的支撑,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预制板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预制板曾经风靡着80年代的建筑,它到底是什么。
1.预制板: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预制板是什么,预制板一般使用在楼房隔层之间,因为并不是建楼的时候现场施工,凝固,楼房使用的时候需要到工厂去定做模板,通过模板加工成型以后,使用的时候在通过运输车运到工地,与建好的房子框架进行拼接,预订制作的板,得到名字预制板。
2预制板的制作:制作预制板时,厂家会根据客人的需求,或者自行生产备用,预制板制作时在地上铺垫一些透明的薄膜,工地会有提前准备的木板空心模型,把一根根钢筋工放在中间,然后用搅拌好的水泥直接灌进去,等水份蒸发掉,这些水泥与钢筋就会形成一块水泥板。
3.预制板的承重,预制楼板所承重量房子房间的跨度,使用的钢筋,水泥的型号等有关,一般每平米预制板每平米承重200斤左右。
4.预制板的使用等级,因为预制板并不是只是用在房子的建筑中,每种预制板承重压力不同,常见的预制板分为两个等级,一级板就是说可以承受的活荷载是1KN/M2,二级板,可以承受的活荷载是2KN/M3。
商品房现浇板的承重大概是每平米500斤,这样对比,预制板的承重就少了一半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预制板的短处。
所有建筑的建造,除了技术以外,我们最关心的就是价格成本,对于那个年代的经济,选择预制板是最好的方法,通过价钱看成本。
预制板与现浇板成本比较: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预制板还是现浇板主要的材料都是混泥土,预制板按块算,人工费,就是打板的总费用,现浇板需要购买混凝土,钢筋,工人,就是总价。
现浇板价格:
假如按照板厚为标准为100mm时计算100元/m2,
混凝土:46元/平方米
钢筋:108/平方米
模板:26元/平方米
养护:4元/平方米
合计:176.8元/平方米
加其他费用,176.8×1.27=224.5元/平方米 估价:224.5元/平方米。
如果建筑面积为100平米,我们需要花费22450元。
预制板价格:
预制板现在市场售价为每平米约在120元/m2,100平米需要12000元
人工费对比:
预制板都是由工厂直接加工好,用车拖到房子框架进行拼接,100平米5个人就可以搞定,但是浇板房工艺就比较多,它需要木工先把架子搭好,钢筋工把所需要型号的钢筋配齐,通过塔吊师傅运送到木板上进行捆扎,最后才是浇筑的工人进场,光一个楼板就需要三波人,100平米,少说也要10个人左右,人数和工艺的程度不一样,人工费更高。
以上的数据我只是做一个预估,具体的要与实际参考为准!
当时国内并不是没有直接用混凝土打板的技术,只是必须要通过人工才能完成,混凝土需要用人工背上去,几个人都需要背几天,并且当时没有施工电梯,塔吊运用得并不广泛,浇灌打板技术普及难,成本高,而预制板房就很简单,房子框架搭好,凝固,直接去工厂拖预制板拼接,工序少,方便普及。
选择预制板房建房是哪个年代最划算的做法,就像现在我们有蒸馏水技术,不从海里把咸水净化一样,虽然有技术,但是人力物力消耗是大一个问题。
预制板房的建造价格虽然便宜,它照样有两面性,对于它优点与缺点进行比较,很快就能见杆立影,钱使用得再多,我也不会去住这种房子,因为安全始终最重要,我列举了几条预制板房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预制板优点:
1.价格便宜,这个上面已经作出了说话,相同作用的材料,就算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造价问题。
2.人工成本低。相同时间内,相同面积的打板所使用的人数少。预制板只需要3个人,浇筑板就需要9个人。
3.时间速度快,预制板只需要把房子的框架建好,就可以拼接,而浇筑板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不同的人完成,这个需要讲究配合,如果我们以100米来作为比较,可能预制板只需要1天,浇板房就需要3天,时间差就是三倍,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来说,我也会选择预制板。
可以说预制板房的优点不得不让人眼红,确实能省下不少钱,但是看到它的缺点,我相信你一定会远离它。
预制板缺点:
1.漏水,隔音差,我就住过预制板房,那时候只要上面把水打在地上,家里就可能有水滴,主要的问题有些地方的缝隙因为时间的问题,直接可以看到下面的屋子,上面说话下面能听到,预制板用在住房里的都是空心板,说话很容易就传到楼下。
2.寿命短,预制板房的使用年限是50年,有些30年左右的预制板房现在直接是危楼,根本不敢住人,我相信等到50年,不用推土机,它自己都会倒,现在技术这么好,2010年左右修建的商品房大多都是浇筑房,才11年,有些房子看起来都质量不行,更别说85年代的预制板房的寿命。
3.抗震差,预制板房的抗震性差这是有目共睹,当时的设计,施工有着密切并没有那么完美,上个世纪末的一些低楼层建筑,对于圈梁设置数量,梁板节点都还不够重视,甚至直接采用砖混结构加预制板的建设方式,导致房屋结构性能差。预制板抗震性能与锚固工艺有着重要关系,但是由于加工粗放、施工不规范等原因,影响了预制板的牢固性。
4.工厂生产质量差,那时候有很多下海经商的人,预制板就像现在房地产这么火,有些人就看上了生产预制板的生意,由于预制板只需要水泥砂浆,钢筋,制作的简单,技术含量低,只需要买几台机器,叫几个工人,这些厂就像作坊一样无证生产,不仅人为降低混凝土质量,连钢筋也存在偷工减料情况,一些老板甚至使用铁丝代替钢筋,严重影响房屋质量。
5.外墙开裂,很多预制板房,由于时间久,整体的美观度非常差,最常见的就是墙面开裂,你站在屋子的外面,或者房子的楼底,都可以看着这些裂纹,看起来非常可怕,有点摇摇欲坠的感觉,好像你伸手轻轻一推,它就倒了。
预制板的淘汰是必然,唐山地震,汶川地震,预制板的短板非常的致命,除了技术原因,商品房的建造监管也越来越严格,手续繁多,建造商品房有监理进行质量审核,验收时也有监管层检查质量,相对于以前的预制板房,这就是最大的提升。
预制板房到现在并没有完全消失,很多地方都还能看到它们的存在。不用它们建房子,一目了然的缺点,抗灾害能力差,与房屋并不协调,在低的价钱,也比不人的生命安全。
由于当时预制板房的普及程度比较好,很多房子都是由这种材料建设,虽然现在很多城市高楼林立,但是这些预制板到依然没有完全拆除。
1.部分城市教师公寓,有些大城市的学校都换了校区,老校区依然在使用,这些教学楼普遍都不高,配套的教师公寓也一样,它们的楼板大多数都是预制板,这种情况在偏远的农村乡镇小学出现得更多,由于各地的经济不同,建学校的花费比较大,暂时都没有拆掉。
2.工厂员工住房,老板也是好心给员工修建住房,在80年代能有住房的都是效益好的工厂,你们可以去看这些厂的员工宿舍,有许多都是预制板房。现在看起来外墙都是黑的,虽然到现在还没有达到使用年限,但是住起来体验真的很差。
3.农村自建房,农村很多水泥房都是90年代修建,那时候预制板还存在,包括现在,有些人为了省钱。房子依然使用预制板,这无关技术问题,而是钱的问题。
4.城中村,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大城市,这是最早一批的水泥房,到了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拆除,这里面也包含了很多老小区,因为发展还没有到这个地方,建筑太过于密集,房开商根本不会去拆除,根本不划算。
预制板房的使用年限短,并且它的缺点大于优点,这些房子目前还有一定数量的存在,具体的有什么措施。
答案是不会,因为预制板房的拆除国家并没有规定,建筑部门只是不允许用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材料,预制板就属于这个行列。但是预制板房短期之内不可能完全拆除。
预制板房短期内无法拆除的原因:
1.成本高,拆除房子要有经济价值,房产商根本不会去做无利不起早的事情,像这种预制板房都是一些老旧小区,密集大,拆迁成本高,地段不好等原因,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拆。
2.拆迁范围广,预制板房不只是城市有,农村也有,如果这些房子都需要国家帮忙拆,那完全不可能,实在太多,在大城市的转角可能就能看到,每个省份,从省城到乡下都能找到,这种耗费的人力物力非常大,不是一分两分就能搞定。
3.不好统一,预制板房是属于个人财产,拆除需要得到主人的同意。安置就是一个问题,这么多预制板房,统一拆除需要一大笔安置费,有些人为了想多要钱,根本无法协商,就像钉子户那种类型。
从以上可以看出预制板房的拆除会遇到多种原因,我只说了三点,但这并不代表这些预制板房可以一直留下去,也有相应的措施在进行补救。
对于预制板房的措施:
1.地方性政策的引导,有些地方就出现了老旧小区的改造,这是有进程的在推进,目的就是为了新的预制板房不在出现,像四川就是地震高发区,就会补贴民众重新建设新房。
2.对墙体加固,既然拆不了,拆了花费大,像那些还可以住的预制板房就采取加固,补修,通过专业人士的方法,花少的钱办最实在的事情。
3.禁止预制板房的出现,虽然没有政策说要完全拆除,但是有些地方直接规定,不允许预制板房的出现,现在新商品房全部都是浇筑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被拆掉的预制板房越来越多,到最后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人们对住房的质量要求,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就算有人建设预制板房出来售卖,我相信不会有人购买,谁都愿意住更安全的楼房!
你现在还看到预制板房的存在吗?
老旧小区都是预制板楼,大部分建于七、八十年代,楼层多为七层以下,前几年改造小区,换窗户,外墙上保温层,硬化小区,只是外面看好看。
但内部楼道破旧,上下水的管道老化,下水管道经常被堵,隔音效果也非常差,尤其是地下室,雨水灌入排不出,常年水浸泡着,夏天臭气熏天,还滋生蚊虫。
抗震隐患差,老年人每天爬楼梯也吃力,有些楼还不适合安装电梯,最好是赶紧拆了,原地回迁。
我是七年前在市中心买的二手房,配套没得说,就是房龄老了些,97年的房,也是预制板房,砖混结构。买到手就砸了重新装修的,装修时发现那质量简直就是……水泥标号很差,在开门洞时很容易就薅下来了,跟本就不怎么用电镐,直接徒手就能起下来,下水管是铸铁管,早已锈迹斑斑了,最要命是楼上的下水管在我家,还整天滴滴答答的漏着又脏又臭的污水!还有入户电线(主线)才4平方毫平,地线是1.5平方毫米的,已经发黑了(老化),卫生间还往楼下漏水,没窗户(暗卫),客厅也没窗户,是暗厅。通过我装修改造,客厅增加了些采光,卫生间也挖了个小窗,本改成上半边装玻璃,这样增加了些采光和通气。把楼上防水做了一遍,又去楼下改了铸铁管为PⅤC,也就是装我家修了楼上楼下,现在漏水问题和下水问题,采光都解决了,但楼上的脚步声和小孩甩东西的声音总难避免,唉就样住吧!熬到动迁就好了,但现国家提倡不拆,只是维护,老房子(特别是预制板房)每年都有新闻报道塌陷的老楼!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国家会慢慢取缔预制板房的!五年不好说,也许会更久,放心吧,那些老楼,危楼迟早会拆的,时代在进步,只是时间问题,谢谢!
这些预制板楼是国家特殊年代的产物,国家才开始改革开放,那时国家一穷二白经济实力和科技都还很落后,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及时代的进步,国家应该是时候考虑这些那个特殊时期的产物了,因为这些楼房根本就达不到现代房屋的安全标准,已经严重影响到许多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生命大于天呀,真正好的政府就应该要下决心解决事关百姓生命安全的问题,但是这些老预制板的楼房存量巨大,国家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来解决,所以国家应该统一出台政策由国家,地方政府及居住在这些预制板楼里的人,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来共同解决,达到政府百姓双赢。
预制板楼5年内难以全部拆除,主要原因是国家、开发商、个人资金不足。
空心板建筑六层以下的楼房,是在楼墙壁上放置的空心板,万一发生了地震,空心板的建筑楼瞬间会土崩瓦解,空心板落地砸死砸伤居民,后果不堪设想。
我当年参加唐山抗震救灾时,该市死了20多万人,都是因空心板脱落而砸死砸伤居民。在灾后重建时,建筑公司鉴于血的教训,从此再也不用空心板建楼。而是用现代化的方法建设了新唐山。
现在城市高层建筑物,都是用水泥钢筋混凝土统一浇铸。这样建筑起来的楼房,上下几十层都是一体,能抗八级地震。地震时最大的破坏力度是倾斜,决不会倒塌,更不会因楼顶砸伤人。
所以各个城市的预制板楼房,都在想办法拆除。估计再有二十年,城市就不会再有预制板楼房。座座城市必将成为交通方便、高楼大厦、繁华似锦的新型美丽城市,
从安全因素考虑,预制板楼折了重建事在必行。从经济利益利土地利用上来说重新规划重建也是利国利民的事。首先预制板楼房楼层并不高,都在十层以下,拆了重建对开发商来讲是一赚钱生意,可以不再购买土地直接规划高楼,还原住户面积就可以。
预制板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和本世纪初期我国流行的建筑风格,七层楼以下的框架砖混结构的楼房基本上采用预制板建房。在零八年四川汶川五一二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大部分是预制板房,在地震区域造成不同程度的违害。国家有关部委才修定房屋建筑工程领域的新标准全现浇框架结构,所有建筑工程的混泥土实行标准化作业生产质量责任终身制,逐步取消预制板建房自己搅拌混泥土的措施。同时要求所有建筑行业必须使用商业混泥土的模式,规范建筑市场随心所欲的尴尬局面。各地的商混公司必须按照国家部委有关新的建筑行业标准施工作业,所承接工程使用的混泥土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目前的预制板房基本上是零八年大地震以前的,大部分使用年限以久的预制板房各级党委政府逐步纳入旧城改造范围逐步拆除重新开发新建高标准现浇楼盘。一般的预制板房设计使用寿命在五十年左右,建筑行业管理混乱建筑工程质量的差异。正常的预制板房的正常使用寿命三四十年的样子,低层预制板房将会逐步拆除重新修建改造成全新高标准的现浇楼盘!
预制板拆除刻不容缓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联系邮箱:yangtata@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