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弃缴纳养老金,每月往银行存一万,30年后能养活自己吗?

  • 用户5039031540用户5039031540
  • 2023-03-25
  • 2
  • 共19人发表观点
星河财经
「星河财经 」发表观点
2022-05-12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每个月往银行存一万,连续存上30年。等你退休的时候,你不但能养活自己,甚至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养活一大家子人。

一个月能存一万块钱,想起来都非常的恐怖,普通人根本就做不到。

我国的工薪阶层,别说一个月能存一万块钱了,就是你能一个月挣一万块钱,估计都至少超过90%以上的人了。

每个月存一万,连续存30年,是一个什么概念?

每个月存一万,那一年下来就是12万。连续存30年的时候了,本金就已经有360万。

这360万就是你全部的存款了吗?

当然不是!在这30年的时间里,你还能收获到高昂的存款利息。

每个月存一万,一年存12万,连续存上30年的时间,其实就相当于:

第一年的12万,存了30年的时间

第二年的12万,存了29年的时间

……

第29年的12万,存了2年的时间

第30年的12万,存了1年的时间

在不计算复利计息的情况下,就相当于12万块钱存了1+2+3+……+30=465年的时间。

利息就是:

12×300×465=167.4万

如果再把复利计息算上,利息可能已经接近200万了。

这三十年的时间,存款的本金加上利息的总金额,绝对在550万以上。

退休的时候拥有550万存款,每年的利息你都花不完

拥有存款550万,你已经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每年的利息收入,都已经超过90%以上的工薪阶层了。

我们还是按照年化3.0%的利息计算,那550万存款,一年的利息收入就是:

550×300=16.5万

平均到每个月,就是13750元。这个利息收入,能超过90%以上的工薪阶层。

可能很多人会说,三十年后货币贬值,人们的工资收入也会大幅度的增加。

货币贬值是真的,工资收入可未必就会大幅度增加。

像我上班的单位,有个姐姐就说,十年前她的工资收入就是月薪七千多。现在的工资收入,也还是七千多块钱。

十年的时间,工资收入一点都没有增加。

很多人干了半辈子工作,工资都没见有增长。这种情况,非常的正常,随处可见。

你都能每个月存一万块钱,根本就不耽误你交社保的那点钱

如果一个人现在能每个月存一万块钱,那根本就和交社保没有冲突。

像我工作的城市,社保医保最低档加在一起,一个月也才1100多块钱。

你一个月能存下来1万块钱,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钱来交社保医保。存钱是为了养老,交社保也是为了养老,这两者根本就不冲突。

而且社保养老有两个优势:

第一,社保养老金每年都在增加,并且只要你活着,就会一直给你发。你有社保养老金,就不用担心钱被骗了之类的。

每个月都有,每个月都发。

第二,交社保的时候,把医保也交了。退休以后,就多了一份保障。

像老人最怕的就是生病和意外,而老年人也是最容易发生疾病和意外的。一个大病住院,可能几十万就没了。

而你有医保,可以报销大部分的费用。不会让你的钱财,因为一场大病清零。

能一个月存一万块钱,根本就不需要去担心养老问题。

佛系男小歪
「佛系男小歪 」发表观点
2020-12-01

我说直白一点,自己存钱比购买养老保险要划算多的多。这个问题我已经写过一篇图文一篇问答一篇微头条用实际数据说明过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反动”了,头条不给推荐,以至于看到的人很少。

这里我就直接进入数据实测来说明我的观点了。

我不知道题目是不是打错了,是每月存1万还是每年存1万,这里我就分别按2种情况,来测算一下吧。

每个月存入10000元的情况

按题目意思存入30年,每月存入10000元,我们就假设按照目前银行存款利率2%左右来计算。30年以后存款总额有多少呢?有492万元。(不要问为什么,这涉及到经济学的概念,按复利计息的计算结果,要解释可以另外写一篇文章了)

那如果从65岁退休开始每个月取出10000元,剩下的依然存在银行,利率仍然按2%来计算,假设活到90岁,我们来看看最终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90岁死亡以后,存款仍然还有412万元。养活自己完全没有问题,甚至还能给后辈留下一笔巨额遗产。

所以可以说每月存多少,退休后每月取出相应的金额来,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每月存入1000元的情况

我想题目中应该是指每年往银行存一万元,这才是符合大众的一个想法的,那么按上面的算法,我直接贴出计算结果,我们来看一下。

这里我直接假设了一种情况,就是到90岁时候,我们正好把账户里的钱全部取完的情况下,每个月可以取出多少钱呢?

这个时候每个月可以取出1667元,一年20000元左右。

上面数据乍一看好像没法养活自己,但是要注意我们的假设,是活到90岁,而且只存30年,并且只是一直存的银行定期,利息只有2%。

但是实际情况呢?我们从工作开始一直到65岁退休,是至少有40年的时间的,如果我们从刚工作就开始养成每个月存钱的习惯,而且我们一直都是买银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大多数收益率能够达到4%,那么按照复利计息,最后是非常恐怖的。

我直接贴出最后结果,假设存款40年,按照4%利息来计算的结果如下图。

可以看到,65岁以后,每个月可以取出将近5000元,一年将近6万元,这个是绝对可以养活自己的。

总结一下,如果真的不想缴纳养老保险,想要自己存钱。

那么越早开始存钱,收益越大存款利息越高,收益越大退休以后每个月取出的钱至少可以是每个月存钱数目的2倍以上。最后账户存款都是遗产,可以留给子女,但是如果是交养老保险,死了以后基本上子女是拿不到一分钱了。

琅琊榜首张大仙
「琅琊榜首张大仙 」发表观点
2018-12-01

首先如果你是通过每个月存入固定存款,然后想要30年后养活自己的,我劝你放弃吧!

举个真实的例子告诉你,近日,一位辽宁的老人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老人表示:这笔被遗忘的钱共存了28年,按照当时的利息来说,月供只有7厘,一年的定期之后,就自动转入活期存储。老人取出时拿到的利息是514.48元!这2000元相当于28年一个普通上班工人的半年薪水,但是如今不到一个退休老人养老金的一半!所以存钱养老是行不通的!!!

其次如果放弃缴纳养老金,每月往银行存一万,也就意味着你的一年收入起码大于12万吧!

根据2017年数据显示,每年通货膨胀率为7.5%,而银行普遍存款收益为4%,那么按照许多达人算出来的数据来看,如果每年存10000万元的话,经过30年的通货膨胀和利率对抗,最终1万元仅仅相当于的3829元。而30年后积攒的每年1万存款,累积的余额只有68865元。

那么你每年存款12万的话,就相当于826380元,比总金额360万本金+利息足足贬值了将近300多万!养活自己应该没问题,但是生活条件只会有减无增!!!

所以相比之下一定是缴纳养老更划算!基础养老金直接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挂钩,而我们社会平均工资每年都保持8%到10%的增长速度不变。北京市2016年社会平均工资是7706元,2017年社会平均工资是8467元,增长9.8%。另外,我们退休之后养老金还会年年增加,而且国家为了照顾低收入人群,他们的养老金增加的比例最大。

所以如果只是存银行,不投资,不做理财,不换取价值物品的话,一定是缴纳养老金更好!!从现在来看整个30年你的投入将近要有360多万,但是到时候仅仅获得了80多万的价值,贬值非常厉害,所以非常不值得!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选择,我建议还是老老实实缴纳养老金吧!毕竟未来的物价是大概率只会提高,不会降低的!

感谢支持,看完能不能给个点赞呢,谢谢!!

云在蓝天8480
「云在蓝天8480 」发表观点
2019-03-21

如果只是算经济绝对值,那绝对够,不仅够,还多很多。但是如果算上通货膨胀,就未必够了。

我父亲在95年下岗了,当时厂里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是一次性补助一万多,另一个是买断今后的社保,60岁之前养老保险不用再交钱。要清楚95年的一万多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我们家92年翻建房屋,两百多平米房子推倒重建加装修加家电也就不到两万。当年普通工人工资也就一两百,一万多不少了。但我父亲还是选择缴纳养老金。现在他已经退休了,养老金每月两千多一点,还有医保,虽然不多,但自给自足够了。当年缴纳的一万多只需要半年时间就可以回本。

社保在计算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就是当地平均工资,我们的货币一直处于贬值的过程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社会的平均工资是在增加的,对于底层来说,并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虽然说不缴纳社保投资银行或者保险,从账面上来看是赚的,但如果脱离了实际的物价则没有丝毫意义。

这里我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农村老人每月70元养老金,够不够?显而易见。但如果时间退回到30年前,每月70块够不够?另一个是我以前看过的一则新闻,也是农村,一个老大爷三十年前一次性购买100元商业保险,100元在30年前也不小,之后每月可以领取一块多养老金,保险公司干脆每月给两元。有什么用?大家也清楚。

所以我们一定要动态眼光看问题,30年后是什么工资,什么物价我们现在不好说,但缴纳社保起码让你饿不死,但如果将钱到其他渠道,能不能保证持续是一个问题,另一个就是能否抵御通货膨胀。

为了自己以后能够不给儿女找麻烦,能交还是交了吧。

暖心财经说
「暖心财经说 」发表观点
2021-10-10

没有看错吧?每月往银行存1万元,一年就是12万,30年要存上360万元。

如果是按照每年4%的利率计算利息,到30年以后存款的本金和利息也会高达672万元。

实际上,我们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人非常少,按照某调查数据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万到2万元的家庭约占全部人数的2%,人均月收入超过2万元以上的家庭,仅占全部人数的0.2%。

大多数人存钱并不是为了养老,而是为了购房、理财或者其他用途。

30年后672万元,如果按照每年利息收入4%计算,一年利息就能达到26.88万元,平均每月2.24万元。

用于养老这肯定是没有问题,但主要我们还是要考虑维持什么程度的养老?要看一下货币的膨胀程度。

近年来,我们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一直在维持2%~3%的速度增长,今年可能会不足2%。实际上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还有生产者价格指数以及 GDP折算指数或者零售物价指数。

按照3%的价格增长计算,30年后的物价仅相当于现在的2.42倍,2.24万元的收入也相当于现在的每月9250元。

不过大家要知道,物价会持续增长的,再过30年还会再增长2.42倍,最终的养老金水平仅仅相当于3800多元。

除此以外,还要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是收益率的浮动问题。很多人感觉4%的收益率可能会是永恒不变的,实际上随着时间的发展,收益率只会越来越低,像日本都已经实施了多年的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美国距离负利率也不远了。没有收益,只能动用本金。

第二,是寿命长短的问题。虽然说长寿是一种福气,但是没有充足的生活费用,长寿真的也是一种煎熬。如果寿命够长,本金用完之后真的是一种风险。

所以,虽然仅凭表面的数据看,未来能够实现养老,但是如何养老还真的有很多不确定性。

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险,是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每年都会不停的增长,不用考虑我们以前投入了多少养老保险费。所以,还是社会保险养老好一些。可以在社会养老保险基础之上存钱或者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给自己留一份永远的养老金。

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发表观点
2020-10-17

如果你能每月存1万,30年后你至少有500万以上,当然可以养活自己。

大家好,分享社保知识,我是思之想之,如果放弃缴纳养老保险,每月往银行存1万元,30年后能养活自己吗?

这笔账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计算利息的情况下,每月能够往银行存1万元,一年存款12万元,30年就是360万元。

如果考虑上利率的因素,假设按照4%的利率来计算,最终30年后,你的银行存款至少也有500万元以上。

500万元,用来养老是绰绰有余的。同样也可以算一笔账,如果你退休后可以生存的时间是20年,平均每年的花费是25万元,每月也就是2万多块钱。

每月花2万多块钱,你觉得还不够花吗?现在全国的人均养老金也才只有不到3000元。2万元的花费也是超过了目前绝大多数的在职职工的工资。

八五后觉得存款150万元就够养老,所以如果你有500万元以上的存款,用来养老,没有养老金也是完全足够用的。

如果你能每月定时存款1万元,那说明你也是非常高的收入者。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是通过单位获得的收入,也就是说,在单位任职工作,养老保险是不能放弃缴纳的,只要工作就必须参保,这是强制性的规定。

如果你是灵活就业者,每月有如此高的收入的话,养老保险确实可以不参加,但是还是要尽量参加医疗保险。你可以确保自己能一直有高收入,但不能确保自己一直不生病。如果你没有参保,没有医保待遇无法报销,可能生病住院就是一个无底洞,吞噬你多数的存款。

如果你有这么多的钱,你还会参加社保吗?欢迎留言分享。

快乐柑桔VI四嫂
「快乐柑桔VI四嫂 」发表观点
2021-09-23

这个社会精明会算计的人太多了,人家都在交养老保险,就证明交养老保险比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划算。

拿养老金拚的是寿命,你活的时间越长越合算。你要是能活到八十岁就合算,要是活的六十岁的肯定亏,就算到时候国家把你交的钱都给你退回来,你还亏了这好几十年的利息呢!

所以你就不要再算计了,交养老保险就是赌博一样,你活的久一点你就赢了占了国家的便宜,你要短命的话你就输了,恭喜你为国家的养老事业做贡献了。

当然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了,所以还是交养老保险吧!

GanPanDeng
「GanPanDeng 」发表观点
2022-05-01

这个不一定啰。

放弃缴纳养老金,那就分两种情况,一种为无钱之人,那是没法的事。一种为有钱之人,那是有意之人。

再说每月往银行存1万,一年可有12万啊,用不了的。这时别去想利息,本保住就不错了。银行30年变化可大了,说不定从得利息到免息交税,再则谁也无法保证银行永远赚钱永远存在,一时倒闭你就要考虑你的本钱问题,本钱流失了那就得不偿失。

还有交了养老金后,60岁后终身享受,你只赚不赔,也可说是铁饭碗了,有钱无钱干嘛不交?交了自己受益,又好不了别人。

爱溜达的牛
「爱溜达的牛 」发表观点
2022-07-13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家工资以“十”为基数,都是几十块钱,觉得一百块是难以达到的高收入。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的工资是以“十”为基数,大家都是几十块钱。不过开始接近一百块钱了。觉得一千块钱是不可达到的高收入。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家的工资以“百”为基数,大家的工资两三百块钱或更多点。一千块是某些行业的高收入,普遍没觉得一千的月收入难以达到。觉得一万块才是难以达到的高收入。

进入21世纪初,大家的工资仍然以“百”为基数,不少行业的工资以“千”为基数了。没觉得工资上千是高收入。月入上万是高收入,但没觉得难以达到。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大家的收入以“千”为基数,大家收入几千。不少人月入上万,普遍没觉得月入上万是高收入。

21世纪第二个十年,大家收入仍以“千”为基数,不过普通人也开始接近以”万”为基数了。觉得月入过万是正常收入。

所以呢,大家应该看到,普通人的月收入基本上在十几年二十几年要翻十倍。你现在觉得每月存一万好厉害,等你退休了,差不多三十年了,你现在每月存的一万,在你退休的时候连维持你的温饱水平都难。

防止某些人看不懂,我举个例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普遍月收入几十块钱,如果你说你那个时候每月存入一百块(是不是很牛逼,就像现在这样,大家每月收入几千块,你每月存一万来为以后养老,大家也觉得你很牛逼),你觉得到现在你退休的时候,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每月存的一百块能维持你现在的生活不。

白发大叔
「白发大叔 」发表观点
2020-09-06

我们单说这个问题,每月往银行存一万,一年光本金就是12万元,30年就是360万元,加上30年的利息至少超过400万了,如果接照60岁退休,用139个月去除以400万得到每个月2.88万(四舍五入),这个收入现在有几个人能达到?可以说就全国而言,养老金能达到2.88万的人屈指可数。

有的人可能会说他退休后不止活139个月,那我们就按他60岁退休后再活30年,也就是寿命90岁,看他每个月有多少钱用于养老,那就是400万除以360个月,每月有1.1万的钱用于养老,就目前来看全国能达到每月1.1万的退休人员也不多。

综合上述,我个人认为,每个月在银行里存上1万,30年后完全能够养活自己,可以放弃缴纳养老金。

但是有的人会认为,你那个钱现在来看非常高,30年后是个啥情况,谁也说不清楚!

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我建议还是缴纳养老保险,这样无论今后如何变化,你缴纳的养老保险都会保值增值,30年后养老金到底是个什么水平,谁能讲得清楚?

章亿铭
「章亿铭 」发表观点
2022-07-21

作为一名银行工作人员,不得不给你泼一盆凉水:放弃缴纳养老金,每个月往银行存1万元,连续存30年,这样的想法很美满,但是现实是骨感的,很有可能存款会越存越少,奉劝你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否则后悔都来不及!

关于存钱养老还是参加养老保险养老,这一直是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有的人不喜欢参加养老保险,因为养老保险需要连续参加15年以上才能领取养老金,不能中途取出来救急使用,这样的方式让人很没有安全感,而存钱养老的方式不但看得见,而且需要的时候还能取出来“摸一摸”,更让人踏实。

确实,存钱养老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让人很有安全感,然而,通过存钱养老的方式,30年后真能达到理想的养老模式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话题。

01、每月往银行存一万,30年后能有多少钱?

如果每个月往银行存1万元的话,每年能存下12万元,30年就是360万元。

这360万元只是你30年来存款的本金,把钱放在银行肯定还是有利息的,而且30年下来,光利息收入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根据目前银行的存款利率来看,年利率在2%到4%之间,由于存款的时间比较长,而且金额也比较大,我们以年利率3%计算单利。

假设一年存款总金额是12万元,那么存款30年,就是30笔存款,累计存款年限就是465年,所以利息就是:

12万元×465年×3%=167.4万元。

事实上,真正的利息不止167.4万元,因为还存在复利效应,那么我们姑且按30年后本金和利息加起来为600万计算吧。

02、按目前的情况,存款600万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现在拥有600万元的存款,基本上可以说算得上财富自由了,可以放下工作,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按照目前银行定期存款一年前年利率2.1%来计算,假设你目前拥有600万的存款,那么每个月的利息就是:

600万元×2.1%÷12=10500元。

也就是说,平均你每个月光利息就有10500元的收入,按照目前国内的收入水平来看,可以说算得上是中上收入水准了,而从当前的物价水平来看,如果没有其他大额的支出,比如房贷支出等,每个月这个收入基本上可以算得上衣食无忧了。

要知道,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而你每个月利息收入就是10500元,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就是126000元,远超平均水准。

此外,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也就是人均月消费2000元左右,而我们每个月能有10500元利息收入的话,只要不大手大脚消费,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

03、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确实,每个月存下1万元,连续存30年的话,理想状态下确实养活自己足够了,但是有一些现实约束必须要考虑清楚。

1、货币贬值考虑清楚了吗?

我们除了计算未来的收入,还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想想1990年时的1万元,那时候可是响当当的“万元户”,再想想2022年时的1万元,能买啥?随便吃几餐饭就没了,再想想2050年时的1万元,可能只够吃一餐饭吧?

2、收入能维持吗?

有人会说,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未来的物价和现在肯定不一样,30年后的600万应该贬值不少,但是工资也能上涨,不用担心,真的是这样吗?

诚然,未来600万很有可能会贬值,但是你的收入不一定能随之上涨,比如我的同事,我们行有个阿姐,在这里工作二十多年了,十年前由于房地产的热潮,月收入能过万,现在呢?基本上月月发基础工资,做不好还会倒扣罚款。

所以说,世事难料,除了体制内的,其他各行各业的工资在未来30年都很难说清楚。

3、存款越存越少怎么办?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未来30年你无法预料咱们国家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一万元钱存入银行,一年后只能拿出8000元,就是说钱没增加反而减少了,你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没错,这就是所谓的“负利率”,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负利率时代了,也就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往银行存钱,不但拿不到利息,还有额外给银行支付一笔“管理费”,自然你的钱就会越存越少了。

随着咱们国家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未来30年是否会踏入负利率时代呢?

4、支出算了吗?

未来30年,甚至30年后,你不光是存钱,还有消费啊,衣食住行都需要花销,尤其是30年后步入老年人行列,支部不但不减少,还有可能会更多。

比如一些老年人喜欢买保健品啊,比如购买一些锻炼器材啊,这些都不是小数目,还有养老的支出啊,比如请护工的护理费用,比如住在养老院的费用等等。

随着年纪增大,难免会有病痛,现在医疗的支出有多高你们不是不知道,也许30年后,到医院住一星期,能搞走你们30年存款的一半,扎不扎心?

5、钱存在银行安不安全?

这个不用说了吧,最近银行可是频频上头条新闻,具体事情大家都能看得见。

所以,为了存款安全,我们在银行存钱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不要贪图小银行的高利率,尤其是那些超过正常利率范畴的存款利率,比如此次那几个银行,他们在网上公开的存款利率竟然能达到10%,这样的高利率,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不可能,所以,我们要将钱存在大型国有银行里,这样的银行不容易出事,而且规模巨大,有保障。

其次,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建议将存款分开多存几个银行,这样更安全。因为我们现在的银行都参与了人民银行的存款保险,如果银行出现破产倒闭的情况,每个人在单个银行最高能获得50万元的存款赔付,因为有金额上限,所以建议大家分开存几个银行,能够提高咱们存款的安全性。

04、不能没有养老金

很多人怀疑买社保会亏,其实社保的投资收益率很高了,目前来看,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8连涨了”,而且有政府保底,连社保都不买,你还想怎么养老?

重点要说说这个养老金连涨的事情,因为养老金每年的调整是要根据上一年的物价上涨情况还有经济情况进行调整的,也就是说,如果物价上涨或者经济通胀,养老金也会随之在一定程度上的上调,也就意味着咱们未来领取的养老金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的,不至于因货币贬值而造成咱们购买力下降太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退休老人过上相对安稳的晚年生活。

05、不能没有医保

一般情况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通常都是一起缴纳的,因为它们都很重要!

平时也许医保没有什么用处,但是真正遇到大事的时候,医保往往能够挽救一个家庭的经济危机。

比如前阵子我一个朋友的母亲住院,总共医疗费要三十多万,幸亏有医保报销,最后自己只掏了5万多元就解决问题了。

所以说,医保这个小钱绝不能省,这是一个家庭经济的重要保障。

当然,医保也是有退休的说法的,据目前的政策来看,只要参保满25年之后,就不需要缴纳医保费用,也可以一直享受医保待遇。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放弃缴纳养老金,每个月往银行存1万元,连续存30年给自己养老,这样的办法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未来还要考虑很多事情,比如通货膨胀、医疗支出等等,不应该孤注一掷。

更好的办法是,在参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同时,另外多给自己多存点钱,双管齐下之下,才能让你在未来的老年生活更加心安。

城市发展报告
「城市发展报告 」发表观点
2020-05-25

你都每月存一万了,还舍不得交那点养老金?跟养老金有仇吗?

当然如果你如此个性十足,而且财大气粗,不交当然无所谓。毕竟养老金现在普遍也就2000-4000之间,事业单位平均退休金也就五千多,按现在每年涨6%,涨够1万也得十二年。

而你现在每月攒1万,30年单是本金就是能攒360万。再陆续叠加定5年期存利息进去,30年后至少也有六七百万了。如果你能活到90岁,光本钱每月有将近2万块可花。况且没用到钱还可以继续滚存,越老钱越多,每月利息会比2万还高。

况且你现在都能每月存一万,十年后不得每月存两万,三十年头上每月已经存四万了。按照这个比例计算,你到退休时候银行卡上已经有一千多万的养老金了,每年利息都有七八十万,当然也无所谓社保的养老金了。算下来每月五六万,岂止是养活自己,你还真谦虚。

看娃老爹
「看娃老爹 」发表观点
2020-12-19

这个需要看看怎么来计算,如果按照现在执行的退休标准,一个人从25岁开始工作,到65岁退休,每年存1万块钱,那么40年就是40万块钱,我们按照现在的平均寿命来计算,就算75岁吧,也就是说你退休之后还要再生存10年,那么40万块钱平均一下就是一年4万,一个月就是3000多一点,如果按照现在的物价及生活水平来说,在一个二三线城市生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前提是你自己需要有一套房子,不需要租房,自己能够生活自理,可以自己做饭照顾自己,如果按照这个来计算的话应该是可以的。

其实如果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的话,这40万块钱还有利息,而且如果你是按照最低缴费标准,就按照现在灵活就业一年缴纳一万的话,你刚退休的话其实未必能一下能拿到3000多块钱,需要一年年的去涨,这么算的算下来的话,还真的不错。

所以,延迟退休之后,个人缴纳养老保险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

蒋昊商业观
「蒋昊商业观 」发表观点
2019-09-30

蒋老师观点:是能够养活自己的,每月拥有着这份月入过万的收入,家庭的经济压力,自身养老压力都没那么大,甚至在生活品质上过的比一些普通人都要好,但是建议还是不要放弃缴纳养老金。

30年后能有多少养老金

每月存一万,就是一年12万,30年后就有360万在银行里,这还不算30年来这笔资金放在银行里的利息收益。360万按照目前的社会消费水平,对于今后的养老生活可以说过上较好的养老生活品质了。按照目前国人的平均寿命大约在76岁左右,退休年龄大约在60岁左右,也就是说还有16年的来消费这笔养老资金。

平均下来,一年的养老金有22.5万元,每月18750元。这笔钱目前来说对比目前国内的养老资金,是多了数倍不止的金额,甚至比许多还在工作打拼的年轻人的工资都要高出许多。

将钱存进银行划不划算

每月收益的工资减去生活必消所需,还能有1万元的资金存进银行,相信目前的生活品质还是比较不错的。如若每月都不将这一万元闲钱放进银行而是去做一些投资理财,会不会收益更高呢。竟然将这笔钱当作养老金,想来是不想承担较大风险的。银行的定期理财就属于风险较低的产品,年利率大约在3%-4.5%之间。每年存入12万的定期理财产品中,按照3%的年利率来计算。

12万 * 3%年利率=3600元,每年可获得利息3600元,到了下一年继续存入12万,就是每年收益到达7200元的利息了,到了第三年,就是每年1万多的利息收益,30年后到底能哪到多少(计算数额太长,太多了,我自己也算不过来了,大家自己想象一下吧)。从中收获的利率肯定比单纯放进银行里要高出许多,增加自己将来的养老资金。

要不要放弃缴纳养老金

每月月收入过万的人,想来也不会缺少这点养老金的缴纳。为什么不要放弃缴纳呢,因为通货膨胀的因素一直都在影响着经济,直到现在依旧有着上涨的趋势,30年后的通货膨胀到什么程度没人知道,而缴纳着国家的养老金,每年国家都会根据经济环境而做出一定政策上的改变,从而保障国人今后的养老保障生活。也就说,缴纳着养老金,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有利的保障,30年后的几百万也不知还有几成的价值。

综上所述

按照目前的社会消费水准,经济行情,不缴纳养老金,而自身每月存1万说够将来自身养老的,甚至过上不错的养老生活,但考虑到今后的发展,未来通货膨胀等因素,还是比较建议继续缴纳养老金,毕竟后面是国家给你作保障。

港漂桥哥理财
「港漂桥哥理财 」发表观点
2020-09-05

每个月往银行存1万,每年是12万,按照银行4%的年利率来算,存款30年最后的资金超过680万;

假如我们20岁开始存钱30年,50退休,按照人均寿命77来算,还有差不多30年的可以生活,如果要做到‘人死同时钱花完‘的境界,我们还是按照年利息4%来计算;每年要消费39万,即每个月消费3万以上人民币才能在80岁的时候死亡的时候花完攒下的钱。

30年后,3万人民币是否足够养活自己呢,如果按照我国从1990到2020年的通货膨胀来看,通货膨胀几十倍,那么3万每个月肯定是不够的,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已发展社会的通货膨胀没有那么夸张,日本长期低通胀,按照一般通涨3%来算,30年的通胀也不超过3倍,即现在每个月1万人民币的收入退休,每个月1万人民币税后收入高过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应该说生活的毫无压力。

结论是,现在每个月存1万,30年后养活自己毫无压力。

刘正民
「刘正民 」发表观点
2020-10-22

提出这样的问题,即放弃缴纳养老保险费,每月往银行存一万,也就是置法定的参保缴费权益于不顾,以高额银行存款的方式替代参保缴费,如此想入非非,另辟蹊径,这是与现行社保政策的法定取向与规定所背道而驰的!

我认为,说这种话与做如此选择的人,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有如此经济条件的人士当然是有的,但那毕竟是风毛麟角,只有少部分人可以这样操作,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工薪阶层来说,从长计议,未雨绸缪,让自己在社保“安全网”的广覆盖之下,那是必然的惯例政策选择,也是劳有所养与老有所养的根本出路之所在!

很显然,提出这样不着边际的问题,讨论如此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的奇葩问题,真有点让人无语与茫然,这种置广大普通工薪阶层实际社保权利于不顾,置普惠广人参保人员的劳有所养、老有所养权益于不屑,把国家强力实施的参保缴费与银行存款行为等量齐观,这种对于社保事业的无知与麻木让人匪夷所思呀!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退休笔记
「退休笔记 」发表观点
2019-09-10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老总您好,如果放弃缴纳养老保险,每个月往银行存1万块钱,30年以后可以养活自己吗?首先咱们先不讨论能不能养活自己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就是一个愚蠢的做法,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如果说你每个月能够往银行存1万块钱,那么至少一年拥有12万元的一个可支配的收入。

那么30年。基本上可以达到360万元的一个可支配收入,可想而知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这样一笔不菲的收入把它放在银行当中,实际上它是一个比较贬值的状态,所以说30年以后你这360万可能就相当于今天的200万,其中的160万就白白的通过,通过膨胀流失掉了。

我认为最佳的选择应该给自己购买一份基本养老保险,因为自己的本身的实际收入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所以说我们在购买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一个最高的缴费比例,300%来缴纳养老保险,因为这样的养老保险每年的交费水平大概是3万多块钱,但是你最终所享受的养养老金的待遇可能也是非常高的水平。

同时剩余的钱我们不要把它存在银行当中,应该去做一部分的投资理财,因为投资理财最少一年的回报可以让自己得到5%的回报收益,那么拥有了这5%的回报可以说自己的存款,在通货膨胀以后是贬值的状态,至少可以保持我们的输入,所以说这样的做法才是比较妥当的选择。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生哥理财
「生哥理财 」发表观点
2020-08-12

养老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果你实在不想参与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想要以自己存钱的方式为未来做打算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至于存多少才够的问题,需要分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可以计算一下每月存一万,究竟能最终获得多少储蓄额度。

说实话,现在在一线城市,平均月薪也是一万出头的样子,如果你能够做到每月存款1万元,证明你的收入的确非常可观。

单纯计算你未来30年存下的本金,就有:12*30=360万,如果在加上一些储蓄所得的利息,这个数据大概会是在367万。

其次,看看你在不同区域所需要的生活费用。

在农村之类的低消费水平地区,你每个月的花费不会很高,大约1000元应该就过了,那么一年也就是1.2万,以你储存的367万存款来进行花销分配,则这笔钱足够你使用367/1.2=305年,想必我不用说,你也知道这肯定足够养老的了,而且你不仅能保证生活水准,还可以到处旅游,一点不用为资金所担心。

在一线城市又如何呢?每个月的花销最少的情况下是2000元左右,即每年2.4万,以你储存的367万存款来进行花销分配,则这笔钱足够你使用367/2.4=152年,同样的,百分百足够你的养老花销。

第三,让我们来看看官方统计的准确数据。

根据统计局官方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到,在整个2019年度里面,在一整年中,全国人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21559元。

回顾刚才我们自己算的数据,储蓄额367万,如果为40年的养老做准备,那么每年可以有9万元的养老基金,这个数据明显高于官方统计的21559元。

如果不看平均数据,我们分成城镇和农村来看:2019年,全国的城镇地区的人均消费支出是28063元。明显小于9万元。2019年,全国的农村地区的人均消费支出是13328元,更加是远远小于9万元。

所以,很明显,不论你是生活在城镇还是生活在农村,以每月1万的储蓄持续30年,所得的资产累积,是绝对足够用来养老的。

根据以上国家统计局的图表,我们知道,在国民所有的日常消费中,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居住与饮食。分别是花费5055元和6086元。其他必要花销有医疗的1902元,生活用品及服务的1281元,交通通信的2862元。这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储蓄值能够满足这些必要需求,达到17184元每年,就能够保障最基本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支出需求。

而从题主提供的数据来看,但只是每一月,就已经能够存1万元了,那么一年的储蓄量更是不在话下。

第四,如果是以每月一万的额度储蓄,则退休后,你的生活可以在优渥资金的帮助下,过得非常丰富多彩。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样的储蓄可以得到远大于满足退休后基础需求资金的额度,那么也就是说,你在退休后可以非常自由的分配和利用这笔资金。你可以计划环球旅行,看看这个世界的变化。如果不愿出行,甚至可以选择理财,继续为自己增加可观的收入。

总的来说,如果放弃缴纳养老金,每月往银行存一万,30年后完全能够养活自己。

磊珞
「磊珞 」发表观点
2020-10-26

每月存一万,一年十二万,四十年四百八十万。现在看起来,不少;如果发行千元面值的纸币,就难说了。

几十年以后的物价上涨幅度不可预测,市场走势无法预测,工作的稳定性无法预测,身体状态无法预测,自己能活多久没法预测,银行是否倒闭无法预测……

生活动荡,世事难料,也没人可以确保每月可以存款一万元。还是按时交五险吧。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