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接让人物当场表演杂技
比如:「啪!」张三一巴掌拍碎键盘,「这届读者不行!」
(谁还管张三有没有"说"?键盘都拍碎了,气势到位!)
2. 给配角加个鸡腿当工具人
比如:李四的鼻尖突然怼到王五脸上,吓得他手里的奶茶滋了对方一身。
(动作戏抢镜,对话直接变附属品)
3. 周星驰的无厘头描写
比如:「你...确定要打开这扇门?」老乞丐突然开始疯狂眨眼,左眼抽三下右眼跳两下,活像个接触不良的机器人。
(用颜艺代替发言,读者自己脑补语音包)
4. 把场景变成吃播现场
比如:赵灵儿往嘴里塞了第八个包子,鼓着腮帮子含糊道:「窝们粗发...」
(食物才是本体,说话只是赠品)
5. 祭出祖传五毛钱特效
比如:「天凉了——」话音未落,窗外应景地劈下一道闪电,照得反派的脸比隔壁老王家的绿帽子还青。
(环境都比你着急抢戏)
别避免,我愿意看,避免只能显得你文学水平好,对于表达清楚意思没什么帮助,反而避免的太刻意会导致突然蹦出来一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的情况,这种得看后文才能分清楚(有时候看后文也看不出来,就是那种感觉谁说的都合理的情况),我看小说是来放松的,不是来做阅读理解的,确实,作者有实力就没有这个问题,但你能问出来这个问题说明你没有实力
刷完知乎打开《红楼梦》就看到这么一段,希望对你有帮助:
晴雯笑道:“可惜昨夜没他。”
平儿忙问:“你们夜里做什么来?”
袭人便说:“告诉不得你,昨日夜里热闹非常,连往日老太太,太太带着众人玩,也不及昨儿这一玩。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喝得把臊都丢了,又都唱起来。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
平儿笑道:“好,白和我要了酒来,也不请我。还要说着给我听,气我。”
晴雯道:“今儿他还席,必自来请你的,等着罢。”
平儿笑问道:“‘他’是谁?谁是‘他’?”
晴雯听了,把脸飞红了,赶着打,笑说道:“偏你这耳朵尖,听得清!”
平儿笑道:“呸,不害臊的丫头!这会子有事,不和你说。我干事去了,回来再打发人来请。一个不到,我是打上门来的。”
那一句话不是道的说的,从头到尾用了多少个“笑”?更不要说起诗社联句的时候,全都是XX道就直接跟上诗句了。可是这不仅没有让读者感到反感,反而减少阅读负担,更生动地展现了场景和人物。
什么?网文和古典小说不一样?那看看这段
天官赐福算是很成功的网文了吧?
“XX说”和“XX道”这种写法本身没什么问题,写不写的看个人喜好嘛。
好好塑造人物和剧情,有内容、吸引人才是王道。
鄂公网安备 42068302000331号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处理。联系邮箱:yangtata@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