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张廷玉为何晚年被乾隆取消配享太庙?

一个历仕三朝,有着长达半个世纪政治经验的三朝老臣,却为何在晚年不受政年轻皇帝乾隆待见呢?
  • 西江夜行西江夜行
  • 2023-03-25
  • 19
  • 共14人发表观点
若愚史话
「若愚史话 」发表观点
2023-02-23

1751年,乾隆想借机整死张廷玉,便派亲信抄了他的家,谁知,不抄不知道,一抄吓一跳!文官清流张家,竟藏有白银整整36万两!

然而,乾隆却没敢声张,只是灰溜溜的把抄来的财物,又还了回去。

提起张廷玉,熟知清史的朋友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康、雍、乾三朝的“政治常青树”,张廷玉为官数十载,在76岁之前,不仅一直在权力中枢稳如泰山,而且步步高升,几乎没犯过任何错误,这在“伴君如伴虎”的封建社会是非常难得的。

特别是在雍正朝,张廷玉不仅兼管户部、吏部,还官拜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成了雍正帝最为倚重的汉臣。

除此之外,张廷玉还得到了一个莫大的荣耀——1735年,雍正在临终前立下遗嘱,特命张廷玉为辅政大臣,而且死后可以配享太庙。

所谓“太庙”,就是皇帝用来祭祀自家祖先的家庙。大臣如果能在死后配享太庙,与前代帝王们享受后世的供奉,那不仅是身为人臣至高无上的荣耀,也是很多人奋斗一生的目标。

整个满清,够资格配享太庙的大臣,总共就12个人,而张廷玉是里面唯一的汉臣。

张廷玉身为汉臣,为什么能够配享太庙?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自29岁高中进士,开始正式进入官场。

在父亲张英的影响下,张廷玉在外人面前一直是“老成持重”的形象。

1705年,康熙见张廷玉举止得体,特命他“侍值南书房”,由于工作出色,后来,康熙又将其提拔为“礼部侍郎”。

康熙驾崩后,即位的雍正很喜欢“气度端凝,应对明晰”的张廷玉,遂升任他为“礼部尚书”,并参与机要。

作为历史上最难伺候的皇帝之一,雍正对张廷玉却是出奇的好。

1727年,张廷玉因病请了几天假,雍正在朝中看不到张廷玉的身影,经常对内侍喊胳膊痛,太医慌忙赶来,才知雍正说的“胳膊痛”,指的是张廷玉病了:雍正将张廷玉比作了自己的胳膊!

由此可见,张廷玉在雍正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重要!

1735年,年仅58岁的雍正驾崩,即位的乾隆遵循父亲的遗志,对张廷玉依然恩礼有加。

他不仅继续奉张廷玉为汉臣之首,还特封张廷玉为三等伯爵,开了有清一代文臣封伯的先例。

在满清一朝,张廷玉的地位,可以说是到了汉臣能做到的最高点。

张廷玉身为汉臣,却能身居高位,历经三朝、屹立不倒,这与他出众的能力和非凡的智慧有很大关系。

1、张廷玉非常有才

自1705年侍值南书房,张廷玉在皇帝秘书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了12年,这段特殊的工作经历,让张廷玉养成了过目不忘、出口成章的能力。

据记载,雍正每需发布诏书,只要口述完毕,当值的张廷玉片刻后就能把圣旨拟出来,而且每天十几次从不出错。

“上口述大意,玉或于御前伏地以书,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每日不下十数次,皆称旨”。——《清史稿》

2、张廷玉非常用心

他的用心,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张廷玉下朝之后,还要秉烛办公,即便已经睡下了,只要想起来有工作还没处理完,当即就会起床,直到把工作干完、干好为止。

此外,张廷玉的记忆力也堪称一绝,在处理政事时,张廷玉经常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各官署同僚、封疆大吏的姓名、籍贯、出身等信息,所以他的办事效率特别高,就连雍正都称赞他:“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所不能也。”

3、张廷玉为人很低调

如果说,前两个优点能让张廷玉在官场上如鱼得水,那么,这一个优点就能保证张廷玉在官场上功德圆满、全身而退。

在大学士父亲张英的影响下,张廷玉有一句座右铭,叫“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大概意思是,即便是每一次说话都十分妥当,但总不如沉默来得安全。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张廷玉为官数十载,很少私下结交其他官员、也从不收受别人的贿赂,因此,尽管朝中大案频发,每次他都能置身事外。

除此之外,张廷玉的口风很紧,不管皇帝对他说了什么话、交代了什么事,不该向外人透露的,张廷玉一个字都不会往外说。

即便他向皇帝推荐了某位官员,也不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举荐之功。

所以,他的学生汪由敦才由衷感慨:“张氏缜密周详,略可想见也。”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处处谨慎、忠贞体国的三朝元老,在76岁之后,却几乎前功尽弃、晚节不保。

1751年,乾隆不仅发布诏书,取消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还派亲信德保,抄了张廷玉的家!

这一年,张廷玉已经年届80岁了!

80岁的张廷玉,为何会被乾隆取消“配享太庙”的资格?

张廷玉不贪财、不弄权,对乾隆言听计从,为什么还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呢?

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原因:

1、张廷玉辅政大臣的身份

雍正皇帝临终前,给25岁的儿子乾隆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和大学士张廷玉。

按说,乾隆即位时,已经不是小孩子了,雍正为什么还要给他留下这么多的辅政大臣呢?

我想,雍正主要是希望乾隆能继续推行他“铁腕治国”的政治理念,可谁知,乾隆对父亲的执政手段压根就不认可,他崇拜的对象是爷爷康熙。

自然,乾隆对父亲留下的这些辅政大臣,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果真,到了后来,庄亲王允禄被罢职停俸,果亲王允礼无后而终,鄂尔泰惊惧而死,张廷玉被夺爵抄家。

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廷玉的遭遇,算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了。

2、乾隆打压汉臣的主张

为了争取汉人的支持,清朝自建国以来,就强调满汉一体,顺治、康熙、雍正三代皇帝,也一直鼓励汉人做官,特别是雍正,他重用的汉人,不仅有文臣张廷玉,还有武将岳钟琪等等。

但之后的乾隆却是个“亲满疏汉”的皇帝,他不希望汉人在朝中的势力过大,于是处处打压汉臣,张廷玉作为汉臣之首,自然成了首当其冲“被打压”的对象。

1745年,辅政大臣鄂尔泰去世后,为了防止张廷玉势力过大,乾隆立即安排满族亲信讷亲,取代了张廷玉的首席军机大臣职位。

到了第二年,乾隆又恩准张廷玉“不必向早入朝”,名义上是担心张廷玉过于辛劳,实际上是想把张廷玉排挤出权力中心。

此外,张廷玉曾为乾隆举荐过很多有才干的汉臣,但乾隆都没有重用。

乾隆虽自诩为“十全老人”,但他的偏颇和狭隘,也是有目共睹的。

3、张廷玉自1748年后的各种作死行为

1748年,是张廷玉一生名誉和地位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张廷玉从未犯错,然而,在此之后,张廷玉却“昏招迭出”。

这一年正月,已经76岁的张廷玉向乾隆上书,希望皇帝能批准自己“荣归故里”。

按说,张廷玉几乎将一辈子的心血都奉献给了皇家,这个要求完全可以答应。可乾隆却以“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的理由,拒绝了张廷玉。

为了得到这个“配享太庙”的终极荣誉,老眼昏花的张廷玉想了想,勉为其难地留下了。

过了一年,张廷玉确实干不动了,又再次向皇帝递交了辞呈。

乾隆很不高兴,但考虑到张廷玉的年龄,这次倒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将决定权交到了张廷玉手中:朕很想把你留下,但又不忍拒绝你,是去是留,你自己拿主意吧!

“(张廷玉)乃自今年秋冬以来,精采矍铄,视前大减,盖人至高年,阅岁经时,辄非曩比。召见之顷,细加体察,良用恻然……强留转似不情,而去之一字,实又不忍出诸口。”——《清史稿》

归乡心切的张廷玉,来不及揣摩皇帝谕旨里的不满,只将这一切当成了皇帝的肯定答复。

张廷玉立即进宫叩谢皇恩,还顺便把启程的日子定好了。

乾隆心中郁闷不已:你就这么迫不及待想离开朕吗?

可就在这个时候,张廷玉又不合时宜地向皇帝提了一个要求:

“蒙世宗遗命配享太庙,上年奉恩谕,从祀元臣不宜归田终老,恐身后不获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为券。”

张廷玉担心自己死后无法配享太庙,竟要求乾隆皇帝给自己写一个字据!

乾隆本来就心怀不满,这下更不高兴了,但考虑到张廷玉对这项荣誉的看重,还是勉为其难答应了。

原本,事情到这里,张廷玉就等着和平退休就行了。

谁知,拿到皇帝“保证书”的张廷玉,又开启了“作死模式”。

按照礼制规定,收到皇帝恩赏后,本人应亲自进宫谢恩,可张廷玉自己没去,只派儿子张若澄代他到宫门谢恩,这明摆着,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嘛!

乾隆勃然大怒,立即给军机处的办事大臣下旨,要张廷玉“明日回奏”,好巧不巧,这天当值的大臣正是张廷玉的学生汪由敦。

汪由敦见皇帝发了脾气,明白这事非同小可,遂私下找到了张廷玉,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张廷玉吓得够呛,赶紧拖着老迈的身体,进宫向皇帝解释,可要命的是,皇帝的旨意还没送达到张家!

乾隆立即明白了怎么一回事:这是张廷玉在朕的身边安插了亲信呐!

为此,乾隆专门写了一道上谕,把张廷玉痛骂了一顿:

“今日黎明,张廷玉即来内廷,此必军机处泄露消息之故。朕为天下主,而今在廷大臣因师生而成门户,在朝则倚恃眷注,事事要被恩典,及去位而又有得意门生留星替月,此可姑容乎?”

乾隆认定张廷玉这是要搞朋党!

不久,张廷玉的爵位被夺,汪由敦也被革职罚俸。

“著削去伯爵,以大学士原衔休致,身后仍准配享太庙。”——《清史稿》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没完。

1751年,乾隆痛失长子永璜,正自责懊悔之际,张廷玉又旧话重提:“臣归乡启程的日子到了!”

乾隆一听这话,顿时暴跳如雷,大骂道:“永璜也是你的学生,你到底有没有人情味?!”

彻底被激怒的乾隆,打算狠狠教训一下张廷玉。

乾隆直截了当责问他:“我朝配享太庙的臣子,都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你张廷玉,有这个资格吗?”

“试思太庙配享,皆佐命元勋,张廷玉有何功绩与之比肩乎?”——《清史稿》

说完,乾隆还给了他一张配享太庙的人员名单,这是让张廷玉自己掂掂分量,别再做“配享太庙”的美梦了!

话说到这份上、事做到这份上,张廷玉再糊涂,也明白过来了,他立即叩头请罪:“都是臣年老昏聩、不自量力,请陛下昭告天下,罢了臣的配享资格,并议罪惩处。”

“臣老耄神昏,不自度量,于太庙配享大典,妄行陈奏。敢恳明示廷臣,罢臣配享,并治臣罪。”——《清史稿》

就这样,张廷玉引以为傲的“配享太庙”的资格,被乾隆取消了。

张廷玉一生的努力,付之东流。

乾隆虽然念及张廷玉从前的功劳,没有治他的罪,但他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气:一定要给张廷玉一点颜色看看!

很快,这个机会来了。

四川学政朱荃为了挣外快,故意隐瞒了母亲病逝的消息,在本该回家丁忧的时候,却参加了监考,结果被人告发。

这事本来和张廷玉八竿子打不着,可有人提醒乾隆:朱筌可是张廷玉的亲家,而且这人还是他举荐的!

有了这层关系,张廷玉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此后不久,乾隆命张廷玉把之前所得的所有赏赐物品,全部上缴。

“上以责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清史稿》

当然,乾隆还存了一点私心,他希望能借此从张廷玉家,查出点别的“罪证”,比如,张廷玉的私人文件及藏书里有没有对乾隆的怨怼之词。

可惜,张廷玉没给他这个机会。

1751年8月,张廷玉家迎来了钦差大臣德保及200多名官兵。

他们将张家翻箱倒柜、掘地三尺,除了找到多件皇家赏赐的物品及36万两白银外,没有发现张廷玉的任何犯罪证据。

通过内务府档案查询,这36万两白银还是康熙、雍正为了嘉奖张廷玉父子,赏赐给张家的。

张廷玉为官数十载,往来书信多达上千封,却没有一字涉及政治、没有一句对皇帝的不敬之语。

乾隆自己也没想到张居正竟会谨慎到这个地步!

事后,乾隆也觉得脸上挂不住,就对外称是德保执行错了他的意思,不久,便命人将所有的财物,都退还给了张家。

可惜,此时的张廷玉已经完全被打垮了。

他不仅名誉尽失,连一向交好的门生故吏、亲朋故友都离他远去了。

总结:

此后四年,张廷玉彻底看淡了世事,常常一个人坐在庭院里发呆,直到1755年病逝。

张廷玉死后,乾隆皇帝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配享太庙”的荣誉,还给张廷玉。

为此,他还冠冕堂皇说了一段话:“张廷玉虽然犯了错误,但我没有严惩他,不仅让他平安退休,还在他去世后,允许他配享太庙。我对张廷玉是如此的宽容,如果他地下有知,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我才好啊!”

只是不知,此时的张廷玉和张家子孙,是否还如当年那般看重这份“配享太庙”的荣誉?

论史
「论史 」发表观点
2022-07-25

张廷玉是清代前期的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由于在办事得力,得到了雍正皇帝高度的赞许和认可,故雍正皇帝在自己的遗诏中确定了张廷玉、鄂尔泰的太庙配享资格,“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著配享太庙,以昭恩礼”。配享太庙是君主对臣下的最高褒奖形式,历来要求十分严格,这对张廷玉来说真是莫大的荣耀。但是他的“太庙配享之路”确实堪称一波三折,一度被乾隆取消配享,在死后才被恢复,真是像坐过山车一样。

关于张廷玉生前被乾隆取消配享的原因,其实并不难从历史资料分析出来,都在乾隆发布的谕旨上写着呢。而这些谕旨被浓缩在清朝国史馆撰写的张廷玉的传记里,查张廷玉配享风波是在乾隆十三年前后,那时的乾隆帝由于丧偶丧子,金川战事不顺等原因,心绪极差,人在情绪很差的情况下就容易“失智”,自然而然会流露出自己的实在看法。在对待张廷玉配享一事上,乾隆更是“真情流露”,谕旨里夹枪带棒,语言暴怒,算是表达了乾隆对张廷玉配享的真实心态,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乾隆看来,张廷玉的做为根本不配拥有太庙配享的资格,对自己的父亲“开后门”让张廷玉配享,他本人是极其不满的,这才是他刁难张廷玉的根本原因。

我看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基本上没提到这一点,只从“配享风波”中张廷玉的行为模式得罪乾隆这个点出发,就太流于表面了。事实上,乾隆从骨子认为“张廷玉不配”才是关键因素,这在其谕旨里已经写的很清楚了,而且还不止说了一遍。

第一次是在乾隆十四年十二月谕。

《满汉名臣传·汉名臣传·卷二十》:试思太庙配享,皆佐命元勋,张廷玉有何功绩勋猷,而与之比肩乎?鄂尔泰尚有经度苗疆成绩,而张廷玉所长,不过勤慎自将,传写谕旨,朕诗所谓“两朝纶阁谨无过”耳。而靦然滥膺俎豆,设令冥冥有知,踧踖惶悚,而不能一日安矣。此在朕平心论之,张廷玉实不当配享太庙,其配享实为过分,而竟不自度量,以此冒昧自请,有是理乎?

言下之意很清楚,你张廷玉不过是个机要秘书,就是根据雍正皇帝的想法特别勤快的拟写谕旨,准确传达皇帝的意志,仅此而已。并没有自己一手策划拿的出手的丰功伟绩,怎么有进太庙的资格呢?

第二次是在乾隆十五年二月,查看诸臣配享名单,并确定三音诺颜部策凌亲王配享事宜得时候,又对张廷玉的配享资格一顿吐槽。

《满汉名臣传·汉名臣传·卷二十》:因详阅配享诸臣名单,其中如费英东、额亦都诸臣,皆佐命元勋,汗马百战,功在旗常,是以侑享大蒸,俎豆至于今不替。即大学士鄂尔泰已觉过优,以此并论,益见张廷玉不当配享,其配享实为逾分。在鄂尔泰,尚有开辟苗疆、平定乌蒙及经略边陲,劳绩攸著;若张廷玉,在皇考时,仅以缮写谕旨为职,此娴于笔墨者所优为。

又是一顿强势批判,你的同事兼对手鄂尔泰还立下了西南改土归流之功,我都觉得鄂尔泰配享太庙不够妥当,你张廷玉想配享太庙,你不觉得你不配么?在这篇谕旨的最后,怒气冲冲的乾隆甚至命令将配享诸臣名单寄给张廷玉看看,并让张廷玉自己查阅他们的光辉事迹,反思一下自己够不够格,想通了在和我说,说难听点,这不就是让张廷玉“撒泡尿照照自己”么!已经是非常大的羞辱了。“着将此旨,并配享诸臣名单,令其阅看,自加忖量,能否与本朝配享诸臣比肩并列,应配享不应配享,自行具折回奏”。

我说句实在话,乾隆虽然话中带刺,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确实是有些硬伤,关于这点看一下配享名单就知道了。以下是清代王公和异姓功臣配享名单。

配享名单中,有王公13人,异姓功臣12人。

而在异姓功臣中,都是些什么人呢?

费英东、额亦都,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二,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三十余年,战功无数,属于开国老兄弟一档,进太庙配享的资格应该没人质疑。

图尔格,额亦都的儿子,随皇太极七次伐明,三征察哈尔,在在有功。松锦会战,明朝总兵曹变蛟率死士突入老营,图尔格奋不顾身,救皇太极于危难之间。军功加护驾,配享太庙也稳。

图赖,费英东儿子。自天聪三年随皇太极伐明,参加大凌河之战、松锦之战、山海关之战、平定江南之战,军功卓著,配享太庙。

扬古利。随努尔哈赤攻破乌拉部,统一女真。又数次随努尔哈赤、皇太极伐明,功勋卓著。后于崇德二年,征伐朝鲜时,被鸟铳击中,重伤而死。

图海。康熙年间,平定察哈尔布尔尼之乱,三藩之乱中,又平王辅臣之乱。

鄂尔泰。雍正间,西南改土归流之功。拓苗地六千余里,编户口,定额赋。

兆惠。四千之众硬扛叛回万余于黑水营,有平准定回之功。

福康安。平定台湾地区林爽文之乱、万里驰援驱廓护藏。

阿桂。定金川、平定回乱、打缅甸。

傅恒。平金川,督师缅甸。

所以,在清代想入太庙的异姓功臣里都是有军功在身,这隐隐然也成为了清朝入太庙配享的硬性指标,但张廷玉显然是没有军功的。而在文治方面,张廷玉完全听命于雍正,围着雍正转,无论错对,都按照雍正的意思办,没有独立的勋业。总而言之,说他是雍正皇帝忠诚的机要秘书再适合不过了。

事实上,不仅是乾隆觉得张廷玉不够格,后世人也觉得张廷玉这个配享太庙的资格似乎有商榷余地,就比如说《郎潜纪闻》的作者陈康祺就写道“开国名相若文肃范公(范文程),近时名臣若文正曾公(曾国藩)、文忠骆公(骆秉章)、胡公(胡林翼),似勋德尚出文和右”,言下之意,就是在说张廷玉是因为和皇帝关系搞的好才进太庙的。(上文已贴图)

所以,张廷玉既无拿得出手的勋业乾隆从心理就不认为张廷玉有配享太庙的资格,这也为后来的君臣矛盾埋下了伏笔。

‬张廷玉昏招迭出,触怒乾隆

乾隆虽然心里不认同张廷玉有配享的资格,但是他爹既然在遗诏里说话了,他也大概率不会违背他爹的成命。而张廷玉的一系列操作确实让乾隆恼羞成怒,君臣矛盾不可避免的爆发。

事情还得从乾隆十三年正月说起,当时张廷玉已经70多岁,决定激流勇退,具疏乞休。在张廷玉眼里看来,年纪大了,干不动了,退休本无可厚非,相必皇上也会同意。但是不巧,这个皇帝是乾隆,乾隆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把张廷玉的退休申请给卡了。

乾隆这人对“臣节”的要求极高,张廷玉既然获得了配享太庙这样的旷世殊荣,怎么能光想着自己功成身退呢?正确的做法难道不是学诸葛亮死而后已么?忠诚不绝对,就等于绝对不忠诚,于是驳回了张廷玉的退休请求。“朕向谕以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老之理?”。

《满汉名臣传·汉名臣传·卷二十》:夫既以一身任天下之重,则不以艰巨自诿,亦岂得以承平自逸?为君者乾乾不息,为臣则蹇蹇匪躬,所谓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言下之意就是你张廷玉此时言去就不够意思,既对不起我,也对不起我爹对你的天高地厚之恩。张廷玉的这次乞休,时间点选的也不行,正值乾隆的爱子永琮去世。对于乾隆来说,本来正需要人给他分忧,给予安慰,偏偏等到的是张廷玉的辞职书,心中不爽可想而知。总而言之,乾隆对张廷玉的辞职是相当不高兴的,君臣之间的信任开始动摇。

乾隆十四年十一月,乾隆皇帝考虑张廷玉确实年迈体衰,无法支撑,于是批准了其致仕请求,并且答应张廷玉会根据自己父亲的遗命使其可以配享太庙,张廷玉也赶忙领旨谢恩,准备退休生活。按理说,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君臣之间虽然有些许不快,但结局总是圆满的。乾隆表示,爱卿年老南去之后,待朕“南巡时即可相见。至朕五十正寿,大学士亦将九十,轻舟北来,扶鸠入觐,诚堂廉盛事,不亦休欤!”可见在乾隆心里对张廷玉还是有点温情的。

但是年老的张廷玉却在这个节骨眼里犯了个大错。原来是和他的政敌鄂尔泰关系较为密切的大学士史贻直一直陈说张廷玉没资格配享太庙,让这让张廷玉如芒在背,利令智昏之下竟然让乾隆写保证,“恐身后难邀异数,外间亦有此论,免冠叩首,请上一言以为券”,乾隆对此大为恼火,这不明摆着不信任自己么?但是仍然压抑着怒火写诗一首以为凭据。

而张廷玉得到乾隆赐诗保证后,没有亲自赶来致谢,只让其儿子代替自己叩头谢恩,这令乾隆更加恼火,感觉自己给张廷玉这么大一个恩典而没有得到对等回应,羞辱感油然而生,令张廷玉“明白回奏”不能亲至的理由。

《满汉名臣传·汉名臣传·卷二十》:夫张廷玉之罪固在于不亲至谢恩,而尤在于面请配享,其面请之故,则由于信朕不及,此其所由得罪于天地鬼神也。

但没想到第二天黎明,乾隆惊闻张廷玉已亲至宫门想与皇帝道别。乾隆本来就一肚子气,一听到这消息,顿时怒火万丈,这不是泄密么!!,“此必军机处泄漏消息之故,不然,今日既可来,何以昨日不来?此不待问而可知矣”。那么谁有可能把消息泄漏给张廷玉呢?乾隆立刻想到了张廷玉保荐的军机大臣汪由敦,此刻的乾隆那真是数恨叠加,“天威”不得不发了。

推测乾隆想法如下:

明明获得配享太庙的顶级荣誉,却只想着自己功成身退,没有鞠躬尽瘁之意,显然不忠;逼迫皇帝写配享太庙的保证书,显然不敬;皇帝写诗以为凭证,却不亲自谢恩,显然不诚;而今又结党汪由敦泄密糊弄朕,这更恶劣,把朕当傻子耍了是吧!!

于是,盛怒之下的乾隆帝先是削去了张廷玉的伯爵,随后又罢其配享。直到张廷玉于乾隆二十年去世才恢复其配享。但是,似乎为了羞辱张廷玉,在恢复张廷玉配享地位后,又不恢复其爵位。于是,张廷玉成了唯一一个没有爵位而配享太庙的大臣。

所以,乾隆取消张廷玉太庙配享资格的因素很简单:首先,就是觉得张廷玉没有资格获得这个荣耀。其次,张廷玉的一系列操作确实伤害到了自视甚高的乾隆。两点叠加才使得张廷玉一度被剥夺配享太庙的资格。

引用文献:《满汉名臣传》、《国朝先正事略》、《清世宗实录》、《郎潜纪闻》

文史不假
「文史不假 」发表观点
2021-07-06

太庙是封建时代皇帝的家庙,最早在夏朝时期称为“世室”,商朝时期称为“重屋”,周朝时期称为“明堂”,秦汉以后沿用了“太庙”的称呼。由于里面供奉着皇家的列祖列宗,因而异常的庄严尊崇。

受到儒家传统礼制的影响,臣子们终其一生的最高殊荣当属“死后配享太庙”,再无出其右者。就以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为例,在它存续的276年间,能获得“配享太庙”的臣子只有26人。其中,满族有23人,蒙古族有2人,而汉族仅仅只有1人,这唯一的汉臣就是张廷玉。

今天,文史不假带您一同还原历史,还原满清时期最著名的汉臣张廷玉。注意,这里没有之一,也不接受质疑。

张廷玉(1672年10月——1755年4月),字衡臣,号砚斋,安徽省桐城人,《明史》的总编纂。他历经满清最鼎盛的康雍乾三朝,康熙时朝官至刑部左侍郎,雍正时期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和首席军机大臣,乾隆时期遭到冷遇并被罢职归乡。

张廷玉的父亲名叫张英,在康熙六年时高中进士后入仕为官,成为了幼帝康熙的侍读学士。凭借这次伴驾的经历,他彻底赢得了玄烨的信任并开始平步青云,历任礼部侍郎、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要职,最后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在这样的官宦人家出生,张廷玉自小就得到了当时最好的封建教育。加之,他本人也天资聪慧和勤奋好学,很早就开始在学业上崭露头角。

康熙三十九年时,张廷玉果然不辱门楣,成功高中进士后入仕,成为了翰林院庶吉士,开始在此熬资历等待晋升。至此,实现了父子二人同朝为官的佳话。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应证。得益于父亲的“有形力”和“无形力”,他不仅担任了《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更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召见,特旨带数珠并著四品官服色,成为了老板的红人。据《清史稿》记载:

辰入戌出,岁无虚日。塞外启从,凡十一次,夏则避暑热河,秋则随猎于边塞。

当时,虽然称为“康熙盛世”,满清的政局看似平稳,百姓的生活看似温饱,也没有开始上演“九子夺嫡”的惨烈。不过,皇子们逐渐成人,各自都聚集了或大或小的势力,相互结党的趋势已经初现端倪。

久居内阁中枢的张英已经发觉异常,更是不可避免成为了各方都积极拉拢的对象。深谙政治险恶的他,为了不使自己直接牵涉其中,也为了留下不贪恋权位的美名,竟在刚过花甲之年就告老还乡了。

张英离开朝堂后,还是为儿子张廷玉留下了足够的人脉资源,因为遍布官场都是他的门生故旧,很多人都受到过他的恩惠。其中,正担任着吏部尚书的李光地就是其中一位。

在李光地的关照下,张廷玉不仅进入了翰林院任职,更经常伴驾出行,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到了“九子夺嫡”期间,哪怕是最激烈的时刻,张廷玉都牢记和秉持着父亲张英的教诲,坚决不在康熙最终表态前选边站队。面对各个派系的拉拢,他都显得不卑不亢,不偏不倚。

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康熙越发信任他。于是,他从翰林院检讨一步步成为了内阁学士,后又出任了礼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和吏部左侍郎等职。

由于经常伴驾左右,张廷玉敏锐地判断出雍亲王胤禛才是康熙选定的继位之君。此后,他或明或暗向“四爷党”进行靠拢和倾斜,一直到康熙帝驾崩。

胤禛继位后,在自身勤勉的同时,对于宗亲和朝臣也非常苛刻,有些急功近利。特别是,他对于直接参与“九子夺嫡”的兄弟们非常戒备,屡屡使用了重法苛责。

摸透了雍正的内心,张廷玉成功助其迅速稳定了朝局,稳定了军队,终于得到了信赖。之后,他又在稳固军权、整饬吏治、改土归流、收缴赋税、充实国库和出兵西北等方面屡建奇功,被晋升为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用兵西北期间,雍正帝为了提升效率,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立了军机处。此后,张廷玉又兼任了军机大臣的职务,成为了雍正身边最信任的汉臣。

雍正帝虽然待人严苛,但却不失为一代勤勉治国的帝王,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他的在位时间却很短,只有十三年便驾崩了。

临终前,雍正帝任命大学士鄂尔泰和大学士张廷玉同为顾命大臣,协力辅佐皇子弘历治国理政。在诏书中,雍正盛赞张廷玉功绩之时,还明确准许他日后可以配享太庙。

乾隆帝登基之初,鄂尔泰和张廷玉作为辅臣共同负责朝政事务,相当于是“一满一汉”相互制衡。由于双方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而且互相看不顺眼对方,进而引发了满汉之间的党争。

乾隆在二十四岁登基,正处于雄姿英发和干劲十足的年龄,自然不能容许这两个老头子倚老卖老。而且,那时的满清入关已久,政权已经稳固,再也不用担心占据人口绝对优势的汉人进行反抗。于是,他在满汉党争中旗帜鲜明地支持鄂尔泰,不断打压张廷玉。

而与此同时,晚年的张廷玉也有些居功自傲,常以三朝老臣的身份自居,更加引起了乾隆帝的不满,君臣之间有了嫌隙。

受此影响,张廷玉也萌生了退意,希望可以告老还乡,离开朝堂。

在乾隆十三年时,已经76岁高龄的张廷玉正式申请致仕。按理说,对于老臣的乞退,皇帝都会进行象征性的挽留,据《清史稿》记载:

十三年,以老病乞休。上谕:“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

以为皇帝是在“象征性”挽留,于是张廷玉再次上疏,表明了自己退休的意愿非常强烈。据《清史稿》记载:

廷玉上言,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

看到张廷玉连续“乞退”,乾隆有些不高兴了。不过,碍于三朝老臣的体面,他还是强压怒火又一次做出了御批,坚持挽留他再干两年。为了增加说服力,还特意举了三国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例子鼓励对方。据《清史稿》记载:

使七十必令悬车,何以尚有八十杖朝之典?武侯鞠躬尽瘁,又何为耶?

很明显,乾隆并不是在“象征性”挽留,而是很坚决在挽留自己。不过,似乎彻底放飞自我的张廷玉,竟然完全不顾君臣之礼,第三次上疏“乞退”。

乾隆皇帝彻底怒了,但并没有下旨责罚,只是不再搭理张廷玉而已,处于一种“引而不发”的状态。

继续留任后,张廷玉一来的确年老神衰了,二来也确有偷懒之嫌,在朝政事务中多次出错。终于!乾隆不再忍受了,当即下旨斥责他并且剥夺了死后配享太庙的资格,还将其“罢职归乡”。

可怜的张廷玉懵圈了,伺候了你们祖孙三代几十年,临了临了还不让我“光荣退休”,竟然来了一个“开除公职”。最可气的是,本来答应的“配享太庙”也给取消了。

回家后,张廷玉每日都是战战兢兢,深怕哪天又会遭到乾隆的其它惩处,身体变得每况愈下。就这样,没过多久他就撒手人寰了。

得知张廷玉的死讯后,乾隆也觉得自己处罚有些过重了。而且,又念及他辅佐三朝的功绩,还是同意遵从了先帝雍正的旨意,下旨张廷玉配享太庙。

就这样,张廷玉生前带着不能配享太庙的遗憾离开,死后却又重新被赏赐了配享太庙的殊荣。真不知道,这是喜?还是悲?@文史不假

卫生健康长治
「卫生健康长治 」发表观点
2020-05-14

这个问题最主要的核心是——面子,我乾隆不要面子的么?

我乾隆对你张廷玉再好,也经不起你的一再作死啊?

乾隆十四年十一月, 在一次君臣谈话中, 皇帝关心地问起张廷玉的身体。 年事已高的张廷玉则借这个机会, 试探着提起了退休。

乾隆微微沉吟了一下, 说, 我再想想, 你先退下吧。恻隐之心使皇帝决定放他归去享几年清福。 于是乾隆发布谕旨:“(张廷玉) 乃自今年秋冬以来, 视前大减, 盖人至年高, 阅岁经时, 辄非曩比。 召见之顷, 细加体察, 良用恻然……强留转似不情, 而去之一字, 实又不忍出诸口”, 因为“座右鼎彝古器, 上欲久臣几席, 何况庙堂元老, 谊切股肱?”

乾隆派人把这道谕旨送到张府, 说是否真要退休, 听他自行选择。

其实很明显,乾隆内心的想法是,我让你选择退不退休,然后你上书回复一个,虽然我很老了,很难了,但是最后我选择不退休,那么这时候乾隆再发一个旨意,让张廷玉退休了,这不显出来乾隆帝的博大胸襟,爱臣如子,然后俩人皆大欢喜,张廷玉为天下人臣之表,荣归故里。后世,又是一段佳话。我乾隆真是太聪明了。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经典博弈论的问题,张廷玉虽然知道大概率是这个理儿,但是万一你乾隆耍赖,我说我不退休了,你就坡下驴,那我岂不是惨大发了?于是他就当乾隆这个旨意是默许我退休了。然后谢了个恩,准备等着明年春天回乡。

这下乾隆吃了个哑巴亏,老兄弟,你搞我啊?我乾隆不要面子的么?但是君无戏言,明明说出来我支持你的所有选择了,那也只能就这样认了。

原本以张廷玉的资历,和乾隆的一贯对他的态度来说,配享太庙是肯定没问题的。结果张廷玉又开始作了,虽说患得患失是人之常情,但张廷玉在这个让乾隆吃了哑巴亏的节骨眼上,由儿子搀扶着, 颤颤巍巍地再一次进入紫禁城, 跪倒在皇帝面前, 尴尬的说明了自己的忧虑,“免冠呜咽, 请一辞以为券”。

听完张廷玉的请求,乾隆惊呆了,我说不给了么? 现在竟然厚脸皮的过来让我写保证书?不过虽然乾隆万般不爽,但是觉得自己英明神武,鸟生鱼汤,所以还是写了这个恩准张廷玉配享的诏书。但是因为实在太不爽了,忍不住又写了一首诗给张廷玉吐槽一下。

“造膝陈情乞一辞, 动予矜恻动予悲; 先皇遗诏惟钦此, 去国余思或过之。 可例青田原侑庙, 漫愁郑国竟摧碑; 吾非尧舜谁皋契? 汗简评论且听伊。”

汗简评论且听伊,历史怎么评价,就随他们去吧。这句话可谓相当的重了,乾隆这么好面子的人,最重视的当然是历史的评价了。

但事儿还没完。原本皇帝破例开恩,按例第二天张廷玉应该亲自进宫谢恩。没想到张廷玉又作了一把。四十多年一向极重礼数的张廷玉第二天没来,只是让他儿子来谢恩了。乾隆这下勃然大怒,我待你如初恋,你却虐我千百遍。那么张廷玉究竟咋想的呢?他是真病了实在来不了?还是觉得想要的都得到了,干脆不理乾隆了?是没有发觉乾隆之前的种种不满?还是干脆已经不在乎了?

乾隆也不知道,虽然怒发冲冠了,但朕是鸟生鱼汤,我再忍。当天下午,乾隆命军机大臣傅恒和汪由敦写旨,令张廷玉“明白回奏”是怎么回事。 汪由敦是张廷玉的门生, 与张廷玉关系极深。 他知道这回乾隆是怒大发了。赶紧派人把消息传给张廷玉,让他有点准备。

这时候张廷玉真的吓傻了,作了最后一回,第二天一大早, 天还没亮,他就跑到宫中叩头请罪。乾隆再次更是惊了,我旨意还没发出去呢,你这就来请罪了,这次再也不鸟生鱼汤了, 破口大骂张廷玉一顿,然后自己亲自写了一篇上谕,列张廷玉四大罪状…

虽然当时乾隆因不想把事儿闹大,没有追究。但不久之后,借由召集廷臣开会,开会的结果不出所料,大家一致认为张廷玉不应配享。于是张廷玉被皇帝明令取消配享资格, 灰溜溜回到了老家。

至此,张廷玉身败名裂,但故事还有下文。乾隆又因其他案子想起来这件事,遂派人去张廷玉家收回三朝皇帝的赏赐。其实乾隆这个好面子的主,主要是怕张廷玉写下什么怨怼之词留到后世,于是派人去看他家里有没有什么书籍文章。可以想见,若是真被查出了什么,那文字狱的力量足以让张廷玉家灭族。于是收缴赏赐之物变成了抄家,好在确实没有查出来什么。

但张廷玉经此打击,门生故吏散尽,心灰意冷,终于还是死了。

最后,乾隆听闻这个消息,在已经完成既定战略目标——张党的打击之后,也还是做出了眷念老臣之姿态,给张廷玉配享太庙, 恤典如常, 谥文和。

只是这个“太庙”,不知道当初的张廷玉是否还会想要呢….

古今通史
「古今通史 」发表观点
2020-05-15

张廷玉上上下下连皇帝带官员熬死那么多人,根基也积累得太深了些,受到忌惮也是正常的。

乾初,朝堂不稳,需老臣帮衬,皇帝本已对此不满,再加上张廷玉自己作死,所以他的下场不足为奇。

初期,上命的执行迖不到如臂使指的程度,对此乾隆帝曾经怨怼雍正帝,说的很不好听,但是轮到自己的时候才知道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跟命争。

也可以借由秘密立储制度来看张廷玉的荣宠兴衰,乾隆初登大宝和晚年的时候对秘密立储制度有过两次评价,这两次评价是自相矛盾的,刚登基的时候埋怨父亲没有效法古人及时把自己立为太子并慢慢参与朝政,简单说就是没有实习期。

造成上任后某些事物插不上手还要分权给所谓的辅政大臣,君权虽然没有受到威胁,但强势如乾隆感觉自己受到了折辱,事后他是要泄愤清算的。

后期则评论无奈归无奈,秘密立储制度不单他,后人也要继续执行下去,变相承认了自己初政时期的唐突和对父亲极为不妥的言语冒犯。

这一反差体现了两个渐变,乾隆帝的执政基础越来越扎实,对政务处理和帝王心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娴熟。乾隆帝本身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日趋成熟这就不用说了。

张廷玉晚年倒霉有两大原因,一是乾隆隔代亲,尊崇康熙从政施为,对雍正并不感冒,对其政令也颇有微词,尤其是用人方面,除了鄂尔泰勉强还能给个稍显一般的评价外,其他几个雍正朝的能臣,在乾隆眼里基本都是一文不值,比如李卫,比如酷吏田文镜,他看不惯的人中自然也有张廷玉,只不过前期还用得上,所以没直接撕破脸。(张廷玉在政治核心圈这么多年,乾隆骂那几位的时候他当就该缓缓神醒醒了,可惜他没有。)

另一方面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自古数不尽数,乾隆帝的班底属自行打造,前朝老臣,乾隆都不稀罕用,如果他们死得再晚些等乾隆下手,后果恐怕也好不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乾隆帝针对的不只是张廷玉,他要对付的是一众贴牌“雍正”的肱骨老臣。

康雍乾,乾隆帝看人恐怕是最准的,在乾隆看来,张廷玉就是个秘书处的老油条,高级行文秘书,根本没有资格配飨太庙,只不过他爹的遗愿不好作废罢了。

也确实如此,在能力上张廷玉确实比乾隆捧起来的刘统勋相去甚远,但论沽名钓誉张廷玉可是远超刘统勋千里,有人贪色有人贪财有人贪名,刘统勋掌军机的时候,回家谢绝一切官僚阶层交往,穷得要死,连符合规制的自家门楼都修不起,乾隆帝吊唁还得把皇辇掀了盖才能进去,张廷玉也非常廉洁,甚至推掉了儿子的探花改为二甲,但交游广泛,桃李天下,说他是张半朝也不算太夸张,不过这属于不党而党,并非张廷玉的过失,虽非有意,但受忌惮总是免不了的。

张廷玉说“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而乾隆帝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尸位素餐的工作态度,张廷玉是八面玲珑,但你好我好大家好有什么用呢。

刘统勋则比较善断,比如大小金川,先主退后主进,为啥呢,他拦不住乾隆打仗,但是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藩属国都趴墙头看热闹呢,乾隆想停,刘统勋劝谏不能停止,那么大岁数人了,说完这些又骑马返回京城继续辅导皇子们的学业,这就是刘统勋的强干、谏言和操守。

要说张廷玉对朝廷没贡献,还不至于,贡献很多,只是个人能力平庸了些,要说张廷玉能有多大错,也不至于,最大的错可能就是藐视皇帝了吧,除非得了老年痴呆症,否则---他的行为就是赤裸裸地藐视乾隆。

敢拿皇帝不当豆包,敢拿豆包不当干粮,乾隆那脾气能忍得了么。

您甚至可以忽略我上面的所有内容,仅在倒霉前的那些日子,张廷玉作的就够狠,几件事就足够他倒霉了。

你怎么敢替皇帝做主?张廷玉乞骸骨,乾隆帝没有坚决说行或者不行,他说你张廷玉是配飨太庙的肱股之臣,回家养老好像不大合适,意思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定要死在岗位上才好嘛,要学学刚死的鄂尔泰嘛。

什么叫不合适?其实就是不同意,张廷玉的行为却类似矫昭,装傻充愣直接谢恩,并说开春就走,乾隆从这个时候就不乐意了,我什么时候让你走了?

其实乾隆前期的时候,虽然还没到乾隆执政分水岭,但是对张廷玉也就不大在乎了,这对总想退休的张廷玉来说是挺好的机会。

如果张廷玉不自恃老臣犯上矫昭,他应该回复皇帝:天可怜见,我也舍不得您,舍不得这份事业,我历侍三朝怎么会舍得走呢,但我现在的状态,棺材瓤子还得加个老字,走路都能把自己一条老命直接跨过去,尸位素餐的样子太不像话了,您可不能这么宠惯着我。

乾隆早就想让他走了,这事不就成了么。

至于配飨太庙的事,那是万万不能提的,雍正定下来的配飨太庙,乾隆不好食言,而张廷玉不但提了,还逼着乾隆帝写保证书,乾隆啥时候被人那么逼迫过。

话说张廷玉回家后害怕乾隆收回他配飨太庙的资格,因为乾隆在最初批示里写了“你是配飨太庙的肱股之臣”,意思是,这么做不合适,如果自己走了,死后会不会太庙就进不去了呢?

由此看来,张廷玉不是真傻,他是装傻,乾隆帝是啥意思他都明白,用太庙名额牵制他,他也知道,可他就是有意矫昭,这在康雍时期是没有过的,可见张廷玉这个三朝老臣是有点澎湃了。

想好了计策,张廷玉去见了皇帝,哞哞的哭得好伤心,求乾隆给个配飨太庙的入场券以作凭证,不许反悔。

乾隆帝一看,得,反正老爹答应的也没法反悔,写就写吧,可就在张廷玉走后,乾隆觉得越来越不对劲。

乾隆开始难受了,张廷玉业已老迈,实属可怜,写个保证书本没什么,但这说明你怀疑我的信诺和人品呀。

乾隆介怀,张廷玉却完全没当回事,第二天应该去谢恩了吧,没,他赖床睡懒觉,让儿子进宫向乾隆帝谢恩,乾隆大怒,人家鄂尔泰配飨太庙死在岗位上,你张廷玉却要回家养老,还让我写保证书保你的荣耀,我还让你原职离任,你可倒好,决定走了,连我这个皇帝的面都懒得见了!

乾隆要张廷玉“明白回奏”,同在军机任职的还有一位汪由敦,他是张的门生,立刻把这消息通知了张廷玉,张也昏头了,谕旨没到他就进宫请罪,乾隆知道这是有人走漏了消息,这还了得,这是清廷最大的忌讳,朋党结社呀。

乾隆帝痛骂张廷玉以后下了谕旨:

很精彩。

于公,不知君臣大义,把退休养老这种个人利益凌驾于朝廷之上;

于私,对皇帝本人谈不上留恋和感恩,说走就走;

藐视君上,你得逞后,在没病的情况下派儿子进宫谢恩;

配飨太庙+原职退休,隆恩浩荡,即便有病也得当面谢恩;

因为是先帝答应你配飨太庙,你觉得和我乾隆没关系,毫不感念我对你的恩情;

哭着让我写保证书就是变相的胁迫;

培植党羽竟然在军机处有人暗通消息;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便宜占尽,我这个皇帝你用完就扔,一面都懒得见。

后来的张廷玉着实地安分了一阵子,但又做出不智之事:

富察皇后归天,乾隆帝心疼得转了性,大批官员遭殃,永璜被乾隆一通怒骂好悬“吓”死,不久命终,乾隆帝这个当爹的既后悔又心痛;

张廷玉这个当老师的呢?有师生之谊的皇子去世,不管不顾,执意要回老家养老。

乾隆一怒说了实话,你张廷玉的能力低下,我是看在先帝的份上留你当个摆设,你自己看看开国以来配飨太庙的人员名单,你觉得你配么?你有资格么?

张廷玉说自己不配,即便先帝在世也会免了我的荣耀。

得,这是你自己说的,我成全你,配飨太庙就免了,你爱走走吧。

张廷玉好名,本想风风光光的回乡养老,可惜出事以后回到家乡,没有一个官员胆敢来给他接风,事实证明,官员们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前瞻性,转眼间张廷玉又倒霉了。

古代官员父母去世都要丁忧回乡守孝三年,张廷玉的亲家为了拿特殊岗位补贴,就隐瞒了丧母的消息,一是违反百善孝为先的基本的儒家操守,二是欺君藐视朝廷。

乾隆帝又来劲了,你的亲家做官是你张廷玉保举的,然后你还和他联姻,你存的什么心思,我爹那年代你有胆子这样做事么?真不拿我当回事了是吧?

你不是历侍三代么,好,我家三代皇帝给你的一切,我现在都要收回来!

完事了?没有,乾隆帝想直接铲除张家满门。

乾隆钦点的德保不但拿回了历代皇帝的赏赐,还直接把张廷玉的家抄了,这有两点用意:

严查张廷玉家产,如果有贪污腐败现象,就又是一锤子;

严查张廷玉的一切文稿,如果张廷玉因为那么多年的打压,在文稿上有只字片语的不恭敬,那张廷玉就肯定会被灭门。

经过这次彻底打压以后,张廷玉的人脉彻底消失殆尽,不党而党的“社团”风吹湮灭。

张廷玉被打压,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自身原因,所谓打击朋党之类原因都是借口而已,张廷玉死后,乾隆又是赐谥号,又是恢复配飨太庙,“宽仁”得不得了。

啥意思呢,我家说话算数,我也不会忤逆老爹的意思,但是活着的时候你是甭想痛快了,死了以后配飨太庙反正你也不知道,而太庙也不缺你这块小木牌的地方。

张廷玉真那么不懂事么?

其实也是气的,自己刚干了半年首席军机就被鄂尔泰顶了,鄂尔泰死了轮到自己了吧,乾隆看不上他,扶起了年纪轻轻的讷亲,然后又是富察傅恒一个比一个年轻。

张廷玉又不傻,乾隆帝拿他当摆设他怎么会不知道,完全可以就坡下驴,有个完美的结局,但张廷玉年岁实在太大了,头脑多少有些不清楚,所以桩桩件件的一系列事干下来,乾隆已经到了怒不可遏的程度,那他还好得了么,估计他也确实有赌气的成分,你乾隆不待见我,我也懒得搭理你,所以也就别见了。

政治人物头脑不清是大忌,比如请罪那次,自己在军机处干了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避讳,这很难想象。

别管负气还是头脑不灵光,反正都是张廷玉的自身原因,这是他获罪的重要因素,乾隆能忍他那么多次,已经算是仁义了。

历史有趣儿
「历史有趣儿 」发表观点
2020-05-14

配享太庙,为人臣者的终极追求

太庙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供奉的主要是殡天的皇帝,后来也加进来一些有大功劳的大臣。

对于现代人来说,配享太庙有啥用?不就是死后多吃点天子吃剩的冷猪肉吗?

可对于古人来说,能够与先辈皇帝们同享一个庙堂,接受后世帝王的祭祀,那可是终极追求。

清朝国祚276年,只有26个臣子最后成功完成“配享太庙”的梦想,其中唯一的汉人就是张廷玉。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张廷玉,三朝老臣登巅峰

在康熙年间,张廷玉就已经崭露头角,49岁当上刑部副部长,从二品大员,已经算是平步青云了。

雍正一朝,张廷玉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和低调的性格,走向人臣的巅峰。

雍正认为张廷玉“气度端凝,应对明晰”,接连给他升官,最后做到了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兼管吏户两部,位极人臣。

雍正有多喜欢张廷玉,有两个例子可见一斑:

一是有一次张廷玉因病休假一段时间,休假结束后给雍正请安,雍正说:“我前两天给身边人说最近手臂痛,因为大学士张廷玉如朕手臂,他生病不就是我臂痛吗?”

另一次就是雍正在遗嘱中特意嘱咐乾隆:

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功甚巨。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洵为不世出之名臣。此二人者,朕可报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

位高权重的人臣古往今来都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张廷玉却坚持了很多年,在乾隆朝早期也是股肱之臣,究其原因,是因为此人“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就是传说中的低调有内涵,从不与君主抢功劳,为人沉静老实又能干,实在是盛世难得的好臣工。

再聪明的人也挡不住岁月,老年张廷玉被乾隆玩得团团转

乾隆这个人,实际上比雍正还难伺候。

雍正是表面冷酷内心热烈,是个真性情的皇帝,只要你保持忠诚,干好雍正交代的任务,他就会对你格外的好。

乾隆正好相反,他是表面仁慈,内心严苛,故作神秘让人捉摸不透。再加上张廷玉在乾隆时已经快八十岁,脑子不如以前好使了。

两人最直接的冲突来自于张廷玉的一次“退休申请”。

乾隆十三年,张廷玉已经76岁了,他这一生侍奉三代皇帝,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今年过古稀,位极人臣,连配享太庙这样的超级荣誉他都得到了。此时他只有一个愿望:平安着落,衣锦还乡。

可是乾隆不这么认为,他觉得“配享太庙”的大臣岂有告老还乡之理?他认为张廷玉这种行为是只考虑自己的全始全终,而对皇帝全无眷恋之情。于是把老张廷玉批驳了一顿,第二天还把自己的批驳整理成文昭告天下,将此事上升到“不守臣节”的高度。

张廷玉吓得够呛,再也不敢提退休了。

可是四年后,张廷玉80岁了,他实在承受不了朝政的繁忙,再次向乾隆申请退休。

这次乾隆不玩硬的玩软的,他对张廷玉下了一道谕旨,大意是你年纪确实大了,我强留你似乎太没人情味,但是你是庙堂元老,我实在舍不得啊。是否退休,你自己决定吧。

乾隆这是欲擒故纵,他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希望张廷玉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自己再法外开恩让他告老还乡,一段君臣佳话留名史书。

可是张廷玉实在是太老了,他没有领会到领导的这层深意,把乾隆的谕旨当成同意他退休,于是赶紧谢恩,打包回家。

乾隆有点郁闷,没想到张廷玉临走前又来找他,希望赏赐他个铁券,确保他配享太庙的资格永久有效。

乾隆估计内心一万头羊驼飘过,不过他还是同意了,事后写了一首冷嘲热讽的诗赐给张廷玉,大意是:你这么求我实在可怜,我就特别恩准你既退休又配享太庙,我不是尧舜之君,配不上你这皋契之臣,将来历史怎么评价我们君臣,随他去吧。

张廷玉晚节不保,乾隆为了自己名声“法外开恩”

按理说乾隆的这一顿操作应该让张廷玉有所警觉,可是他毕竟已经八十多了,估计脑子都是糊里糊涂的,毫无危险意识。

按照礼仪,乾隆赏赐张廷玉铁券,第二天他要亲自去谢恩,可是他竟然因为不愿意早起,派自己儿子去代替自己谢恩。

乾隆终于发飙了,派军机处大臣写旨意让张廷玉明白回奏,而军机处的汪由敦跟张廷玉关系好,他悄悄找人告诉了张廷玉,于是谕旨还没到,张廷玉就跑到宫里叩头请罪了。

这样一来,有人给他暗通消息的事彻底暴露了。乾隆大骂张廷玉,取消了他的伯爵爵位和配享太庙的资格,后来还找个理由去张廷玉老家抄家查证。

一位清帝国的超级大臣,所有的荣誉被乾隆一夜扒光,回到故乡后张廷玉门庭冷落,根本没人敢来拜访,他就在孤独和郁闷中死去了。

不过在张廷玉死后,乾隆又下令恢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毕竟这是自己老爹雍正留下的遗嘱,他也不好公然违背。

只是张廷玉已经死去,这件事他无法得知,似乎也没有多大意义了。乾隆说,“余于廷玉曲事保全,使彼泉下有知,当如何衔感乎?”

你说,张廷玉如果泉下有知,是会感谢乾隆呢,还是会想把乾隆带走?

文文情感故事
「文文情感故事 」发表观点
2020-05-14

张廷玉是位非常杰出的政治人物,他也可以算作是三朝元老人物,在康熙那一朝代的时候他就是刑部的左侍郎,雍正继位以后他选张廷玉辅佐他完成军事筹划,而张廷玉也是展露拳脚受到雍正帝的各种重用,张廷玉非常配享入太庙也跟雍正商量着这事而雍正也答应了他的请求许诺于他。

也正是因为他太想成为第一个能够配享太庙的臣子,从而害得他一生的英明毁在了这件事情上,他因为这件事情而得罪了乾隆帝,乾隆罢免了他的伯爵之位也撤销了他入太庙的资格,这也还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在他死后,根据雍正乾隆皇帝留下了遗嘱,让他享受太庙。

张廷玉清朝政府时期的重要的一位教育大臣,他在康熙在位的时候就考取一个进士,后成为中央刑部的左侍郎。后来雍正看到他把他培养成他的得力助手,雍正以后再用张廷玉..他帮助雍正纪念馆建立了完整的体系,他不仅是部长手掌典型的军用飞机,但也有几个角色管理和人事部部。可以看出雍正是多么的看重这位大臣。

雍正驾崩后他晚年的仕途发展也是我们一路经历坎坷,因为他的激动和固执让他和乾隆帝产生了一些嫌隙。70多岁的张廷玉想辞职回老家,但他太急于得到干隆帝的认可,以至于晚年被甘伦赶出了伯爵的行列,声名狼藉。

湖北F14小猪
「湖北F14小猪 」发表观点
2020-05-14

张廷玉一代名臣,察言观色能力极强;最终不能在乾隆时期善终,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魔咒在他身上印证,主要是张廷玉是三朝重臣,手中权利太大,被乾隆皇帝忌惮,晚年生活坎坷;二是他是汉人不是满人,满清皇室对待汉人,虽然没有蒙元那样轻视,将汉人列为三、四等人,但也重视不到哪里去;作为汉臣,能配享太庙,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也是满清统治者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罢了,从整个满清王朝,只有他一人配享太庙,就可以看出;所以说,他对于满清统治者来说就是一个工具罢了,老了,走不动了,也不能再继续奉献才能时,就会被统治阶级摈弃。三是权利斗争,在乾隆时期,张廷玉已是汉族士大夫的领军人物,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满族士大夫的利益,特别是雍正皇帝驾崩以后,他作为三朝元老,顾命大臣,已和当朝庄亲王同被认命为顾命大臣,这也使他树大招风,坎坷结局已注定。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各位网友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学习,谢谢。

逆流的鱼L
「逆流的鱼L 」发表观点
2022-08-20

很简单,乾隆和他老爹雍正不对路,凡是雍正支持的政策喜欢的人,重用的人,乾隆都不喜欢,同时张廷玉作为汉人,权力过大,这让乾隆不满,他必须打击张廷玉,抑制汉族官员权力过大。不过乾隆罢免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只是口头决定,在张廷玉死后他还是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雍正的士绅一体纳粮被他直接废了,雍正重用的大臣田文镜后来坟都被平了,李卫死的早躲过一劫,鄂尔泰被门人胡中藻和侄子牵连被撤出贤良祠,十三叔的两个儿子宁郡王被取消世袭罔替的资格,怡亲王被训斥直接退出政坛。作为雍正点名的辅政十六叔胤禄也直接被赶出了朝廷回家养老。

乾隆十分不喜欢十三叔就是因为父亲雍正给十三叔的待遇太高了。

之后乾隆一反常态高调赦免当年同父亲争夺皇位的八叔九叔,表示他们没有谋反,他们是冤枉的,直接打雍正的脸,给老爹做实残害手足的恶名。

乾隆如此不喜欢他爹雍正怎么可能喜欢张廷玉。

张廷玉在康熙年间就已经是朝廷重臣,雍正时候被重用,乾隆初年权力达到顶峰,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而且张廷玉是清朝早年少有的汉人高官,他俨然成为了汉族官员的领袖,这个身份让乾隆更加不满。

因此乾隆继位后在地位稳固后开始逐步打击张廷玉,最终在乾隆的打击下,多次下旨罢免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张廷玉的势力彻底瓦解,最后张廷玉在乾隆二十年死去。不过乾隆却出人意料的同意让张廷玉配享太庙,成为清朝唯一的汉人官员配享太庙的人。

壹百贰拾万
「壹百贰拾万 」发表观点
2020-05-14

你好,设计师讲历史回答下你这个问题!

看过《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两部电视剧的朋友对张廷玉这个角色一定不陌生,其实和电视剧一样,历史上的张廷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实实在在的三朝重臣。而且,在雍正朝时,张廷玉还被雍正皇帝许诺身后配享太庙。可就是这样一个三朝名臣,晚年时为何一次次的去激怒乾隆,导致被乾隆贬官、削爵、撤销配享太庙的恩遇。

张廷玉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张英、张廷玉、张若霭祖孙三代均受清廷宠信。其中张英在康熙一朝登上相位,张廷玉更是子承父业,在康熙朝崭露头角,进入翰林不久就入值南书房,成为康熙亲近之人,最后升任礼部尚书。

至雍正一朝,雍正皇帝为巩固自己皇位,励精图治,迫切需要培植一批自己的亲信辅政大臣。在满朝文武中,张廷玉就成为雍正皇帝最先信任的一部分人,能成为皇帝最信任的人,除了有才华,出身背景也很重要。尤其是对雍正皇帝而言,初登大位,一心求治,所以人才真的很重要;雍正即位之初,说他更改康熙即位诏书的传言甚嚣尘上,而且康熙朝九子夺嫡的余乱更为完全平息,所以,成为能雍正信任的人,光有才华还不够,背景还必须得过硬。巧的是张廷玉符合所有成为新皇帝心腹大臣的先决条件。首先,张廷玉在康熙朝表现出来的政治才华和深厚的学问功底是雍正皇帝治国理政所迫切需要的。其次,张廷玉的父亲张英,不仅是康熙朝的枢臣,更是雍正皇帝曾经的老师,有了这层关系,张廷玉妥妥的是自己人了。所以相较于其他大臣,雍正皇帝也就更亲近张廷玉,将国家大事交托张廷玉,安心治国。

在雍正一朝,张廷玉对雍正忠心耿耿,为雍正排忧解难,处理国事,立功无数,所以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要职。当然,对张廷玉来说,最大的殊荣便是被雍正皇帝许诺死后配享太庙。

配享太庙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很熟悉,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配享太庙的意义是啥,稍微多说点,太庙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是皇帝祭祖的地方,只有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以后才能在死后享用配享太庙的待遇。这个待遇对张廷玉来说真的不得了,因为清朝是一个非汉族人统治的王朝,虽然清朝皇帝都会说满汉一家亲的腔调,尽管汉族大臣受重用的也不少,但是仍然还是有区别的。有清一代,几百年的统治历史中,汉人配享太庙的也仅张廷玉一例。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病危,下诏传位乾隆,并任命张廷玉、鄂尔泰等人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帝。

乾隆即位时已经25岁,不像雍正即位时的复杂情况,雍正留给乾隆的是一个稳固的江山和环境,所以乾隆来说顾命大臣不说可有可无吧,也是没那么重要了,张廷玉作为一个深耕官场几十年的政坛老手,没有比他更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所以他和其他几个顾命大臣很知趣的及时辞去顾命大臣的职位。出乎意料的是,乾隆虽然接受了他们辞去顾命大臣的职位,但仍然备受重用,让他们以总理王大臣称职。

在乾隆初期,乾隆帝对张廷玉的信任和恩宠一如雍正时期,并再次任命张廷玉为皇子师傅,而且皇帝每逢巡幸,张廷玉总是留京总理事务。乾隆帝还总是将他留京总理朝政,夜宿,并典试,选拔人才,考察荐举官吏。张廷玉虽政务繁重,因学问深通,还荣膺雍乾两代皇子师傅。同时授总理事务大臣,加拜他喇布勒哈番,特命进三等伯爵,赐号勤宜,加官进爵,位极人臣,基本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了!

然而,当张廷玉步入晚年,年逾古稀的张廷玉固执和好激动,经常在政事上与乾隆帝起争执,使他与乾隆帝之间渐生嫌隙。乾隆对这个三朝老臣也渐渐产生不满。后来张廷玉更是三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也是惹得乾隆帝对他意见越来越大。第一次乾隆帝专降谕旨:"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宣谕慰留。乾隆帝说的很直白,你是深受两朝皇恩,而且奉先帝的遗命,你以后是要配享太庙的,哪有配享太庙的老臣告老还乡的,你得为朝廷尽忠致死,不准。不过乾隆帝对这个三朝老臣还是很照顾,命他如宋代旧例,十日一至都堂议事,四五日一入内廷备顾问。

可是没过多久,张廷玉再次乞求离职养病。乾隆帝批准以原官致仕,并御制诗三章赏赐。这要是放在其他人,早就叩谢天恩了,但是张廷玉却对乾隆说"以前世宗宪皇帝破格给予臣厚恩,遗命臣配享太庙,去年跟从陛下祭祀时又有挽留臣告老回乡的谕旨,臣恐怕死后不能有这样高的待遇啊,而且外间也有类似的议论。"他免冠叩首,请求乾隆帝出一个凭证。这就有质疑乾隆帝的意思了,乾隆帝听到这里很是不高兴,不过乾隆还是压下怒火,耐着性子给出了个凭证。然后,第二天谢恩的时候,张廷玉又来了一波作死的神操作,居然不亲自去叩谢皇恩,而是让自己的儿子来谢恩,这下乾隆帝算是彻底火了,于是廷臣会议,商议剥夺张廷玉的官爵,罢去配享太庙的优容。于是乾隆帝下令削去他的伯爵。

乾隆十五年,皇长子刚去世不久,张廷玉第三次次请求归乡,激怒了乾隆帝,于是乾隆帝用大学士九卿议,罢配享,免治罪。随后归去,这下彻底失宠

宋晓庚写字的地方
「宋晓庚写字的地方 」发表观点
2020-05-14

首先声明一下:张廷玉晚年被乾隆取消配享太庙,但是在张廷玉死了以后,乾隆还是让其配享了太庙。

咱们分析一下原因:

张廷玉其实自己没做错什么,他一生小心谨慎,把康熙,雍正这样的主子此后的特别好,可见他的小心谨慎和办事能力是没有问题的。

他错就错在没有功成身退,见好就收。

张廷玉是三朝元老,自然不经意的就流露出来先帝对自己的赏识,可能说话间经常露出当年跟先帝公事的时候如何如何,而偏偏遇到的新领导是乾隆。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爷用着顺手的人,新领导未必用着舒服。乾隆是什么性格的领导?号称十全老人。也就是说特别的自恋,自信。这个人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张廷玉也是出了名的精明,能干,这两个人互相不服气,两个性格互补的人可以搭档,两个性格相同的人,可能就成了对手。乾隆就曾经公开说,先帝改革时,张廷玉也就是个秘书,无非就是整理一下奏折,无足轻重。当然这个话肯定不太客观,但可以反映出乾隆在心里就不喜欢张廷玉这个人是真的。

而且乾隆的朝政纲领跟雍正是不太相同的。雍正死了以后,乾隆把雍正的改革行政大部分都废除了。而巧的是,这些新政基本上张廷玉都参与了,而且还是主要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在这个过程中,多多少少乾隆与张廷玉会产生一些不愉快。

乾隆佩服的是自己的爷爷康熙,对于自己的父亲雍正,他并不认可。认为自己的父亲太刻薄,不仁慈。乾隆欣赏自己爷爷才是真正的仁君。这一点从他登基的时候发誓在位时间绝不超过自己爷爷就可以看得出来。而张廷玉真正大红大紫就是在雍正时期。所以乾隆要实施自己的想法能不拿张廷玉开刀吗?

最后乾隆发怒取消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导火索就是怪张廷玉了。

张廷玉告老还乡的时候,他的学生提前一天告诉了老头,结果老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还没等乾隆的正式批准诏书下来,就直接去谢恩。乾隆这么自负的人一看就火了,就说我还没正式下旨你怎么就知道的?看来你虽然告老还乡了,你在我身边还有不少的心腹啊,你还能控制我,乾隆当即下令取消张廷玉的配享太庙的资格。至此,张廷玉彻底沦落。

那为什么后来张廷玉死了以后有配享了太庙呢?

可能乾隆一直自诩自己是个大孝子。自己父亲给自己的遗言怎么能不遵守呢,反正张廷玉也死了,自己的气也出了,得了,就还让他配享太庙吧。

这个事,乾隆做的也有点任性了。

笑看古今趣味历史
「笑看古今趣味历史 」发表观点
2020-05-14

张廷玉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重臣。雍正朝时,张廷玉被雍正皇帝许诺身后配享太庙。可就是这样一个三朝名臣,晚年时为何一次次激怒乾隆,导致被乾隆贬官、削爵、撤销配享太庙的恩遇?

太庙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为皇帝祭祖之地。只有对社稷有大工之臣经皇帝允许后才能在死后配享太庙。这个待遇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清朝是非汉族统治的王朝,尽管汉族大臣也受重用,但仍有区别。在清朝几百年的统治历史中,汉人配享太庙的也唯有张廷玉。

作为顾命大臣,张廷玉在乾隆初期深受年轻的新皇帝重用,当张廷玉步入晚年后变得固执和好激动,常在政事上与年轻的乾隆帝起争执,使他与年轻的乾隆帝之间渐生嫌隙。乾隆对这个三朝老臣也渐渐产生不满。后来张廷玉更是三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乾隆帝对他意见越来越大。

经历第一次后张廷玉再次乞求离职养病,乾隆帝批准以原官致仕,并御制诗三章赏赐。但张廷玉怕死后不能配享太庙,请求乾隆帝出一个凭证,质疑并一再激怒乾隆帝。

第二天张廷玉没有亲自去叩谢皇恩,而是让自己的儿子来谢恩,这下乾隆帝被惹火,廷臣商议剥夺张廷玉的官爵,罢去配享太庙的优容。于是乾隆帝下令削去他的伯爵。

第三次请退,皇长子刚去世不久,皇帝还没在丧子之痛中,张廷玉再次请求告老还乡,这次又成功地激怒了乾隆帝,于是罢配享、免治罪。

乾隆十年四月,鄂尔泰病故,讷亲取而代之。乾隆皇帝为平衡众臣,防止任何一方势力独大,确定"嗣后内阁行走列名,讷亲在前。吏部行走列名,张廷玉在前",这一举措加剧了满汉臣僚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很难协调,明争暗斗。习惯了官场明争暗斗的三代元老深谙帝王心理,张廷玉自己选择急流勇退,以退为进之法明哲保身。

轶闻纪
「轶闻纪 」发表观点
2023-03-15

太庙,是封建帝王祭祀列祖列宗的庙宇。而帝苯至尊,不仅生前要有文武百官俯首听命,即使死后,也要有佐命功臣陪伴扈从。因而,得以身后配享太庙,便成了大臣们无以伦比的殊荣。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弥留之际的皇帝,没有忘记安排他的老臣,临终留下了令鄂尔泰、张廷玉配享太庙的遗诏,这使已经地位煊赫的鄂张二人,更加身价百倍。而嗜爵如命的张廷玉,尤其看重这配享的隆遇,视为光宗耀祖的殊荣,因为,在整个清朝配享太庙的十二名异姓大臣中,他是唯一的汉人。

张廷玉没有立下出生入死的殊勋,也不曾建立惊天动地的功业。他之所以能与那些满族的“英贤”等量齐观,不过是因为他具有超乎常人的好手笔。张廷玉正是凭着自己的好手笔,参预了雍正一朝的最高机密,划策决疑,为雍正皇帝定天下立有大功。因此,雍正帝对张廷玉是倍加称道,视若股肱,赏赐酬庸甚厚。据记载,在雍正临朝的十三年中曾六赐帑金给张廷玉,。每赐辄以万计”。张廷玉为感激皇帝的恩宠,也为了玄耀自己的体面,将自家花园命名为“赐金园”。

但是,遭逢也有时运。张廷玉虽为雍正帝所宠,却不为乾隆帝所爱。在乾隆的眼里,“张廷玉在皇考时仅以缮写谕旨为职,此娴于文墨者所优为”。“朕之姑容,不过因其历任有年,如鼎彝古器,陈设座右而已。”鄙视到把张廷玉当作一件只可供人观赏,却毫无用途的摆设,几同所蓄俳优之类。

而且,乾隆满汉之见极深。张廷玉虽以汉人久居高位,却得不到他的信任。只因乾隆深恶朋党,·在对鄂尔泰集团势力多方裁制的同时,为了保持派系之间的力量均衡,收相互牵制之效,不得不庇护张廷玉,但也不时给予裁抑。

乾隆即位之初,张廷玉与鄂尔泰同封伯爵,加号“勤宣”。张廷玉以此为荣,乾隆七年(174Z年),请将伯爵由其长子张若霭承袭,乾隆没有答应。为了抑制张氏家族势力过分嘭胀,也为了裁抑张廷玉本人,·乾隆令伯爵衔只封张廷玉本人,及身而止。

其时,张廷玉年逾花甲,已是接近七十的老人。乾隆准其在紫禁城内骑马,又允其不上早朝。这一方面是出自对老臣的关照,但另一方面,却不无排斥之意,从而逐渐形成了由讷亲独自面承圣旨的局面。

张廷玉身历三朝,久经官场,见惯了宦海的沉浮与倾轧,对于君臣关系所出现的变化,他不会没有感受。只是他一向立身严谨,信奉“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原则,绝不会为此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更不会去追究其中的缘故。据说,张廷玉曾有一句名言,记载在他所作的《澄怀园语》中,即为:“予(我)在仕途久,每见升腾罢斥,众必惊相告曰,此中必有缘故。余(我)笑曰:天下事安得有许多缘故?”

缘故当然有,只是张廷玉早巳视之为官场常情,司空见惯。而以他的处世哲学,他绝不“敢”去追究其中的缘故,唯独想在“功德圆满”之后,赶快逃之夭天,离开是非之地。

乾隆十一年(1746年),张廷玉的长子内阁学士张若霭病故。这对张廷玉实在是个意外的打击,白头人为黑头人送终,不能不使他倍觉伤悼,更引起了他的思乡之情。这年他已是七十五岁的老翁了,虽不时上朝奏事,但内廷行走,已是步履蹒跚,需人扶掖。乾隆特命其次子庶吉士张若澄在南书房行走,以便照料。但皇帝的关照,却无法阻止他的归梓之心,致仕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张廷玉上疏乞休,以“年近八旬,请得荣归故里”。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在专制君主的眼里,却有不肯尽忠之嫌。乾隆认为,人臣事君,只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张廷玉说:“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

乾隆不允所请,而张廷玉极力陈奏,以致“情词恳款,至于泪下。”尽管乾隆反复晓喻不应引退的道理,张廷玉还是晓晓争辩,不甘罢休。结果是张廷玉被迫留下了,却惹得乾隆皇帝满心的不悦。

这一年恰恰是乾隆最不称心的一年,先是皇后富察氏病逝,乾隆失掉爱妻。继之,又是大臣辱命,金川败绩。乾隆一反常态,大开杀戒,连连惩治大臣,或杀、或革、或降罚流遣,官场上乌云密布,雷声四起,大小官僚又似乎回到了雍正时代,处在人人自危、岌岌惶惶的恐惧中,担忧着明日的命运。

张廷玉没有被卷到这场“灾难”中去,但也没有躲过这场暴风雨给人的震慑力。他三番两次地受到乾隆的点名指责。

七月,生员樊显科场自刎,大学士兼浙江学政陈其凝因署内阅卷,被疑为有忝职守,以权谋私。乾隆以此案情节暖昧,骇人听闻,命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梅彀成会同浙江巡抚方观承鞫讯查明。但却顾虑陈其凝是张廷玉荐举之员,梅、方二人又是张廷玉的安徽同乡,会瞻徇情面,避重就轻。故而当着众军机大臣的面,点明他们之间的关系,说张廷玉与陈其凝“师生契密,人所共知”。言外之意,是警告他们不得在众人眼皮底下徇私。这毫无根据地责谴,表明了乾隆对张廷玉的强烈不满,带有明显的有意寻过的味道。而这次寻过不过是个开头。

九月,文颖馆进呈所刻《御制诗集》,乾隆以其“讹误甚多”,又命将身为总裁官的张廷玉与梁诗正、汪由敦等人交部议处。

冬至,翰林院撰拟皇后祭文,用了“泉台”两字,乾隆吹毛求疵,认为这两个字,只可用于常人,不可加之皇后之尊。掌管翰林院的大学士张廷玉以及阿克敦、德通、文保等人,俱被指为草率塞责、罚俸一年。

阿坚说剧
「阿坚说剧 」发表观点
2020-05-14

张廷玉一生政路坎坷起伏,辅佐不同的皇帝遭受着不同的境遇,早年雍正时期,备受赏识得到重用,可晚期由于得罪乾隆而屡屡碰壁受到冷遇,他没能安享晚年,却在死后得到至高的殊荣。然而作为政治待遇落差如此之大的一位大臣,张廷玉是怎么死的呢?

1749年,张廷玉已身处晚年,乾隆为了将其换掉,名义上假借其已是花甲之年,特许他每逢天气糟糕的时日可以不用上朝,实际上还特意找人代其职。张廷玉为人聪明得体,便主动提出辞职归乡,在得到乾隆同意以后他要求最后上朝一次。

最后一次上朝时,张廷玉进了了一份奏折,要求皇上能遵守先皇的承诺,保证其死后能进入太庙。乾隆虽然心有不满,但是同意了他的要求。谁知张廷玉得到承诺后没有亲自谢主隆恩,而是派儿子前去叩恩,这令乾隆火冒三丈,大肆指责张廷玉不懂规矩理法。张廷玉听闻后,次日便亲自进朝叩谢皇恩。

乾隆见状便明白定是有人走漏风声,于是借题发挥执意要追查该人,并借着这个名义指责张廷玉在皇宫中安插线人间隙,发展私党,于是将之革除爵位。

人倒众人踩,群臣见状便纷纷劝告皇上,张廷玉原是没有资格入庙的。但碍于先帝的承诺,乾隆并没有罢免他入庙的权利,而是将他免官,以工作赎罪。

次年,张廷玉借学生去世之名要求归乡,并主动提出放弃入庙的资格。乾隆认为他不识时务,非常时期还要回家,便通过审判罢免了他入庙资格。

1755年,张廷玉病逝,原本已无资格入庙的他,乾隆却一改常态,认为他一代老臣,使其进入太庙。

张廷玉配享太庙

张廷玉,清朝时期的大臣,辅佐过不同的君主,仕途起起落落,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的从政境遇,他曾在雍正时期极度受到赏识和提拔重任,后因得罪乾隆而未能安享晚年,处处受冷,那么这位政治待遇落差如此大的大臣为何会在死后破例进入太庙呢?

雍正在位期间,张廷玉以其绝佳文笔与政治才干颇受皇上赏识与重用,任礼部尚书,教导皇子们读书,任《明史》主编,后执掌改良军机制。且张廷玉为人处事缜密老成,心思细腻独到,皇上将众事均与之商议,雍正死后,下诏使其入太庙。

改朝换代后,张廷玉不得乾隆待见,且二人之间屡屡爆发矛盾,最终乾隆取消了张廷玉的入庙资格,乾隆甚至对其恨得牙痒痒,那么为何在其死后,又转变态度令其入庙呢?

据悉,是乾隆在张廷玉病逝后,为了做出眷顾老臣的态度,且对于违背先帝的遗诏也心存愧疚,于是转变态度,宽恕了他生前的行为,谥其为文和,恩准其入庙。

然而张廷玉为什么有资格得到雍正恩典,成为破例的汉臣呢?有许多人持有这种观点,认为张廷玉在修撰清圣祖实录时删减了许多对于雍正名声不良的内容,多加赞扬其品德,掩盖其即位的真相,顺应了雍正皇帝的意愿,并且在修著明史时也杜撰了许多雍正好品行的内容,博得了他的好感,赢得其器重,因而能够成为清朝唯一破例入庙的汉臣。

张廷玉墓

张廷玉十分长寿,在83岁时高寿生病去世,他曾在雍正时期极度受到赏识和提拔重任,却在乾隆当朝后饱受排斥,屡遭冷门,却在死后由于乾隆突然转变态度破例进入太庙,那么这位政治待遇落差如此之大的大臣,他去世以后的墓在何处呢?

张廷玉出生在安徽桐城,于是他逝世以后便落叶归根,其墓地也建造在家乡桐城,总共占地七千多平,已经列入国家重点文物名单,受到了保护。

纵观该墓园,由方位上看,整个的朝向是自西北向东南,结构上是围绕着墓冢向四周扩散,看上去成扇状,由上至下的功能作用不同。墓的顶端用于摆放祭祀物品,比如供奉时用的桌子、香炉、烛台等等。墓的中间是留给后人用于跪拜的场所,左右两排分别陈设了很多座石头雕像,有动物、兵俑,还竖有碑文。张廷玉墓最底部的位置是享堂,用于张家家族族谱以及人物生平事迹典故的记录。

这座张廷玉的墓其实并不是完好保存至今的,早在文革期间,它也未能幸免于难,惨遭了几乎毁灭性的破坏。之后由国家出资修整、重建了这座古墓,他才能保存下来,留存至今让我们能够看到。至1983年,该张廷玉墓正式列入文物名单。

张廷玉一生政路坎坷起伏,辅佐不同的皇帝遭受着不同的境遇,早期雍正对它的赏识,以及晚期受到乾隆的冷遇,他没能安享晚年,却在死后得到至高的殊荣。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