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吴承恩《西游记》及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影响,唐玄奘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就算放到世界范围内,唐僧的故事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因受艺术作品的局限影响,大多数人所知的仅为神话故事中的玄奘。历史上真实的玄奘与神话还是有着很大的分别。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史料记载,对比《西游记》原著小说,对这位旷古绝今的高僧生平进行浅显的了解。
《西游记》讲述唐初玄奘前往印度取经的故事,与史实与着本质的区别。区别首先体现在玄奘的出身上。历史上的玄奘,俗家名陈袆,祖籍陈留(今属河南开封一带)。陈袆高祖陈湛,官至北魏清河太守;曾祖陈钦,曾任北魏上党太守、征东将军,爵位南阳郡开国公;祖父陈康,最风光时任北齐礼部侍郎;父陈慧,做过陈留、江陵县令——祖上门楣可谓风光至极。玄奘幼年失去双亲,随其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十三岁时得到大理寺卿郑善果的器重,被破格录用。小说中的玄奘出身由来,相信大家在荧幕之上已经“复习”过很多次,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之二,在于取经的目的。
《西游记》描绘的西天取经,一则是如来传经,二则是破灭唐帝心魔,可说唐僧前往西天,一来是为帝王分忧,二来谋求己身“修成正果”,所扮演的角色,实在是一个传经、取经的“使者僧”。妖怪食唐僧肉而长生不老则更像是一个逆向的夺宝冒险故事,齐天大圣等强力打手的加盟,则更丰厚了小说的故事性、趣味性——其实已经完全背离了历史的路子。历史上,玄奘之行,到印度取经,是周游天下,遍寻名僧以求师,是玄奘在大量研究佛学经典上的求索之路,“遗教东流,六百馀祀,……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他所以西行,求的是佛理,求的是本性,是为了解决中土佛教存疑、争议而行进。小说中唐僧西行,实是诸方推动的结果,有观音点化,佛祖鼓励,有皇帝需求,而历史上玄奘西行,则完全是个人自觉的行为,两相对比,小说中唐僧虽是善行代表,却不及玄奘普渡、求索的志向。
从返程来看,小说中的唐僧已经走上人生巅峰,肉身成佛,回归东土轻而易举,回国之际甚至有皇帝前来迎接,而玄奘的返程,却要比西行还要困难了许多,至少他带回来的经书,不是没有重量的。
自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八月始往西行,至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起返程,再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前后共达十九年。奔波劳碌,已经使得玄奘在身体素质上大为下降。
公元664年,玄奘仅因摔了一跤,虽是极轻微的擦伤,却仅六日便与世长辞,与小说实是完全相反的结局。
玄奘在回归长安后至其辞世前夕,前后长达十九年都投身于佛经的翻译。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得道高僧恐怕非玄奘法师莫属,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西游记》了解他的。尽管《西游记》是我国伟大的古典文学作品,但毕竟不是历史作品,很多人记住了《西游记》里光怪陆离的情节,却忘了玄奘法师还有一部《大唐西域记》。可能很多人印象中的唐三藏就是《西游记》里那个虔诚善良,但却过于迂腐,若无几位徒弟相助根本寸步难行的形象,甚至有人的印象中可能还是《大话西游》中那个话唠形象,那么真实的玄奘法师又是什么样呢?
玄奘俗姓陈,本名祎,生于河南洛阳一个官僚读书世家。陈祎的幼年生活是比较坎坷的:由于父母早亡,陈祎10岁时就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然而此时的他还不算是真正的和尚——当时很多人为逃避国家赋税而剃度出家,然而出家后却不遵守佛家戒律,肆意胡作非为。朝廷为整治这种乱象实行度牒制度——只有获得朝廷度牒的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否则就是招摇撞骗的假和尚。此时年纪尚幼的陈祎并未获得朝廷度牒,因此只能算是在寺庙修行佛法,但还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公元612年朝廷派以居官简约、莅政严明而著称的大理寺卿郑善果在洛阳剃度14名僧人。这年年仅13岁的陈祎不要说入围这14人之内,甚至连参试的资格都没有。也许是因为对这次考试极为向往,于是陈祎一直在考场外徘徊。主持完考试的郑善果一出考场就见到在外徘徊的陈祎,于是问他是否想要出家为僧。陈祎回答:”我学佛的时间尚短,功力也浅,所以没资格参考“。郑善果又问他为什么要剃度出家,陈祎回答:”远则继承如来遗志,近则弘扬广大佛法。“郑善果当即对同僚说:”背诵佛经的功力不过是寻常功夫,然而风骨气度却是极其难得。如果我们剃度了这孩子,将来必会成为佛门中一代伟人“。
就这样陈祎成为了法号玄奘的一名僧侣。年纪轻轻的他很快就在洛阳佛教界里声名鹊起,后来他又到过长安和四川。21岁时玄奘受具足戒,由此取得了传经授徒、独立开学的资格。在接下来的五年时光里他”走遍燕赵,历访周秦“并在26岁时再次来到长安与众高僧共同切磋佛学。因其学业出众而获得”佛门千里驹“的称号。当时以为印度高僧正在长安讲经,好学的玄奘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主动上门求教。此时玄奘正在研究刚传入中国的瑜伽之学,但苦于缺乏原始的梵文经本,印度高僧告诉他:瑜伽之学最好的经本是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所著的《瑜伽师地论》,可惜我没带来。高僧的这番指点使玄奘萌生了一个念头——前往西方天竺求取真经。他很快开始为西行做准备:一方面加紧学习梵语,一方面申请办理”过所“(护照)。然而办理”过所“的结果却是”有诏不许“。当时唐朝江山尚未安定,一律禁止国民出境。没有护照而出境就是偷渡,原本准备与玄奘同行的其他僧人都退缩了,只有他一人始终不改初衷。公元627年8月长安一带突遇严重的霜灾,朝廷无力赈灾,只得下旨让百姓外出觅食。玄奘就夹在逃难者中间混出了长安城西门,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事实上玄奘压根就不像《西游记》里写的那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是奉旨取经,其实他是偷渡出境。一路上最大的困难也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偷渡的风险和沿途恶劣的环境。
玄奘刚到凉州,都督李大亮就派人劝他东归长安并在自己的辖区发布”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阵候捉“的通缉令。一代高僧就这么成了通缉犯,不得已之下玄奘只能昼伏夜行来到今天的甘肃瓜州。当地州吏李昌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充分理解并由衷敬佩玄奘西行求法的志向,于是放了玄奘一马,但还是催促玄奘尽快离开,以免遭到官吏的追捕。瓜州前方就是湍急的葫芦河(今疏勒河),然后是玉门关和五烽。玄奘在离开瓜州之前来到一所寺庙礼佛,在此遇到同样前来礼佛的胡人石磐陀。二人交流后石磐陀表示愿尽力帮助玄奘西行取经。到了晚上石磐陀又带来一名同行的老胡人和一匹瘦马。然而老人却劝玄奘打消西行的念头并告诉他:前面过了河就是玉门关,守官盘查很严。玉门关西北方向有五座烽火台,均有将士日夜值守,随时捉拿偷渡出关者,甚至直接将人乱箭射死。各烽火台之间相隔百里,其间尽是沙漠荒丘,水源只存在于五个烽台的警戒点内,要想取水而不暴露难于登天。过了烽火台就是方圆八百里的莫贺延碛,这里又称流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即使结伴而行也常迷路而葬身沙海,独自一人通过几无可能。玄奘则告诉他:我为求法不畏艰辛,不达目的誓不东归。得知西行艰辛的石磐陀也打消了继续西行的念头,他甚至一度打算捉拿玄奘送官。然而玄奘始终不为所动,当他行至五烽一带时被哨兵抓住带去见了校尉王祥。王祥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他想送玄奘去自己的老家敦煌长住讲经。一心西行求法的玄奘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安排,王祥见拗不过他,就送给他干粮和淡水并告诉他如何绕过五烽的道路。玄奘因此得以顺利通过五烽,此时的玄奘已走出了当时大唐的辖区,偷渡的危险不复存在,接下来他要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了。
偷渡成功后摆在玄奘面前的是八百余里的莫贺延碛。莫贺延碛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古称沙河,这并不是一条由水而是由大量的流沙构成的“河流”。那里死寂一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小说《西游记》里收沙僧的流沙河——“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应是据此想象生发而出。玄奘一人和他的那匹瘦老赤马孤苦伶仃地行走在大漠之中,在走了一百多里以后,困顿疲惫的玄奘在从马背上取下皮囊准备饮水时,不料竟失手打翻了皮囊,水很快就被沙漠吸干了。懊悔的玄奘想回去取水,当他勒转马头准备返回时想起自己曾经发过的“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的誓言,于是下定决心: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他调转马头,继续坚定地向西走去。一望无际的大漠,四顾茫然,孤身行走的玄奘眼前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他看见无数妖魔鬼怪袭来,一会儿又见一支军队,还有随风飘扬的旌旗。今天我们知道这就是海市蜃楼。 白天沙漠中的热风,裹挟着黄沙,闷热难耐;黑夜中的莫贺延碛只有死人的白骨闪烁着磷光。作为一名虔诚的僧人,玄奘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念诵《心经》和观世音菩萨来支撑自己不断往前走。走了5天之后滴水未沾的玄奘已达到他生命的极限,口干舌燥、呼吸困难,眼睛也睁不开了,最后人和马都昏昏沉沉地卧倒在沙石上。僵卧到半夜,忽被一阵清风吹醒,顿时浑身倍感清爽,那匹识途老马也站了起来,驮着玄奘前行。两天后他走出莫贺延碛,到达了伊吾。
初到伊吾的玄奘还没来得及休整就被高昌王麴文泰的使者请到了高昌。国王安排玄奘住进高昌国王城最豪华的房间里。玄奘坐在宝帐中,接受国王和文武百官的顶礼。随后所有的妃嫔家眷也都一一过来顶礼。高昌王的盛情让玄奘非常感动。第二天一大早玄奘还没起床,高昌王就率领王妃过来请安。他请玄奘到道场与僧众交流,并恳请玄奘留下来,不要西行了。玄奘西去的决心已下,婉言谢绝了高昌王和僧众的请求。高昌王含泪告诉玄奘,他希望自己能供养玄奘终生,并且让全国人全部皈依玄奘,并希望他能在这里讲授佛法。经过无数次思想工作,玄奘还是坚持西行。高昌王软硬兼施,玄奘部不为所动。玄奘告诉他:如强留,那也只能留下自己的尸骨,留不下自己的心,从此开始绝食。高昌王亲自捧盘子殷勤请玄奘就餐,玄奘就是不吃。几天后眼看玄奘马上就要饿死了,高昌王终于屈服了,有条件地同意他西行——这个条件就是玄奘取经归来务必再取道高昌。玄奘答应了这个条件,麴文泰随即与之结为兄弟并给玄奘西行路上的二十四个国家的国王写信请求关照。
在麴文泰的帮助下玄奘顺利抵达了印度,然而就在他准备渡过恒河前往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时又遇上了劫难:他被一伙强盗绑架了。按说玄奘是个苦行僧,身上并无多余的财物,如何会引来强盗的觊觎呢?原来这伙强盗并非为了劫财,当然也不是为了劫色,他们是打算拿玄奘祭祀他们信奉的突伽女神。玄奘见自己在劫难逃,于是对强盗们说道:”愿赐少时,莫相逼迫,使我从容安心就死。“说完就闭上双眼念起经来。说来也怪——就在这时平地里刮起了一阵没来由的风,吹折了树,吹飞了沙,吹涌起了浪,甚至那停在岸边的船都要颠覆!暴徒们的法事自然做不成,玄奘不慌,他们倒自己慌了,这就急急忙忙问旁人:“这个和尚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法号叫什么?”这时与玄奘同船的一位老者高呼:”报应啊,取经的和尚杀不得啊!“强盗们见状再不敢为难玄奘,就这样玄奘又躲过一劫。然而取经路上的考验并未就此结束:此时在玄奘通往那烂陀寺的道路上还横亘着海拔七千多米的凌山。凌山是葱岭北麓的一座终年积雪的冰山,山势险峻陡峭,攀爬起来异常艰难,若遇雪崩巨大的冰层会断裂脱落滚下山来,以致于吞没人畜。好在这时玄奘身边已有高昌国王鞠文泰安排的随行人员护送,多少算是有了些照应。最终他们用七天七夜翻越了凌山,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凌山没一块干燥之地,所以他们只能席冰而寝,由于气压过低,所以饭菜根本煮不熟。当他们一行人翻越凌山后冻饿而死者已十有三四。
西行求法虽殊为不易,但玄奘沿途还是依例巡礼拜佛、探访高僧、弘扬佛法,与此同时他也将沿途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成为了日后的《大唐西域记》。虽然这部作品直到贞观二十年(646 年)才正式集结成书,但其素材草稿却是在玄奘西行路上完成的。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包括如今我国新疆地区在内以及中亚、南亚当时一百多个城邦、地区和国家的地理、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宗教等各种情况,成为如今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第一次提出可以开辟一条穿越青藏高原进入印度的通道以取代传统的经西域进入印度的丝绸之路,此事连同后来的文成公主入藏、王玄策出征中天竺等事件共同推动了从长安经拉萨延伸至印度境内的道路网的形成,无形中为我国西藏地区的开发建设及沟通我国与南亚国家的交往联系做出了贡献。当然这一切是当时的玄奘法师所无法预料的,他仍坚定不移沿着此前历代西行求法高僧走过的路线向着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前进,直到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玄奘终于抵达佛教圣地那烂陀寺。玄奘在这里一共待了五年时间,在这期间他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贞观十五年(641年)42岁的玄奘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戒日王特意邀请了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这次大会。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
这场盛会之后玄奘携带取得的经书和一些印度奇花异果的种子踏上归国之路,因为是随印度戒日王派出的出使大唐的使团同行,来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强盗劫匪都不用再担心了。不过《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一难——渡河失经却是实有其事:玄奘在渡过印度河时遭遇风浪,五十夹经本及花木种子失落河里。此后的旅途中玄奘没再遭遇什么险阻,644年他抵达于阗(今新疆和田),此时高昌王麴文泰已死,高昌国也已不复存在。玄奘无缘兑现当初的承诺,于是转而向大唐朝廷上书禀报自己求法归来的消息。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应对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得知玄奘归国的李世民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于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李世民的接见。玄奘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未获李世民允许,最终李世民安排玄奘到长安的弘福寺译经。贞观十九年(645年)在李世民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译经讲法之余玄奘将自己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口授于弟子辩机,由后者执笔完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公元648年夏玄奘将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李世民并请其作序。李世民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据统计:玄奘及其弟子从公元645年5月到663年10月的18年6个月的时间里一共翻译佛经1335卷,平均每年翻译超过72卷,每月6卷多,每5天翻译完一卷。玄奘对每天的翻译任务都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如果当天的任务未能完成,那么晚上就需要补足。公元664年正月初三在翻译完《大般若经》后玄奘法师感觉自己体力不支,于是停笔对弟子说道:“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此后他绝笔不再翻译,而是专心悟道拜佛。正月初八这天一名弟子告诉玄奘法师:自己梦见一尊庄严高大佛塔轰然倒塌,不知此梦是何征兆。玄奘法师告诉这名弟子:“非汝身事,此是吾灭谢之征”。一天后这位曾用自己的双脚远行十万八千里的得道高僧在玉华寺跨越屋后的水渠时不慎跌倒。这次跌倒仅就伤势而言并不严重,不过此时年事已高的玄奘法师就此卧床不起,静养数日未见任何起色。二月初四玄奘法师整天不停念经,到了这天夜间他右手支撑起头部,左手伸在左腿上,舒足重累右胁而卧。到了初五夜半时分众弟子围坐在玄奘法师身边,一名弟子问道:“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您是不是已决定托生到弥勒佛净土呢)?”这时玄奘法师用最后的力气回答道:“得生。”留下这两个字后六十五岁的玄奘法师就在玉华寺内圆寂,弟子们将其灵骨葬于长安附近之白鹿原。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玄奘灵骨被寺僧移至终南山;到了宋代金陵高僧来终南山朝拜,发现玄奘法师顶骨,遂迎至金陵天禧寺供奉。
《西游记》里的唐僧,眉清目秀,遇见妖怪有时是非不分。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是什么样子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
玄奘,原名陈祎,法名“玄奘“,后世人们尊称他为“三藏法师”,俗称“唐僧”。 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唐僧是东汉名臣的后裔,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朝廷为官。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官二代”。
父亲陈惠,早年曾任湖北江陵的县官。因为为人为官品行端正,深受百姓的喜欢。隋朝灭亡后,喜欢做学问的陈惠,干脆以有病为由,隐居在乡间,潜心修学,博览经书。
公元602年,唐僧出生。
唐僧是陈惠的第四个儿子,受父亲的影响 ,他和二哥陈素都热爱佛学。
8岁的时候,唐僧和哥哥一起听父亲讲《孝经·曾子避席》。当父亲讲到,曾子起身毕恭毕敬回答孔子提问时,唐僧马上从椅子上站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听。
父亲大为不解,吃惊地问:“为什么这样?”
唐僧说:“曾子听老师讲课都要整襟而起,我咋能不起来呢?”
父亲激动说:“孺子可教也!”
就这样,在父亲的影响下,唐僧和他的哥哥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两年后,父亲去世。唐僧到洛阳去找二哥,继续学习佛法。这时候的陈素已经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多年,法号“长捷法师”。
有一年,隋朝王室要在洛阳剃度27名僧人。玄奘因为年龄小没有通过,他就在度僧活动的现场耍赖不走,被考官郑善果发现。
郑问他要干什么,唐僧说:“想出家!”
郑善果惊奇地,说:“你一个小孩子家,为什么要出家?”
唐僧回答:“继承如来的事业,光大佛教理论!”
郑善果很感动!他说:“此子若得度,必能弘扬佛门的教化,成为伟大的人物。”
唐僧继承父亲的传统,潜心学习,又有佛学的天份。在他出家的第一年,唐僧就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优秀,所有的经文教义,听过一遍,稍加整理,他就能将师父所讲内容发挥解析出来!
从此,13岁的唐僧开始慢慢地名气远扬。
唐僧去取经的西天,就是今天的印度,当时叫天竺。取经的终点站,是天竺国国王舍城外的那烂陀寺。
13岁的那年,唐僧正式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玄奘。出家后的唐僧,开始在寺院中学习。六年过后,对佛学痴迷的唐僧,再也不满足于在这个寺庙里学习了,他开始到各处游历。
在这些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他发现对同一经典佛学的诠释,整个佛教界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许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不同时期,都会有很大的歧义。
唐僧明白: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佛教的发展!
公元626年,唐僧在长安遇到波罗颇密多罗。这是一位来至印度的僧人,是印度纳兰陀寺权威佛学家戒贤的弟子,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十万颂。当时,大唐的所有僧人修行的都是“小乘佛法”,对“大乘佛法”无人问津。
唐僧当即登门向这位印度高僧请教,听波罗颇密多罗说,他的老师戒贤深谙百家佛学,并且正在纳兰陀寺讲学。于是,唐僧就决定西行,直探佛学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
其实,在这之前,东晋名僧法显于公元399年,经西域至天竺,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历时14年,留下的杰作《佛国记》。
法显的事迹,让唐僧本来早就心生向往。这次遇到印度高僧,更激起了他的决心。
唐僧出发的时候,是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那时候唐朝还没有解决西域的问题。所以, 唐僧在向唐太宗说明自己要去西天取经时,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准许。
无奈,他只有偷偷地出去。
公元627年,即贞观元年。27岁的唐僧“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他最开始是混杂在一群流民中,前往心中的圣地。但是,大都数时间,都是孤身一人!
西行之路,也绝不是《西游记》里天天碰不完的艳遇,而是异常艰苦和凶险。大漠、戈壁,甚至毒蛇,猛兽,还有随时降临的危险,都让漫漫长路有说不出的艰难。
“誓愿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孤身一人的唐僧,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天竺。
天竺的那烂陀寺,是印度的佛教中心。唐僧拜于戒贤法师,跟他学习佛法。
戒贤法师学问高深,深受众人推崇,是寺里的大长老。在学习期间,他们对这个不远万里来印度学习的大唐高僧十分尊崇,因此,唐僧在这里受到了极高的待遇。
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唐僧到印度取到真经。他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后来并l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一生译经1335卷。
他踏遍印度各地,他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思想与精神,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公元645年,即贞观十九年,唐僧取经归来。
本来,唐僧是在唐太宗没有准许的情况下是偷偷出去的,回来后却受到了唐太宗的热烈欢迎,并且受到了重用。
因为唐僧带回了一本书《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共十二卷。记载了他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和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等。
这本书以及唐僧西行的经历,对于正在开发西域的唐太宗,有非常好的帮助和作用。
不过,唐僧翻译了数千卷的佛经,后世几乎无人问津。他辛辛苦苦创立的法相宗,也并没有如他所愿,成为佛教之首。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经学文字晦涩难懂,或者也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在唐朝前期,佛学是贵族或读书人的信仰。北宋末,读书人开始较少关注佛教,佛教由贵族的宗教变成了草根的宗教。草根,恐怕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精力真正关心这写难懂的经学呢。
结束语:
关于唐僧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
因为
唐僧,是中华历史的一个永不退色的传奇
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故事虽然并非全是真事,但唐朝确实有个叫玄奘的和尚,佛号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曾不远万里到佛国印度去取经。
玄奘原名陈祎,公元602年出生今河南郾师县。由于家中贫穷,13岁便出家当了和尚,开始钻研佛经。他非常好学,经常到各地向高僧求教。公元623年,他来到长安拜师,听说古印度(天竺)的那烂陀寺有位成贤法师,精通各派佛学学说,于是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学习、取经。
公元627年,玄奘不顾洪荒出玉门关西进,抱着“求学”的心愿,横穿400公里大沙漠。途中,他失手洒掉了最后一皮囊水,但仍然继续西进,走了五天四夜,滴水沒进。他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走了2万多公里,经过中亚和阿富汗、巴基斯坦,用了4年多时间终于到达了古印度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玄奘在那里向成贤法师等人学习佛学理论。两年后,他又到各地去游历,先后到达100多个国家,参加过很多佛学辩论会,沒有人能驳倒他,因而名震印度。戒日王在曲女城开18天大会,玄奘的两部佛学著作被奉为“大乘天”和“解脱天”,沒有一个人提出质问。
玄奘在印度游学17年,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带回梵文经657部,受到唐太宗李世民赞赏和推崇。玄奘在长安慈恩寺专心译经,费时19年,译出75部,计1335卷。这些佛经的原本在印度已经失传,玄奘的译本就城研究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史料。他还把老子的《道德经》译成梵文,介绍给古印度。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载了他西行取经的见闻,介绍了沿途各国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地理山川、物产生活等情况。这部书近百年来被译为多国文字,很受研究者的青睐。
公元664年,玄奘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他对促进中国同印度半岛各国的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亦称《西域行传》、《玄奘行传》、《玄奘别传》等。由唐玄奘口述,弟子辩机编,凡十二卷。该书记述了唐玄奘求经印度过程中,历经一百一十国和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城邦、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对各国位置、佛教古迹、历史传闻、人物传记、佛教情况,从及山川地形、风土习俗、物产气候等情况均有详细的描述。是研究古代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及中亚史地的重要文献。十九世纪译成法、英文体,二十世纪又有英文重译本问世。日本人作过注释。清代丁谦著有《大唐西域记考证》。
历史上的玄奘与《西游记》中的唐僧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为人是否啰嗦不得而知,但是从一路西行到印度求真经这份勇气和胆识就可得知他不是一个婆婆妈妈优柔寡断的人。相反,即使是放到现代社会也是一个果敢的勇士。此外据传他也是个早慧儿童且学霸型人物,以下就列举一些事例来看看。
在净土寺剃度出家的陈袆法名玄奘,虽然年纪小(13岁左右剃度,且唐朝的僧人考试难度高,他的年龄也不符,算是破格录取),但却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很快在洛阳的佛学圈里声名鹊起。此后他又因战乱到过长安和四川,并在21岁时受“具足戒”,即完全具备僧人的资格和条件,由此也取得了传经授徒、独立开学的资格。除了天赋外,玄奘还充分体现出好学的精神,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佛典,四川的著名高僧道基法师曾评价他说“未见少年神悟若斯人”。
玄奘既不是《西游记》里描写的“奉旨取经”,也不是唐太宗的御弟。一路上最大的困难是偷渡的风险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比如偷渡,玄奘刚到凉州,其出国求法的消息就传到都督李大亮那里,李立即派人找来玄奘,要求他打消西去的念头,强令其东还长安。其后怕他继续西行,还发出“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的通缉令。而唐朝的法律非常严厉,偷渡国境是死罪,而协助偷渡者也将一并处死。没有“护照”的玄奘只能绕过玉门关,唯一的选择就是穿越边关五烽。这期间,先要经过八十余里的沙漠,他孤身一人循着白骨和马粪前行,经过艰苦的跋涉,终于到达五烽中的第一烽——白墩子。因担心被官兵发现,他白天藏身在沙沟里,到晚上才爬出,悄悄来到水源旁取水。之后差点被射杀,但是他求真经的虔诚与意志感动了边检,最后放行。
此外,关于他西行的故事还有很多,无一不体现出他的勇敢以及意志坚定等等过人品质。
《西游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小说,因为这部小说唐玄奘变得十分有名,在鲁迅先生的《中国失掉自信力吗》中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里所说的舍身求法的人就有唐朝著名僧人玄奘法师,他也就是西游记唐僧的原型。
玄奘(公元602—664)河南偃师人,法相宗的开山鼻祖,著名的翻译家。唐贞观元年西行五万里,与印度那烂陀寺取经,留学印度十七年,学遍大小乘各种学说。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纶657部,翻译佛典75部,1335卷。
《西游记》和央视版的《西游记》里我的唐僧大大可谓风光无限,他和唐太宗拜了把子,人称“御弟哥哥”有女儿国的国王要嫁给他,看到没有秒秒都是人生高峰。还要妖怪要嫁给他。经过的国家都还有国家首脑亲自接见,还得给他的护照亲自盖章。简直是太牛叉了。心情不爽了就虐待孙悟空玩会。
但是真实的历史却没有这样风光的,别说和唐太宗拜把子,连面也见不着。因为遇到隋末天下大乱,官宦之家的玄奘没了父母,童年就进了佛门。不管我们的“御弟哥哥”还是挺好学的。学着学着就产生了很多“为什么”,忽然有一天遇到了个西域僧人,告诉他说佛教的发源地好些有答案。这样就萌发去西去取经的念头。可是当他要出国的时候,他的护照没有被批下来,怎么办?志向不改,不让我去,偷渡。
偷渡的时候还差点让人给逮着,遇到沙漠去取水还差点被射死。遇到山贼这个小心脏啊,哪还有是女儿国国王啊。千辛万苦到了梦寐的那烂陀。留学十七年。游走了几年的回国之路。实际上玄奘的取经之路艰辛困苦。
玄奘的伟大之处很多,其中对佛经翻译的突出贡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伟大的佛经翻译家和学者玄奘, 也就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唐僧。 他十三岁时在洛阳出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二十七岁时出玉门关, 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印度, 在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学经。 他在印度留学十七年, 遍游五印度, 在各地的辩论会上以精通佛学闻名。 返国时他带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 唐太宗在宫中建立弘福寺, 请他从事翻译佛经。 后来他又在大慈恩寺、 玉华宫等地建立译场从事译经, 经常“三更暂眠, 五更复起”, 孜孜不倦前后达十九年之久,译成的佛经有《大般若经》、 《大毗婆沙》, 《瑜伽师地论》等经书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并将印度马鸣所作的《大乘起信论》,从汉文重译为梵文, 传入印度。
他还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记述西域和印度的历史与文化等。 他当时提出了新的译经标准,即“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也就是说要儆到译文忠于原文, 而又通俗易懂。 他采取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译法, 译笔严谨, 远超过前人的译经。
我国从苻秦时代和隋代起即建有翻译佛经的译场, 到了唐代玄奘译经时有所改进, 宋初则更为完备。 当时参加翻译佛经的人细分为十一种职司,即译主、 证义,证文, 度语,笔受, 缀文、 参译,刊定、润文, 梵呗、 监阅等。 玄奘主持译场时,还培养了不少翻译人才,制定了翻译的原则和理论,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瞿秋白曾给予了佛经翻译以很高的评价:“佛经的翻译的确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的功劳。 第一,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语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一一梵文。第二, 佛经的翻译事实上开始了白话的运用一一宋儒以来的语录其实是模仿佛经而来的。 敦煌石室的唐, 五代俗文学,实在是最早的说书(讲经)的记录”。 佛经的翻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如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目莲救母变文等文学作品, 即由佛经故事演变而成。 至于佛经中的不少用语, 如音译的“涅槃”,“南无”,“般若”,“舍利”; 意译的“众生”,“圆寂”,“因缘”,“果报”等,还一直沿用至今。
唐玄奘是一位著名中国佛教徒,他被认为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者,他曾经三次西行,最终到达印度,带回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唐玄奘有着坚定的信念,勇敢的精神,他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他把他所学到的佛教知识传播到中国,为中国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玄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学者、翻译家和游历者。他生活在唐朝时期,以对佛教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在印度游历寻求真理而著名。他曾经到印度六次,收集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并带回中国。
唐玄奘是一个有智慧、勇敢和坚定的人。他不顾一切的风险,勇闯印度求经,并且在印度生活了许多年,对佛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他对佛教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也让他成为了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人物。
总的来说,唐玄奘是一位充满智慧、勇气和坚定信念的人。他对佛教的贡献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
大多数人误解了唐僧。大家都看过《西游记》里的唐僧,可能会让很多人又爱又恨。欣赏他,不怕吃苦,励志学道理,讨厌他的优柔寡断,不明不白。
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都知道唐僧的原型是唐代高僧玄奘,那么玄奘和《西游记》中的唐僧有没有相似之处呢?
我先说说我的人生经历。《西游记》中的唐僧出生后不久,父母被强盗杀害,他被庙里的和尚收养,取名为江流儿,玄奘的居士名叫陈毅。公元602年,他出生于隋朝河南偃师的一个书香门第。
玄奘五岁丧母,十岁丧父。十三岁时,他跟随二哥,在洛阳净土寺出家。
他聪明好学,曾广泛拜访高僧,在佛教方面颇有造诣。出发去西天取经。据《西游记》记载,唐太宗拥戴唐僧与他结拜为兄弟,称玉帝,并亲自委派唐僧去西天取经并出示通关证明。
但历史上的玄奘其实是个偷渡客。唐朝初年,边疆不稳定。为了社会稳定,朝廷不允许中国人私自出境。出发前,玄奘也曾多次尝试申请通关证明,但均未获得批准。他干脆不干,继续往前走,和受害者混在一起,悄悄地离开了海关。
而这一年玄奘二十七岁,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充满困难和未知的西进之路。那么,为什么玄奘要向西走呢?
另外,在历史上,在玄奘之前,有很多人去西天取经,带回了一些佛教经典。因此,玄奘也向往西行取经。
我们来说说西天取经有多难。
玄奘刚出发的时候,有很多次差点被抓起来。有一次他刚到凉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武威。而且,为期两周的巡抚已经知道玄奘西行的意图,命令他立即返回北京。
玄奘拒绝跟随,但无法离开这座城市。最后,当地佛教领袖慧慧派两名弟子利用绳索在夜间翻越城墙,秘密将玄奘送出凉州城。
玄奘艰难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首先,你得穿过800英里的沙漠。地上无草,地上无鸟,地上无兽。这里是一片死气沉沉的禁区,沙尘暴不时扫过海市蜃楼,像鬼魅般迷惑着玄奘。
因为没有向导,我迷路了好几次,经常找不到水源。有一次我五天四夜连一滴水都没喝到,好几次差点晕倒在沙漠里。就这样,玄奘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走出了戈壁滩。
然后他来到了高昌州,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地区。高昌国国王瞿文台信佛,非常崇拜玄奘。他强留玄奘到高昌国讲经,并答应让玄奘担任国师。
最后瞿文泰被感动了,与玄奘结拜为兄弟,并赠送金银珍宝。数十名信众还写了24封信给沿途各国的国王,希望他们对玄奘西行提供帮助,这就是《西游记》中“宇哥”称谓和“通关文书”的雏形。
离开高昌的时候,玄奘已经不再孤单,而是带领着一个大约三十人的佛经队伍继续向西走去。不过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一座雪山,几天之内,三十人的队伍中的大部分人损失了大部分,有的被雪崩压死了,有的被冰块压死了,还有的不小心掉进了万丈深渊。
有些人死于高原疾病。《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在经过悬崖边的时候,玄奘自己都不敢往下看,因为深渊底部有无数千年不变的西行之人。尸体种种艰难险阻,都超出了我们现在的想象。
但玄奘从未动摇过。他发誓,宁可往西一步死,也不愿往东半步活。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永不放弃的意志支撑着他一路向西。终于在公元631年,经过20多个国家的旅行,玄奘来到了天竺那烂陀寺。那烂陀寺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大学。
玄奘终于得到了经书。
玄奘在这里学习了十几年,在佛学上的造诣更上一层楼。在此期间,举行了全国辩论赛。当时有三百多名高僧参加了辩论会。这群和尚出了名。就连天竺国的节度使也非常重视玄奘。
一转眼,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一晃一晃,十七年过去了。但玄奘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公元641年,他告别了耶里王和试图挽留他的高僧。玄奘带着657部经典离开那烂陀寺,前往唐朝的都城长安。
公元645年,玄奘终于回到了唐朝的长安。“道士和风土人情匆匆相遇,所有的人都停下了市场。”成千上万的人来欢迎玄奘大师。
纪录片《玄奘之路》,真正的唐僧取经故事,和《西游记》大相径庭
最近正在看一部不错的历史纪录片《玄奘之路》,通过各种史料记载还原了真实唐僧取经的故事,一起来看一下里面的各种和《西游记》巨大的不同之处。
玄奘是孤儿不假,不过父母都是玄奘少年时死于疾病。刘洪杀父和江流儿的故事都是民间传说。
玄奘离开唐朝去天竺取经,并没有唐太宗送行,在当时就是偷渡,因为唐太宗当时正要和东突厥开战,严禁偷渡边境。
玄奘本来被困守备森严的玉门关,是一个叫石磐陀的胡商帮他出了玉门关,石磐陀就是玄奘的第一个徒弟也是孙悟空的原型之一。
石磐陀并没有到达印度,因为他在玉门关外烽火台下因为害怕被抓治罪,竟然想谋杀玄奘,幸亏玄奘一身正气感化了他,玄奘说他没有佛缘,劝他回去了。
玄奘确实被困火焰山,就是当时的高昌国。高昌国王汉人麴文泰,是虔诚的佛教徒,因为太欣赏玄奘于是不想让他走。玄奘通过绝食得以继续赶路。
高昌当时是大唐藩属国,麴文泰和玄奘结为兄弟,并大力资助玄奘的取经计划,还亲自写信给沿途各国国王要求善待玄奘。谁能想到,数年后,麴文泰因为背叛大唐和突厥结盟,唐军兵临城下前来征讨,麴文泰竟然忧虑而死。
玄奘曾凭借一人之力,改变了康国的信仰。唐朝的康国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当时康国为昭武九国之首,是西域的大城。康国原来信仰拜火教,玄奘劝说其国王改信佛教。
玄奘在著作《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途径国家110个,听说国家28个,比小说中多多了。不过玄奘到达印度实际路程应该在一万公里左右,历时三年,没有十万八千里那么远,也没有十多年那么久。
大雷音寺的原型就是那烂陀寺。
玄奘在印度游学十二年,伟大的戒日王专门为他举办佛学辩论大会,印度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问倒玄奘
历史上真正的玄奘,不是我们心目里不食人间烟火,与世无争一心修行的唐僧。相反,玄奘回国后除了翻译佛经外,用了很大精力用在谋求佛教在唐朝的政治地位上。
我们知道,在中世纪的欧洲,国王的权力合法性是宗教赋予的,几乎所有的皇帝或者国王在加冕的时候,都必须得到教皇的承认和祝福,比如在公元800年,欧洲的查理曼大帝来到罗马,教皇将冠冕戴在他头上,宣布他为罗马帝国的皇帝。
(是不是很眼熟?查理曼大帝就是扑克牌中的红桃K)
显庆元年(656年),作为皇后的武则天生产在即,心情不安,于是请玄奘为母子祈福,而玄奘却提出要求:请让这个孩子出生后就出家吧。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同意了此事。
牛不牛?对武则天提条件。
后来出生的,就是唐朝的第4位皇帝李显。如果这事成为传统,那么佛教将取代道教,成为唐朝国教,谁敢说他们继续发展下去,不会影响皇权的至高无上?
佛教和道教当时为了胎儿的性别打了一场赌。
据说当时皇帝问道士:即将出生的胎儿到底是男的女的?
道士们说:是女婴
然后皇帝又去问佛教代表玄奘,而玄奘佛法通明,知道是女的,但却不能跟着道士们一起说,于是回答:是男婴。
然后玄奘发动全长安的僧尼一起祈祷,用佛法将还未出生的胎儿变性,变成了男婴,不过声音却没变过来,所以唐朝第四个皇帝李显,嗓音一直偏向女性。
另外,玄奘还推动皇权,做了很多提高佛教政治地位的事情:
这等于让皇帝开发僧侣出家的限额,但僧侣是不事生产不交税的,所以唐朝的僧侣数量此后不断增加,到了后期甚至影响到国家财政和国家稳定的程度,唐朝中期以后,甚至有些村庄所有的男人都剃光头发,装扮成僧侣,但平时还是该干嘛就干嘛,就是为了逃税。
玄奘,俗姓陈,名袆,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偃师县)人,是汉朝太丘长陈仲弓的后裔。玄奘自幼聪明好学,跟随父亲学习儒家经典,志行高远。10岁时,他跟随二哥一起住在洛阳净土寺。后于净土寺正式剃度,法名玄奘。玄奘在净土寺听慧景法师讲《涅槃经》,之后又随慧严法师学《摄大乘论》,学业精进,妙辩无碍。
隋亡唐立,世事多艰。玄奘离开洛阳赴长安,又辗转至四川成都。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其后又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赵州(今河北省赵县),后来又重回长安。
西行求法是玄奘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华章。唐初,北方流行的《涅槃经》《成实论》与南方译传的《摄论》《俱舍论》等经典对佛教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分歧很大,各地法师理解不一,难以融合。于是,玄奘发誓要去印度直探原典,以求解除内心种种疑惑,消解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玄奘西行求法不仅是一位佛教徒的旷世壮举,更是中华民族善于学习、追求真知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唐朝初立,禁止国民出境,玄奘立志西行,偷渡出关。西行之路困难重重,异常艰险。唐贞观元年(627年)秋,玄奘从长安出发开始西行。玄奘西行之旅得到众人的助力,尽管如此,西行求法期间还是多次经历生死的考验。第二年夏,玄奘终于到达印度。
629年,玄奘开始了印度游学之旅,沿途考察佛迹、访求经典。631年冬,抵达那烂陀寺(印度现存的那烂陀寺为中国政府援助重建),拜戒贤大师为师,学习瑜伽之学,兼读印度因明、声明、医方、数术和婆罗门书等。5年后,玄奘离开那烂陀寺,继续游历印度其他地方。641年,玄奘重回那烂陀寺,开设讲座,舌战外道,声名日隆。
643年,在曲女城无遮大会上,玄奘被推为辩论论主,立“真唯识量”之论,印度的沙门、婆罗门和外道数千人参加。18天内,无一人能反驳玄奘的观点,大小乘僧一致推崇他为“大乘天”和“解脱天”。一个外来留学的僧人,居然能够击败所有印度本土僧侣,玄奘赢得了巨大声誉。乃至当代印度学生的教材都收有玄奘写的古诗,印度的学生很少有人不知道玄奘。
玄奘,原名陈袆,是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出生于儒学世家,13岁时便在净土寺出家,唐武德元年来到成都,向道基、宝暹等法师学习。后又先后去了天皇寺、吴会、相州等地,向许多得道高僧求过经。唐武德末年,玄奘入长安大庄严寺,潜心研究佛教理论,并萌发了去佛教发源地天竺求法的想法。恰巧当时长安来了一位印度高僧,玄奘在听他介绍了天竺佛教的发展情况后,更是坚定了西行求法的决心。
贞观元年,玄奘计划西行,却遭到朝廷的反对,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两年后,玄奘混迹在难民中逃出了长安,开始了西行之路。朝廷知道后,以偷渡出国的罪名通缉玄奘。试想,在茫茫大漠中,一个没有的通关文牒的僧人的前行之路会多么艰辛。
玄奘游历过印度各地,贞观四年在烂陀寺拜戒贤为师,潜心研究翻译各种经书,将《老子》等翻译成梵文带入印度,在当地是知名度很高的佛学家,还曾受到北印度的统治者戒日王的热情款待。
贞观十九年,玄奘结束了十七年的求法之旅,带了大量经书、佛像归国。唐太宗特派使臣前来迎接,长安百姓夹道欢迎,这位曾经偷渡出国的僧人如今也受到了他应得的礼遇。回国后,玄奘一直致力于佛教经论的翻译,共译佛经75部,为中国的佛教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玄奘是我国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的创始人。
玄奘大师籍贯是河南洛阳,俗家名字是:“陈祎”,法名是:“玄奘”,被后世尊为:“三藏法师”,也就是后世称的:“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译经师。
玄奘法师,幼年跟随父亲学习《孝经》等儒家经典,“爱古尚贤”,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经典的习惯。父亲辞世后,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十一岁那年就开始跟随兄长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先后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长达六年之久。
唐高宗武德元年,玄奘与兄长离开洛阳奔赴四川,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后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
在对于佛法的学习领悟中,鉴于法相学形成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如何将二者融合,这成为了玄奘思考的问题。
武德九年,天竺僧人波颇抵达长安,玄奘闻听了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伽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教思想的分歧。
贞观元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在途中经过兰州到凉州,昼伏夜行,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辛,抵达哈密,得到高昌王的礼遇,后有经新疆,翻越葱岭南下,经过阿富汗北境,再经过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形成一万三千八百余里,途中,玄奘精进修行,通晓三藏。
贞观十五年,42岁的玄奘,与印度戒日王会晤。在曲女城召开全印度佛学辩论赛,有十八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大师舌战群雄,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称为印度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五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法会。
后玄奘载誉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得到唐玄宗的隆重接见。在皇帝的支持下,玄奘法师在长安设立译经院翻译佛经,并在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地译经。最后,玄奘法师口授,弟子辩机执笔,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全面记载了他游历异国的所见所闻。
公元648年,玄奘将翻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太宗,太宗亲自撰文七百多字《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的功德!
三藏法师翻译的佛经,后来,成为从中土传播到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的佛经蓝本。
麟德元年二月,玄奘法师仙逝。
唐玄奘,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历史和小说《西游记》有很大的出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唐玄奘的出身。历史上的唐玄奘是高干出身,他的曾祖父陈钦曾担任后魏的上党太守;祖父陈康是北齐的国子博士;父亲陈惠做过江陵的县官。虽然祖辈的官职越做越小,但真实的玄奘,家世远比小说中要高得多。
其次是玄奘出家的原因。小说中玄奘出家的原因是生活所迫。历史上的玄奘出家,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二哥的影响。玄奘的二哥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投奔二哥,但并没有立刻成为正式的僧人,直到十三岁那年,隋炀帝派了一个叫郑善果的人到洛阳去梯度僧人。
当时,出家没那么容易,郑善果要剃度的名额总共才14人,还要经过层层考试和面试。面试时,玄奘一句“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让郑善果大吃一惊。虽然玄奘的年龄达不到录取标准,郑善果依然力排众议录取了玄奘。
第三是玄奘西天取经的目的。小说中,西天取经是为唐王祈福,真实的历史是,唐玄奘在研究佛经的过程中,发现国内现有佛经说法不一。为了解决心中的疑惑,玄奘决定去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取经。
和小说不同的是,历史上的玄奘取经,不但没有通关文书,甚至在出境时都是违规偷渡。
玄奘曾经就西天取经上书朝廷,没有被批准。长安三年,朝廷允许难民出城自寻生路,玄奘裹挟在大批难民中逃离长安。难民们外出寻找食物,他则向西踏上一条艰难的路。没有护照,玄奘的行为就是偷渡。在凉州,玄奘停留了一个月,一边宣扬佛法一边等待出关。可是,还没等他出关,就被凉州都督李大亮请去问话。李大亮要求玄奘放弃取经计划。当时边境处于战备状态,为防东突厥,唐朝对外出人员要求很严格。更何况玄奘还是没有证件的人。不过,这并没有阻止玄奘继续前进的决心,他在当地一位高僧的帮助下悄悄离开凉州。在瓜州,玄奘拜访了刺史独孤达。独孤达也是一位佛教徒,两人正谈得起兴,独孤达忽然收到凉州发来的通缉令,通缉玄奘。问清了玄奘西行的真实意图,独孤达很感动,不但没有逮捕玄奘,还帮助他买了一匹马,找了一位胡人向导。
趁着黑夜,玄奘和胡人向导出发了。他们走小路来到玉门关的河边。在河边,向导扎好木筏就丢下玄奘回去了。玄奘独自一人过河,出了玉门关。
过了玉门关,还有5个把守严格的烽火台。在离第一烽火台不远的地方取水时,玄奘被烽火台上的士兵发现,一支箭过去,玄奘差点丢了性命,他又一次面临被遣返的处境。烽火台的长官也许是佛教徒,也许是被玄奘的执着感动,居然违规放了他。这个执着的和尚,再一次放开脚步,向西走去。茫茫沙漠,玄奘一个人独自行走,大自然的危险时时存在。在沙漠,玄奘迷了路,更可怕的是,水袋打翻,水流光了。在沙漠,没有水就意味着死亡。此后的四天五夜,玄奘滴水未进,奄奄一息。好在他挺过来了,他来到高昌,受到国王的热情款待。高昌国王想留住玄奘,但玄奘意志坚定,坚决西行。于是,高昌国王准备了充足的人马和补给,让玄奘带着上路。有了作伴的人,但危险并没有减少。在翻越雪山时遭遇雪崩,很多人遇难;在横渡印度河时玄奘被抓,差点成了祭品。历史上的唐僧取经,比小说中的八十一难还艰难。但玄奘凭着内心强大的信念,终于到达了取经目的地那烂陀寺。
在这里,玄奘学习了五年,然后又游历了周边几十个国家,了解各地教派的主旨。之后,他参加了戒日王在曲女城举办的佛教研讨会。研讨会上,玄奘的学识让人佩服,他的名声很快传到各地。
贞观十九年,玄奘返回长安,受到唐太宗的召见。《旧唐书玄奘传》记载,“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唐太宗没有追究玄奘的偷渡罪,而是和他谈了很多,问了很多路途中的见闻。之后的二十年,玄奘在寺院中翻译佛经。期间,还完成了由他口述,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
玄奘不畏艰险,独自一人西天取经,完成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这是因为他内心有一个顽强的信念:求取真经,解除疑惑。这是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事业,才有这样的执着。也只有如此执着,才有留存于史巨大的成就。这也是玄奘对现代职场人的启发。
唐僧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也是名著《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他并没有本领,但是极力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最终却自食其果,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因此,与其说唐僧是个师傅,倒不如说他是个地道的领导者。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思想。至于唐僧虽然经历诸多磨难而总能化险为夷,一则唐僧是金禅子转世,有佛祖如来和观世音菩萨的庇佑;二则唐僧能够领导好他的三个高徒,能让他们臣服于自己,告状搬来观世音菩萨或是念那紧箍咒,让徒弟们望而生畏。只要有人胆敢为非作歹或作奸犯科,必然要受严惩。唐三藏在书中虽然是以取经为责任的师父,但是实际上他却是个性懦弱,伪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他为人虽然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其实唐僧的形象可以说与传说的白面书生不谋而合。虽然满怀理想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真相,似乎在显现作者对当政者昏庸无能的暗讽。但是若是只以宗教或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唐三藏代表的不是圣僧,反而是凡夫俗子。
唐玄奘出生于隋末唐初的一个文化世家,自幼聪明好学,精通经史子集、天文历法和医药卜筮等知识。19岁时,他在长安的一次佛教讲座中听闻佛法,决心出家修行。后来,他拜鸠摩罗什为师,在学问上得到了深厚的研究和提高。
618年唐朝建立后,唐玄奘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被赐名“玄奘”,并多次被派往各地执行政治任务。然而,他内心深处一直怀有西天取经的梦想,认为这是他作为佛教徒应该做的事情。
630年,唐太宗批准了唐玄奘的请求,让他率领一支佛教文化交流团队前往印度取经。唐玄奘和他的同伴们历时3年,穿越了乌鲁木齐、塔里木盆地、喀什噶尔、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终于于633年到达了印度。在印度,唐玄奘拜访了当时的佛教大师、研究佛法,并搜集了大量佛经文献资料。
634年,唐玄奘开始回国之路,历经艰辛,终于于645年返回长安,随后受命翻译佛经。他共翻译了657部佛经,包括《法华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涅槃经》等重要经典。唐玄奘精心完成的翻译工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被誉为佛教文化交流的先驱者。
除此之外,唐玄奘还写有不少佛教论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描述和反映,如《大唐西域记》、《入唐求法高僧传》等。他也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对医学史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医药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鄂公网安备 42068302000331号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联系邮箱:yangtata@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