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在哪里,为何国富民弱?

  • 用户5058693129用户5058693129
  • 2023-06-08
  • 9
  • 共16人发表观点
北疆同心聊历史
「北疆同心聊历史 」发表观点
2022-01-29

北宋军队的战斗力越往后来越差劲儿。金人兵困汴梁时,曾经拥兵百万的堂堂大宋王朝,竟然被区区数万金兵打了个国破家亡。于是二帝被俘北狩,遗民苦苦挣扎。

为什么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如此不堪呢?

这是三个原因造成的。

一、为了避免重蹈唐朝中页和五代时军人做大,武将拥兵自重的覆辙。

北宋统治者刻意崇文抑武,使将领与军队分离。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军。

于是,便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后果。

兵不知将,则将无权威。将不知兵,则无从了解军队。

既然不了解自己的军队,那么自然也就无法利用和发挥军队的优势了,更不利于调动士兵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由于军无常将,也使得将领们很难扎下心来培训部队。

久之,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会越来越弱了。

二、北宋王朝的主力部队是几十万禁军,禁军一半驻守汴京,一半驻守外地。

名义上的北宋军队,由禁军、厢军、乡兵和蕃兵组成。

而实际上厢军(劳役兵)、乡兵(民兵)和蕃兵(任召异族防卫边境)有名无实。厢军不训练,乡兵和蕃兵也不常设。因此,他们自然也就无法承担保家卫国的使命了。

其实,最初的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并不算弱。

且看,宋太祖和宋太宗能利用这支军队灭南唐,平北汉,甚至还曾在“高梁河”之战中与强大的辽军一争高下,这又怎么能说北宋军队的战斗力脆弱呢?

北宋军队之弱在于后来积弊太多,兼之朝廷为防军队长期驻守某一地区,容易造成军队与地方势力产生联系,进而构成不稳定因素,所以便打着“均劳苦”的旗号,不断地(三年左右)将驻守在外地的军队调来调去。

这样做自然可以割断军队与地方势力的联系,避免出现唐朝藩镇割据或五代军人拥兵自重的弊端,但却也造成了军队的疲劳以及不能安心训练的后果。

久之,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会下降。

三、北宋中期之后国家财政窘迫,政府的财政收支相当困难。

因此,才会发生宋仁宗时代的范仲淹变法,以及宋神宗时代的王安石变法。

尽管这两次变法都以虎头蛇尾而告终,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王朝的财政困难。

变法的要点一是力求减少冗官,二是力求减少冗兵。

由于范仲淹变法持续时间较短,所以对王朝的影响力有限,而王安石变法则持续了整个宋神宗统治的时代。

为了减少有名无实的冗兵,王安石大力削减军队员额——将虚弱不堪的禁军降为厢军,将不合格的厢军干脆解散。

为防军队战斗力下降,王安石便推行了“民兵制”,也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平时务农,农闲时训练,希望以此组织起一支有战斗力的不在编的军队。

王安石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只是不为利益受损的人所容。

因此,后来司马光成为宰相后便废除了王安石变法。

宋徽宗上台后,奸佞的蔡京成了执政大臣。

蔡京为人一惯于两面三刀。他一面以恢复“王安石变法”为旗号排斥异已,一面又偷梁换柱改变“王安石变法”的实质内容。

在蔡京的折腾下,北宋的“民兵制″没有恢复,正规军的员额也并不充足。

对此,蔡京非但不以为忧,反而乐得将缺额士兵的饷银聚敛起来供皇帝挥霍。

于是,北宋王朝政以贿闻,文恬武嬉,朝廷昏暗不堪,官僚醉生梦死。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样一来,北宋王朝军队的战斗力怎么可能不下降呢?

所以,甭看北宋禁军内战内行——童贯毕竟剿灭了方腊起义军。

但要让他们对付外敌就不行了。

且看,宋金达成“海上之盟”后,童贯率领着号称精锐的禁军,但接连两次都被困守幽州的辽军击败了,而当金兵攻打幽州时辽军却望风而降了!

因此,北宋末年除了少量与西夏对敌的军队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以外,大多数禁军都已经难堪大用了!

也因此,北宋王朝纸面上的"大军"才没有办法保卫首都,也才会发生靖康之耻。结果,大半河山沦陷于金人之手,昔日的大宋也沦为偏安一隅的南宋小王朝。

总之:由于北宋后期国家财政困难,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国富;又由于北宋统治者忽视民众的力量,没有真正落实王安石变法中的“民兵制”,所以北宋的民众即使想不弱也难呐!不过,战争的潜力是老百姓。且看北宋亡国时沦陷区百姓纷纷自发的组织起来对抗侵略者,就知道北宋的民众其实并不是真的弱!

张先生有话好说
「张先生有话好说 」发表观点
2023-05-04

首先应该肯定,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差!而为什么经济发展商贸繁荣是北宋王朝却常打败仗割地求和,还屈从定下“澶渊之盟”呢?

首先是宋朝接受唐朝“藩镇割据”造成动乱的历史教训,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就用“杯酒释兵权”之计,让功臣交权后享乐而不问朝政,而调兵用将的权利都在皇帝手中。

其次是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很难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守边抗敌。

再者是皇帝手中有军权,却不带兵出征,将士在外,应该是“君命有所不受”,但前方将士必须听从皇帝调遣,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怎么能够打胜仗呢?

虽然接受历史教训,但过犹不及,从一个极端,军队怎么能够打胜仗呢?

吴钩随笔
「吴钩随笔 」发表观点
2023-05-02

宋朝军队战斗力的差距及国富民弱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和外部因素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政治因素

皇权高度集中:自北宋太祖赵匡胤以武力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起,对军队实行严格的皇权控制,加强中央集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军队的战斗力。相权过重:尤其是南宋时期,权臣如秦桧把持朝政,皇帝失去对军事的控制,导致政治腐败和内部矛盾加剧,从而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二、经济因素

宋朝经济发展迅速,商业繁荣,但国家财政重心过于偏向经济和民生,导致军事投入不足,军队装备、训练和待遇较差。税收负担加重:由于战争频繁,宋朝不得不加重赋税负担,这使得民众生活困苦,从而影响到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三、军事制度

兵役制度:宋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兵源主要来自地方府兵,这使得军队训练水平不高,且地方武将的地位较低,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非职业化军队:府兵制使得军队非职业化,士兵的战斗经验不足,无法与辽、金、西夏等敌人的精锐部队抗衡。将领选拔制度:由于宽政、科举等制度的影响,宋朝选拔将领的标准趋于文人化,一些有军事才能的将领难以脱颖而出,从而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

四、文化因素

文化偏重:北宋崇尚儒学,南宋更为严重,士人侧重儒家学问,忽视武事。军事地位逐渐降低,这使得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文官崇尚和议:由于文化偏重,士人阶层普遍看重儒家文化,更强调忠良、仁爱和忍让。这导致了宋朝文官多倾向于和议而非坚决抵抗。在外交政策上,宋朝对待辽、金等敌对国家时,往往选择妥协求和。举例来说,南宋与金朝签订的《绍兴和议》,使南宋沦为金朝的附庸国。这样的和议政策削弱了军队的战斗意志,使军队长期处于消极防守的状态。文武失衡:宋朝社会重文轻武的观念导致了文官和武将之间的地位严重失衡。文官地位高,武将地位低,使得军队的权威受到削弱。一些有才能的武将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提拔,限制了军队实力的发挥。

五、外部因素

辽、金、西夏等敌对国家的威胁:宋朝在辽、金、西夏等敌对国家的压力下,不得不进行长时间的战争。这使得宋军长期处于战斗状态,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面对以骑兵为主力的辽、金军队,步兵主力的宋军在战场上处于劣势,难以取得胜利。地理环境:宋朝地理环境相对复杂,北面有辽、金等强敌,西面有西夏,使得宋军需要分散力量应对多个方向的威胁。特别是南宋时期,地域狭小,边防薄弱,这使得军队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

综上所述,宋朝军队战斗力的差距及国富民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上皇权高度集中、相权过重;经济上国家财政偏向民生,军事投入不足;军事制度上实行府兵制、将领选拔制度不完善;文化因素中文化偏重、文武失衡;以及辽、金、西夏等外部威胁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宋军战斗力的下降和国富民弱的现象。

三观粉碎机
「三观粉碎机 」发表观点
2017-09-13

很多人疑惑,作为中国历史上曾经坐镇中原的王朝,自汉到隋,再是元、明、清三代,虽然有弱且最后有败并亡国,但是在他们的鼎盛时期都是即使放之整个世界战斗力都是一等一的,唯独是宋,好似一直以来便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来欺负去,故而颇被诟病,送之“弱宋”的称谓,于是就有人问,为啥宋朝这么弱。

其实原因很简单,宋朝没马,骑兵太差。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无疑说是所有兵种之王,强大的冲击力,灵活的机动性,都堪称沙场收割机。据说当年成吉思汗远征中亚的时候,某国斥候回城禀报说看到蒙古骑兵远在数百里之外,城内估算约要明日午时才能到达城下,所以便放松防守,让全城士兵好好休息养精蓄锐,结果不想半夜的时候成吉思汗已经带领着大批骑兵攻到城下了,这下结局不言而喻,无数的哭喊和火光照耀在恐怖的蒙古骑兵脸上。

而宋朝打仗弱的原因也正是在此,并不是兵不行,而是马实在不行,跟北方游牧民族的马比起来好似拿着两厢小轿车去撞越野SUV。当然了,宋朝为什么马不行,原因也是有的,一是马政不行,政府控马;二就是马场不行,中原王朝自古以来的优良马场都在辽东,甘凉河套河西走廊一带还有蓟北之野,这也是为什么大一统的中原在鼎盛时期都不差的原因,北方过来的元清自不必说,汉、唐、明三朝也是牢牢控制着自己的马场,结果只剩宋朝连养马的地都找不到了(北宋由于唐代的政策失误以及历史原因,以至于马场尽失,南宋则更加了)。而王安石变法其实对宋朝军事最有利的地方就是马政改革,可惜未成功。

所以何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为何差,大致可以怪罪到没马的身上,由此则更显得岳飞的厉害了。而宋朝国富,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事,北宋还好,到了南宋,基本上中国手工业,商贸,种粮区都在他的版图内,而其他相对比较穷的北方以及西域都不在他的版图内,这就导致了宋朝的人均GDP高到吓人,具体你可以看看为什么广东比江浙两省有钱多了,但是论到人均,广东省再降一点就刚好浙江的一半了,就是这个理。

史话海说
「史话海说 」发表观点
2017-09-14

首先说一下,宋朝,民可不弱。宋朝时发生的农民起义,一点都不比其他大一统王朝时期少。不过宋朝有一个绝招,就是厢军制度。闹灾了,有灾民,来,当兵吃粮。地方处理不好民冤事件,暴动了,来,首恶办了,其他的来吃粮当兵。不得不说,这个办法极好的解决了起义的问题。但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冗兵,拖累了真正战兵的战斗力,还分走了一部分军事资源。

再说说宋军战斗力的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弱。宋朝建国始,实行的是强干弱枝政策。抽调精锐组建禁军以拱卫京师。从而保证中央政权的稳固,又通过杯酒释兵权拿走了一批从龙大将的皇权,从而来解决了武将拥兵被“黄袍”的可能。但这。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即“北宋缺将”。没有名将作支撑,宋军好像挺弱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并不完全如此。

宋朝,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完整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北方面临着契丹。辽国的强大军事压力,尤其。是幽云十六州不在手,整个北方东部防线几乎无险可守。辽国骑兵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宋军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凭城坚守。由于西夏壮大,宋朝失去了养马地,有限的骑兵,难以持续与辽人城外野战。因此基本是守势。宋朝并不是没有骑兵与战马,而是没有有保障的充足的战马供应,所以骑兵慎战,打的少,就没有精兵,进取不足,完成有余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朝还能打出一个澶渊之盟,我们很难说宋军战斗力弱。

再说西北防线,那边一直是面对着吐蕃和西夏的军事压力。尤其是跟西夏的几次大的战役,输多胜少,可也不好说宋军战斗力就弱到哪里去。要知道,西夏军,是极少的几个能同后来的蒙古骑兵放对儿打野战,还能打得有声有色的军事集团。放眼当时的全世界,要称骑兵第一,大概也是不惶多让的。因此宋军以步(最多有部分骑兵)敌骑,在几次大败之后,西北的战略格局并没发生大的变化,也不能说宋军很弱。西北防线上还打出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即西军。西军后来与满万不可战的女真人,也很是见了几仗。南宋名将泼韩五韩世忠即是出身西军。

到了南宋,更是乖乖不得了。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南宋也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岳大帅,黄天荡,还有抗蒙的吴玠,和尚原与钓鱼城,这都能说明宋军战斗力并不弱。

宋朝的覆灭,并非完全是败于武事。原因多方面综合的,军事只是一个方面。

所以,大宋,并非弱宋。。

鬼谷再下山
「鬼谷再下山 」发表观点
2023-04-21

这都是执政者所造成的。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以兵变的方式得来的江山。从唐末黄巢起义以来,处处诸侯争霸为王,朝代更迭都是统兵之将所造成的。赵匡胤有称帝之后,总结这些得出的经验,是必须控制住军权才能江山永固。所以他立国之后便重文轻武,把发展经济放到了第一位,武备松驰,这就造成了一头重、一头轻不协调的现象了。武官不受重用,将士得不到装备,训练上不去,战力自然下降。当外敌看到宋朝这种情形,自然会生侵略之心。这就造成了汴京沦陷,二帝落入敌手的靖康大难的结果。这就证明了沒有强大的国防,你经济发展得再好,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最后只能亡国家破。

大白白野
「大白白野 」发表观点
2023-05-09

这个问题待商榷,据统计,宋朝胜仗率很高。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原因如下:

1、宋朝时期以文抑武,建立禁军、厢军制度,防止武将专权,战时临时派将,导致将不识兵,兵不认将局面。

2、宋朝缺乏马匹,古代骑兵相当于现代的坦克部队,对步兵作战有许多优势。产马基地被辽、西夏控制。宋朝控制的国土缺乏产马基地,这导致宋朝骑兵数量有限,步兵数量多,这是宋朝军队不利局面。

3、宋军作战有时常常按阵图作战,往往皇帝还指挥不当,限制前线将领军事能力发挥。像比较有能力的宋太宗赵光义都存在军事方面瞎指挥现象。

4、宋朝时期军人地位较低,影响兵员素质,不利于军队作战能力的提高。

5、 宋朝常常出现文臣统兵现象,有的文臣文武双全,军事能力强,但是大多数文臣统军指挥误事,不如武将作战能力强,这是宋军战斗力差的一个原因。

6、宋朝对武将猜疑,不利于武将能力发挥,这导致宋军战斗力弱。

7、宋朝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影响了军队的战略、战术。

北宋时期西北军作战能力较强, 其它军队作战较弱。宋朝重文抑武,以守土为责,不主张开疆拓土,大多数皇帝缺乏进取心,常常主张用金钱物资换和平,导致国富民弱。

微风F
「微风F 」发表观点
2022-12-01

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文官指挥军队

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是吸取了唐朝藩镇尾大不掉的教训,但文官来指挥,文官一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没有领兵经验,怎么展现军队战斗力?

二、宋朝武将地位低下

在重文轻武的观念下,武将地位要比文官低很多,所以,军队哪里还有战斗力?都去读圣贤书了,因为当兵会被看不起!

还有,官员的腐败,甚至在兵器上都作假,一遇到战事,战斗力可以想象!

过去将来
「过去将来 」发表观点
2023-05-04

严格来讲,宋朝的军队战斗力并不是很差,这从太宗北伐就能看得出来。虽然北伐失败,赵光义自己也是坐着毛驴车才逃过一劫,但最起码宋辽双方军队的战力,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不过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宋朝军队战斗力很差,认为不堪一击呢?其实这是对宋军战斗力有误解。主要误解有三方面:

第一是宋军骑兵先天不足,很多时候战斗获胜战果不大。

由于北宋是在五代十国这个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下建立起来的,不但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作为礼物送给了辽国,河套地区也被西夏拓跋氏占据。所以宋朝在骑兵方面先天不足,根本缺乏养战马的地方,所以在冷兵器时代的战场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哪怕在战斗中战胜了敌人,也很难取得彻底胜利。

有历史学家统计过,北宋在与西夏作战过程中,总共发生380几次战斗,宋朝只失败了3次。但是宋军胜利的380次战斗所取得的战果,却没有超过西夏三次胜利当中的任何一次。没有骑兵就没有了机动性,胜利的时候没办法追击敌人,失败后就是全军覆没,所以结果就是后来的样子。

第二是宋军的体制出了问题,导致武将作战束手束脚很难灵活机动。

宋太祖自己是兵变起家,为了防止其他武将有样学样,把武将的权力限制的很死。每次出征之前,武将都要受文官制约,不然就可能是身死族灭的下场。这就导致每次作战的时候,武将的灵活性创造性被彻底杀死,很难根据战场形势做出自己的决定。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体制,导致在宋军被西夏三战灭掉了百战名将之后,所有的武将只能规规矩矩给敌人送人头送装备。哪怕是作战胜利了,敌人的损失也很有限。实际上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临机决断是军事指挥最重要的方面。北宋时期的名将,不管是杨延昭、折家将还是后来的种家将,包括西夏长城范仲淹,无不是在防守方面获得成功,基本上没有进攻能力。

第三是朝廷整体不思进取,文官大权独揽军人地位低下。

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把职业军人当作“贼配军,很多武将脸上都有囚犯的标志。哪怕是北宋时期战功最高的狄青,身份上也难与文官平等,连自己的得力部将都保不住性命。这样的身份地位决定了,所有的职业军人失去了进取之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其实宋军有装备方面的优势,如果能调动军士的积极性,未必不能北上收取燕云十六州。但宋朝的体制决定了军人地位低下,再大的功劳也没办法获得文官的赏赐,时间长了必然失去进取之心。有人把王安石变法当成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但是后来岳飞和岳家军的成功,足以说明宋朝军队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没有战斗力,只不过是主客观条件决定了他们胜利获得不了成功,失败则万事俱休这样的状况,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布夫舟
「布夫舟 」发表观点
2021-06-18

我们常说历史的悲剧总是在重演,实际上各个王朝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训。比如说汉朝,俗话说汉承秦制,但是汉朝的制度和秦朝的制度又有所不同。郡县制是个好制度,但是秦始皇过于极端了,没有分封诸王,以至于皇室的力量实在太弱了。秦二世能力不行,以至于秦朝迅速灭亡。汉高祖刘邦就吸取了这个教训,分封了大量刘姓的诸侯王,所以无论是吕后专政,还是后来周勃灭诸吕,皇帝还是姓刘,因为诸侯王始终能够为皇帝给予力量支撑。

所以宋朝为什么战斗力如此之差,就不得不弄清楚宋朝之前是个什么情况?宋朝之前是一段乱世,那就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前面就是唐朝。唐朝的时候,国家可谓是武德充沛,许多读书人都梦想去边关杀敌建功。但是唐朝最后因为藩镇割据而灭亡,武夫专权,以至于五代十国异常混乱。短短五十多年的时间,更换了五个王朝,十几个皇帝。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那个时候可谓是礼崩乐坏,仁义忠孝全无,谁有实力谁做皇帝。

宋朝的建立者是赵匡胤,原本就是禁军统领。为了拨乱反正,宋朝极力提高文人地位,压制武人,提防出现实力强大的军事将领。比方说为了改变五代十国将领拥兵自重的局面,宋朝的皇帝把将军和士兵进行分离,“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遇有战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领兵出征,从而实现了发兵之权”与“握兵之重”的分离。

宋朝的将领经常调动,将不识兵,兵不识将。遇到大的战事,临时委派将帅;战事结束,交回兵权。对于一些关防险地,迫不得已需要某位将领长期驻守。为了限制将领的权力,首先不让他官衔高,即便他立了功,也只给他发钱,不给他升官;然后他手下的军队必须按相关规定,三年一轮换。

在宋朝的官吏制度中,文臣的地位远高于武将,以至于优秀的人才往往更愿意当文官而不是做武家。所以出现了宋朝许多不懂军事的文人担任军事将领,或者是边疆统帅。当然文人中少数非常能打,比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军事能力还是不错的。另外,极少数文武兼备的武将,也很难得到皇帝的信任,比方说岳飞。

最后说一下宋朝的立国形势。宋朝建国的时候,燕云十六州被辽国所占,而辽国实际上统治力很强,与汉唐初的局面不一样。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主要是劫掠北方,而并愿意经营这些地方。反观辽国,在燕云十六州建立了稳固的统治,拥有强大的动员能力。至于西北,当时出现了契丹,而东北则是金国,这使得宋朝很难建立自己的骑兵。因为古代的战马多是来自于北方。古代骑兵异常重要,宋朝用步兵对抗骑兵,很大程度只能被动防守。汉唐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他们拥有强大的骑兵,对游牧民族能够主动出击。

史无止境
「史无止境 」发表观点
2021-05-20

首先说一下,宋朝,民可不弱。宋朝时发生的农民起义,一点都不比其他大一统王朝时期少。不过宋朝有一个绝招,就是厢军制度。闹灾了,有灾民,来,当兵吃粮。地方处理不好民冤事件,暴动了,来,首恶办了,其他的来吃粮当兵。不得不说,这个办法极好地解决了起义的问题。但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冗兵,拖累了真正战兵的战斗力,还分走了一部分军事资源。

再说说宋军战斗力的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弱。宋朝建国始,实行的是强干弱枝政策。抽调精锐组建禁军以拱卫京师。从而保证中央政权的稳固,又通过杯酒释兵权拿走了一批从龙大将的皇权,从而来解决了武将拥兵被“黄袍”的可能。但这。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即“北宋缺将”。没有名将作支撑,宋军好像挺弱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并不完全如此。

宋朝,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完整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北方面临着契丹。辽国的强大军事压力,尤其。是幽云十六州不在手,整个北方东部防线几乎无险可守。辽国骑兵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宋军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凭城坚守。由于西夏壮大,宋朝失去了养马地,有限的骑兵,难以持续与辽人城外野战。因此基本是守势。宋朝并不是没有骑兵与战马,而是没有有保障的充足的战马供应,所以骑兵慎战,打得少,就没有精兵,进取不足,完成有余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朝还能打出一个澶渊之盟,我们很难说宋军战斗力弱。

再说西北防线,那边一直是面对着吐蕃和西夏的军事压力。尤其是跟西夏的几次大的战役,输多胜少,可也不好说宋军战斗力就弱到哪里去。要知道,西夏军,是极少的几个能同后来的蒙古骑兵放对儿打野战,还能打得有声有色的军事集团。放眼当时的全世界,要称骑兵第一,大概也是不遑多让的。因此宋军以步(最多有部分骑兵)敌骑,在几次大败之后,西北的战略格局并没发生大的变化,也不能说宋军很弱。西北防线上还打出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即西军。西军后来与满万不可战的女真人,也很是见了几仗。南宋名将泼韩五韩世忠即是出身西军。

到了南宋,更是乖乖不得了。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南宋也爆发了惊人的战斗力。岳大帅,黄天荡,还有抗蒙的吴玠,和尚原与钓鱼城,这都能说明宋军战斗力并不弱。

宋朝的覆灭,并非完全是败于武事。原因多方面综合的,军事只是一个方面。

所以,大宋,并非弱宋。。

很多人疑惑,作为中国历史上曾经坐镇中原的王朝,自汉到隋,再是元、明、清三代,虽然有弱且最后有败并亡国,但是在他们的鼎盛时期都是即使放之整个世界战斗力都是一等一的,唯独是宋,好似一直以来便是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来欺负去,故而颇被诟病,送之“弱宋”的称谓,于是就有人问,为啥宋朝这么弱。

其实原因很简单,宋朝没马,骑兵太差。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无疑说是所有兵种之王,强大的冲击力,灵活的机动性,都堪称沙场收割机。据说当年成吉思汗远征中亚的时候,某国斥候回城禀报说看到蒙古骑兵远在数百里之外,城内估算约要明日午时才能到达城下,所以便放松防守,让全城士兵好好休息养精蓄锐,结果不想半夜的时候成吉思汗已经带领着大批骑兵攻到城下了,这下结局不言而喻,无数的哭喊和火光照耀在恐怖的蒙古骑兵脸上。

而宋朝打仗弱的原因也正是在此,并不是兵不行,而是马实在不行,跟北方游牧民族的马比起来好似拿着两厢小轿车去撞越野SUV。当然了,宋朝为什么马不行,原因也是有的,一是马政不行,政府控马;二就是马场不行,中原王朝自古以来的优良马场都在辽东,甘凉河套河西走廊一带还有蓟北之野,这也是为什么大一统的中原在鼎盛时期都不差的原因,北方过来的元清自不必说,汉、唐、明三朝也是牢牢控制着自己的马场,结果只剩宋朝连养马的地都找不到了(北宋由于唐代的政策失误以及历史原因,以至于马场尽失,南宋则更加了)。而王安石变法其实对宋朝军事最有利的地方就是马政改革,可惜未成功。

所以何宋朝军队的战斗力为何差,大致可以怪罪到没马的身上,由此则更显得岳飞得厉害了。而宋朝国富,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事,北宋还好,到了南宋,基本上中国手工业,商贸,种粮区都在他的版图内,而其他相对比较穷的北方以及西域都不在他的版图内,这就导致了宋朝的人均GDP高到吓人,具体你可以看看为什么广东比江浙两省有钱多了,但是论到人均,广东省再降一点就刚好浙江的一半了,就是这个理。

星斗小民008
「星斗小民008 」发表观点
2023-05-11

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战术思想落后:宋朝军队在战术思想上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军队的组织和指挥方面。在宋朝时期,军队主要采用步兵为主的阵地战术,缺乏灵活的机动性和进攻性。而对手往往会采取诱敌深入、设伏等战术手段,给宋军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装备水平较低:宋朝时期,由于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军队的装备水平相对较低。例如,宋朝军队使用的大多是刀、枪、剑、戟等冷兵器,而火器、铁甲等装备则相对较少。这种装备水平的落后,使得宋军在面对敌人时往往处于劣势。

军队组织结构不合理:宋朝军队的组织结构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官兵比例失调、将领贪污腐败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军队的纪律松弛、士气低落,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政治制度限制:宋朝的政治制度实行“文官治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宋将的上升空间,而且也让影响国家人才选拔重视文官轻视武官,从而导致人才天平的不正常倾斜,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国家大计。

对外政策失误:宋朝在对外政策上存在很多失误,例如对辽和西夏的战争中屡屡败退,放弃了中原地区的控制权,导致国力逐渐衰退。这些失误使得宋朝无法有效地保护国家安全,也无法发挥出自身的经济和文化优势。

综上所述,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趣的奢华
「有趣的奢华 」发表观点
2023-05-02

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主要是因为宋朝在长期和平中,对军事的投入持续减少,导致了士兵们装备短缺、武器陈旧、训练落后等问题。此外,宋朝还采用了固若金汤的防御战略,给予敌人无限制的空间和时间,使得宋朝军队失去了进攻的机会。

另外,宋朝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强大,但由于中央集权过度、地方割据严重,以及财政腐败等种种原因,导致财富不均,民间经济衰落,造成了国富民贫的局面。这也影响了宋朝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使得宋朝难以在外族侵略中取得胜利。

总之,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差与国富民弱有着密切关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提高士兵的素质、增强军事实力,同时也需加强财政管理,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执斧谈史说事
「执斧谈史说事 」发表观点
2019-10-02

宋朝又被许多人称为弱宋,尽管宋朝经济非常发达国家十分富裕,但是其庞大的军队战斗力却非常羸弱,属于典型的国富民弱国家经常被其它中国政权欺负,而宋朝之所以成为弱宋个人认为统治者实为罪魁祸首。

宋朝之前,汉民族可以说是非常崇文尚武的民族,杰出的人才大多是文武兼修并重可以出将入相,连早先的儒家也非常重视个人的武学军事修养,将驾驭战车和射箭等军事项目包括在六艺里面。那时汉民族尚武甚至重于崇文留下班超投笔从戎等典故,诗鬼李贺也有若个书生万户侯的感叹,汉朝三胡人当一汉人离不开装备优势但更离不开尚武精神,就是到了唐朝也有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传奇。

然而宋朝建立后,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军事强人频繁造反的教训,本身就是通过黄袍加身造反政变夺权统治者,为了防止新的军事强人通过政变夺权,就十分重文轻武对武人严重歧视和大力排挤压迫。这就使得武人饱受文官欺负和皇帝猜忌地位非常卑微,连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狄青也不能幸免,相反文官待遇在宋朝却十分的优厚,于是士大夫耻于学武变得非常文弱,而民间受此影响尚武精神也严重下降。

尚武精神的丧失,使得宋朝士兵战斗力严重下降,大多数时期武将也十分匮乏,因此作战时宋军常常坐拥数十万大军是敌人的数倍乃至十倍以上,但是却被经常被打的丢盔弃甲狼狈而逃,连越南军队都曾深入中国境内攻破邕州等地导致三州大屠杀惨剧,越南军队如此深入中国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就在靖康之耻后和抗击蒙元的那一段短暂时间,因为自保的需要,宋朝尚武精神有所上升涌现许多精兵强将,其它时候几乎都被处于兵力劣势的敌人打的落花流水,金兵6万人就可以围困拥有数十万勤王大军的开封城!

统治者为了进一步降低武人造反成功夺权的风险,还采取了许多的措施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强干弱支将精锐部队几乎全部收归于中央控制的禁军,另一方面又兵将分离不让将士建立深厚感情。同时统治者还将募兵当着安抚流民防止民变的手段,将大量因为天灾人祸成为流民的百姓招募进军队,这就使得宋朝军队规模空前人数一度高达100多万甚至200万,光是禁军就一度突破80万,于是后世施耐庵《水浒传》就有了林冲为80万禁军总教头的说法。

然而宋朝将大部分兵力收归中央的后果就是边防力量非常薄弱,长期的兵将分离又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难以协调作战的局面,这就使得本来就战斗力非常羸弱的宋军作战能力更加堪忧了,不得不大力扩军意图靠规模优势来抵消军队战斗力的劣势,这也是宋朝军队一度迅速膨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了宋朝三冗中冗兵局面的出现,使得收入超过一亿贯财大气粗的宋朝也有点吃不消了,而宋军却因为太过臃肿虚胖实力并未得到增强反而进一步降低,于是王安石一系列富国强兵措施的改革便应运而生。

王安石在军事上的改革有裁兵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和军器监法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宋军的规模下降实力却增强了,于是就有了熙河开边这一宋朝最辉煌的时刻。在和西夏的战争中宋军也占据了上风,如果没有遭遇靖康之耻的变局,和西夏作战的西军几乎都快要将其灭亡了,要不是后来这些措施除了保甲法外几乎都废除了,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恐怕还可以进一步的提高。

所以说宋朝军队的强弱变化跟统治者的政策有非常大的关系,许多人都将宋军的孱弱归咎于宋朝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和河西走廊等几个重要的产马地,可这恰恰是宋朝军队孱弱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要知道西夏可是直接从宋朝叛变独立出去的,实际上宋朝只要有决心还会怕在境内找不到养马地吗?只是宋朝统治者却大多只想安于现状,并没有决心组建一支以进攻为主的强大骑兵,所以常常不得不通过重装步兵来抵御敌人的骑兵。

因为宋朝安于现状,所以对于刚脱离中国独立的越南也无动于衷,导致越南经过宋朝300多年后已经有高度独立意识,再也难被纳入中原王朝长期统治了,这和宋朝缺乏骑兵一样都是安于现状产生的恶果。宋军因为缺乏骑兵就算重步兵可以打败敌人骑兵,可是因为速度太慢却无法将敌人打垮,而敌人的骑兵只要逮住机会就可以给以步兵为主的宋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这就是是为什么有人统计宋朝对外战争胜率高达70%以上,但是大家却普遍认为宋朝军队很弱的原因,因为宋军的胜利往往是小胜无法给敌人重大打击,而敌人一旦取胜却往往会使得宋军元气大伤,总之所谓的宋朝军队高胜率并不能改变弱宋的事实。

直率露珠XR
「直率露珠XR 」发表观点
2023-05-02

宋代将朝武官虽然兵力充足但是“兵不知将,而将却不知如何带兵”的管理尤如散沙般地盘据战场,而金兵在人数上不及宋军但是却有统一的管理所以在战斗中 出现“直捣黄龙”战况、宋代时期民虽富,但是国家的管理一直都处于“醉酒美女”饮玉鸶,终日无心操将忙的垂势之地中!

壹蓑煙雨
「壹蓑煙雨 」发表观点
2019-09-29

首先,要明白一点。经济的发展除却统治者的意志之外还需要天时地利,即自然环境需要适宜,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在这段时间,正好是地球气候适宜,灾害鲜发的时间,那么经济有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再说军事羸弱的问题。

1,宋太祖赵匡胤一军马立国,唐末和五代的动乱,让他看到了武将掌权带来的弊端,故而吸取经验重文轻武,而且这一政策得到了后续历任皇帝的执行,这是宋朝军事薄弱的关键所在。

2,经济发展快速,人民百姓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渐渐提升了社会的稳定。对于社会文化娱乐的消费需求增加,创造了新的氛围,加速了消弱了整军备武和向外扩张的意识。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