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复旦大学彭慧胜/高悦团队提出的锂电池“打一针”复活技术?其核心难点和商业化前景如何?

  • 詹晗
  • 2025-02-14
  • 193
  • 共3人发表观点
网友「弗雷刘 」发表观点
2025-02-15

结论:给动力电池用基本很难,给新型锂电储能系统(会长的有点像液流电池)有点可能。

这工作挺有意思,不过核心意思其实还是补锂-锂电池跑久了,干活的锂不够了,得补点。 其实单纯论补锂,行业里研究很多了,这次的研究提的新材料体系应该是很有使用价值。 不过这个打针恢复电池的技术(说法)的问题在于:

1)锂电的衰减机理中,锂损失(LLI)只是其中一种机理,还有正负极跪了(LAM)这种你光靠补锂没法解决的 ;

2)锂电池单体电芯一般都是钢性的,要想注射还得开发新型封装方案——能搞个人皮肤一样自愈合的封装膜吗?

3)给汽车里的一节节电芯分别打针治疗,感觉有点麻烦的样子。。。一节节电芯诊断完了,A打一管,B打半管,C不打……费多少功夫啊

4)打完了针,还要化成排气,有兴趣你们可以看看排气什么成分。实际应用里,怎么处理呢?

5) 似乎给新一代的储能系统,有点可能,不过看起来就会有点像换液体的液流电池,附了一张文献中的图,感觉该文作者也认为这个方向可能性大一点

总之挺有意思的工作,就是工业化应用还有不少要解决的东西。

PS: 这和固态基本八杆子打不着,都补液体了还固态,想什么呢……

网友「云天见xL 」发表观点
2025-02-15

几乎没有难点。这玩意从主流固态电池量产技术的中间步骤产物,稍加修正就能得到。

我倾向于认为,结合固态电池及液态电解质补锂,锂电池的技术瓶颈算是突破了。

如果复旦没有造假,那么财富密码:688146

复旦团队合作的财富密码是002254


点赞多了我就说点细节

为啥说不难,因为工艺路线我不查资料都能猜出来,说一种可能的路线

(仅讨论有机化学理论可能,不考虑工业生产成本和产率)

乙酸+氟化氢=三氟乙酸

(非常常见的化工原料)

三氟乙酸+氨水=三氟乙酸铵

三氟乙酸铵+溴=三氟溴甲烷

三氟溴甲烷+连二亚硫酸钠=三氟甲基亚磺酸钠

(这一步决定是磺酸还是亚磺酸,三氟甲基磺酸是固态电池材料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的前置

三氟甲基亚磺酸钠离子交换得到目标产物

三氟甲基磺酸的最大生产商是688146

网友「alby007 」发表观点
2025-02-15

猫的平均寿命是15岁。现在有了一种新的技术,在猫15岁时给它打一针,可以让猫活到400岁。这一针的价格还很便宜。
请问:我们为什么不在猫出生的时候,就给它打上这一针呢?直接让它活到400岁。
————————————————
网友John也提了类似的问题:
“谨慎的怀疑,新电池6-8年/1000-1500次充放电,打一针比新电池还厉害,可以维持一万次充放电。为什么不在新电池就打一针呢?”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那个问题上的网友评论和讨论:
复旦新成果登上《自然》,通过为锂电池电解液补充锂离子延长其使用寿命,这一研究有哪些重要意义?

网友评论(0)

暂无网友评论