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同为儒家圣人,为什么有人说古代后代封建王朝只推崇孔子?

  • 用户92816090146用户92816090146
  • 2023-03-27
  • 7
  • 共2人发表观点
诗说茅台故事
「诗说茅台故事 」发表观点
2019-06-16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孔子的“仁”思想构建了当时解决社会矛盾的一个理论体系。孟子在孔子“仁”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完善,提出了以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者爱人”,人民群众在最重要的位置,国家次之,统治者应该爱护人民,保障人民的权力。这个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形成了“孔孟之道”。但,在战国中国的社会仍旧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封建王朝还没有形成,这个以“仁”为主的思想并不是主流。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用武力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他的统治正处于历史潮流大转折时期,由于没有处理好社会矛盾,在秦二世,被新兴的历史力量所推翻,建立了汉王朝,汉王朝初期开始缓和了各阶层的矛盾,社会趋于稳定,但仍旧没有找到科学的统治理论,发展过程中新的矛盾层出不穷。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等一批儒学派人物,为了国家的治理,提出了“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孔孟之道走上了历史舞台中央。2000多年的历史证明,孔孟之道是封建王朝最好的统治理论。这一思想至今仍然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孔孟被尊为圣人。

超风行者
「超风行者 」发表观点
2023-03-17

孔子是“智者”,开启了教育私学化的新时代,贯彻终身的是“仁学”(仁义),是教育主义的真正奉行者,修道在于“心”,容易被统治者加以政治化的改造,利用影响力可以使得统治者的地位更加稳固,超越道德价值的理论奠基者,强调的是做人的原则也是古代统治者所能接受进行“愚民”的理论指导工具,是维护传统的保守派(消极方面)。

孟子是“贤者”,开启的是教育著书立传的先河间接地得罪古代统治者“独享”资源之专利地位,强调的是“仁政”(人性向善论)也是古代统治者难以接受地认识社会理论,是理想社会的实践者也是古代统治者作为现实主义者所抵触的根本原因,维护的是王道的政治诉求更加让古代统治者认为孟儒过分地强调了人本主义色彩,精神修养与神秘主义相结合的“人人为圣人”的教育理念直接挑战了古代统治者的“底线”。

综上所述,古代统治者只选择孔子符合古代政治人物的“性格”特征即古代统治者的“狭隘”思想意识。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